第五课 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 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滇人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2-16 19:43:50

文档简介

第五课 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学会在电子表格中插入需要的图表
②会在插入的图表中显示相应的图例、数据
2学情分析
对学生来说,用图表描述数据的方法是不陌生的。在小学数学中,学生都有过画统计图表的亲身感受,对用图表表达数据的优势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有着比较深厚的基础。由于以前教材和教学中,不太注重对技术价值的探讨和学习,学生可能对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研究问题的方法缺乏深入的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
难点: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的选择 ;图表数据分析。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并揭示课题
教师导引: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曾经学过一些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如柱形图、折线图、饼图,也学过用统计图表来分析数据的一些方法。那么,请大家回想一下,柱形图是如何制作的?
提出问题:联合国预测:2300年中国人均寿命百岁,如图所示(出示“2300年中国人均寿命百岁图”,即教材209页图示),请同学们观察后思考:表中是用什么来反映数据间的比例关系和变化趋势的?图中右半部分是一个柱形统计图,你能很直观地从图中看出数据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 我们能不能利用Excel 中的图表功能重新制作一个合理的数据图表,来更直观的呈现数据间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并板书: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课件展示:Excel图表)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导入自然,同时可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2【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活动任务:在本单元第三课中我们已经对“校运会初一年级团体总分表”进行了数据的统计,今天我们将在Excel 中采用合理的图表(如柱形图)来呈现初一年级各班的总分。(多媒体课件展示活动任务及“校运会初一年级团体总分表”)
2、活动分析:
①制作图表前首先应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得到有用的信息,为了方便地解读数据。)
②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常用图表类型有: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说明:柱形图适于比较数据间的多少;折线图适于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图适于比较反映相关数据间的比例关系。
③适当地修饰图表,使它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
④结合图表分析数据,找到数据间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趋势,对研究对象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设计意图:通过已学的数据统计知识,引出活动任务,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旧掌握了旧知识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通过对活动任务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不同的图表类型适于呈现什么样的数据关系,以培养学生使用适当的图表类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
⑴提出问题:
①在Excel 中要制作“校运会初一年级团体总分表”的“班级总分数据图表”,可以采用哪种图表类型来呈现初一年级各班的总分?(学生回答)
②在Excel 中,如何根据数据表来制作柱形图表呢?
⑵学生活动:小组探究电子表格制作图表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巡回、参与学生探讨。
⑶学生上台演示并陈述制作图表的方法和步骤,教师稍作指导,给予评价和鼓励。 ⑷师生交流,归纳制作图表的方法:
① 打开“校运会初一年级团体总分表”(文件已发在C:盘);
② 选择数据区(要制作数据图表的数据区域):可先按下Ctrl键,同时选定数据区A3:A15和O3:O15(多个不相邻区域的选择方法);
③ 插入图表(分六步完成):
第一步:执行“插入”/“图表”命令,打开“图表”对话框,如课本P98中3—18所示; 第二步:在打开的“图表向导”4步骤之1的“图表类型”对话框中,依据图示进行选择,然后单击“下一步”,如课本P99中3—19所示;
第三步:在打开的“图表数据源”对话框中,首先单击“数据区域”选项卡,并选择“系列产生在”行或列;然后单击“系列”选项卡将由于合并单元格产生的“空白系列”删除,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图表选项”对话框;
第四步:显示数据值:在“图表选项”对话框中,选择“数据标志”选项卡;在“数据标签包括”项目中,选择“值”选项后,单击“下一步”;
第五步:在打开的“图表位置”对话框中,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单击“完成”按钮,将图表插入到本工作表中;
第六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图表在工作表中的位置(参考图片的编辑方法调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柱形图制作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3【活动】交流与实践
说一说:P213页图5-36中“校运会初一年级团体总分表”的班级总分数据图表是怎样完成的?利用这个图表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本班成绩呢?你还有其他建议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掌握图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知识点,并能根据图表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判断和分析,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需求时,能够选用合适的图表开展分析和研究。
四、综合技能练习:(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10分钟)
1、 制作关于“关心父母的程度”调查数据中各选项人数的所占比例的图表,请参看课本P102页中的要求完成数据图表(饼图)的制作并分析问题。(数据文件已发在C:盘)
2、 根据表3—11制作折线型图表,结合你的地理知识说说四个城市的气温有哪些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完成情况。)(数据文件已发在C: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饼图和折线图的的制作体会利用饼图和折线图可以对问题做出的判断分析;同时通过技能训练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注意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
活动4【活动】作品展示与评价
① 选出1——2名完成出色的同学的作品利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请该作品的作者给大家作说明,表达出自己所制作的图表是如何呈现数据关系的。
② 请其他的同学点评,教师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作总结并给予表扬,同时评价各组的表现,及需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观察别人作品取长补短;通过交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活动5【活动】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的方法,学会了了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分析数据,通过操作使我们的数据关系看起来更充实、更直观;大家的创意是无限的,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希望同学们将学会的方法用于实践,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创作出更加美好的人生蓝图! 设计意图:复习知识点,让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活动6【活动】知识拓展与创新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本课“2013年中国人口百岁”的资料,制作数据表并利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中国人口寿命数据变化的变化趋势并分析题目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课件13张PPT。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常用图表类型1、柱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常用图标类型2、条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常用图标类型3、折线图也称线形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常用图标类型4、饼形图也称扇形图,选用于表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将数据制成图表需要经历的过程:1、制作图表前应首先对数据进行
整理和分析。2、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3、适当地修饰图表,使它
能更好地传递消息。4、结合图表分析数据,找到数据间的比例关系及变化
趋势,对研究对象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实战演练—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
要求:在学生成绩表中
针对语文成绩制
作一个柱形图。学生成绩表 左图表示2006年中12个月中每月的平均气温,右图表示小明家在2006年的每月用电量。根据统计图你能描述小明家用电量与气温之间的一些关系吗?探究探究1、7月、8月气温较高,这两个月
用电量也较大,主要是电冰箱、
电风扇或空调等家用电器使用
较频繁。2、1月、2月、12月气温较低,空调、浴霸、
电热毯等家用电器用也较频繁,所以用
电量也较大。……体会与分享能说出本节的心得与体会,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吗?按住Ctrl键,
选定多个不
相邻区域。 注意,数据的正确选取!注意:工作表发生
变化时,图表也将
自动更新。 请同学们利用周末到农贸市
场统计15种常吃的蔬菜水果的价
格,然后制成图表形式。 学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