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
(3)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
(4)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信息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信息的传播过程了解信息的构成要素;
(2)学会分析信息事例及其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教学难点:对信息的依附性和价值性的全面、科学的认识,以及信息特征分析方法的掌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a、模拟体验,导入新课
我们班现在是某海军陆战队野象分队,接总部命令,野象分队将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最合适 (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刀,火石)请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每组三至五人),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你要选择的物品是:(刀)、(水)和(火石)。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结论:(能源)、(物质)和(信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要素。
从中看到信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导入信息概念与课题。
(板书)一、信息与信息特征
活动2【讲授】b、互动体验,学习新知
(一)模拟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要求被测试的人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一片漆黑,非常安静,被试者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一点声音。被试者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住,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被试者移动手脚。总之,尽量剥夺被试的所有感觉信息。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长时间在那种环境下会怎样
生闭上眼睛想象,说出自己可能出现的感受。
出示资料: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实验开始时,被试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者开始失眠,焦躁不安,急切地寻找刺激,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虽然被试者每天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但是这也难以让他们在实验中坚持3天以上。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结论:(板书)1、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我们生存的保障。21教育网
(二)感受身边的信息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p2什么是信息部份。
然后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说出一些身边常接触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自己对信息的认识。
(师)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信息:刚才我们进行的学习活动中,有没有与信息相关的活动出现了
(生)刚才阅读时,我们接受了课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你在讲话是,我们听到了你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师)我们身边还有那些与信息相关的事例 请举例说明了。
(生):(举例)
(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
师(小结):以上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对信息的认识,都说的很好,由于信息这一概念被广泛用到各个领域,不同科学领域的专家对信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信息对消息接收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消息”,“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等等,下面我们再来看两个中外学者对信息的认识,再共同感受一下什么是信息。21·cn·jy·com
(三)游戏猜猜猜,感悟信息
(ppt演示信息的几种定义)
(板书)2、对信息认识的三种典型观点
香农的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的观念: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钟义信的观点: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通过小游戏加深对几种定义的理解
小游戏:根据出示的提示信息猜猜这是什么(ppt提示信息逐条出现)
1、它是学校中经常使用的
它可以有各种颜色
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它通常可以在其它物体上留下痕迹。21·世纪
教育网
(粉笔)
2、小小绒毛轻又轻,
随风飞舞象伞兵。
飞到东来飞到西,
到处安家把根生。
(蒲公英)
师:同学们是怎样猜到答案的
生思考回答
师:同学们根据粉笔和蒲公英的用途、形状、颜色、成份特征信息猜出了答案,也就是说我们根据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达到达到了对这个事物的认识,从而消除了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3、分析以下文字,其中包含哪些信息
冰河解冻
小孩换牙
北京奥运会
红灯停绿灯行
火车提速
刻舟求剑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也就是说凡是表述了事物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的现象都是信息,信息包含了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
(四)总结(板书)3、什么是信息
(1)、从信息的本质来看,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种资源。2·1·c·n·j·y
(2)、从信息的作用来看,信息是用来消除人们对信息所描述事物的不确定性
(3)、从信息的内容来看,信息描述了事物的运动状态与方式。
(五)大家谈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信息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思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中的“家书”是信息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的“已、彼”是信息吗
读书以明理,其中的“书、理”是信息吗
古长城将士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www-2-1-cnjy-com
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信息,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信息有那些主要特征
(六)大家说信息(特征)
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要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为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通过讨论和提问,一起感受!21cnjy.com
(板书)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师: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信息。你在课间休息时怎样会准时来到教室上课 (上课的铃声),你上学放学时,通过十字路口时要注意什么 (交通的红绿灯),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是不是信息 所以说:信息具有2-1-c-n-j-y
(板书)1、普遍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
师: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学有所成。一条座右铭通常写在哪地方
生2:写在日记本里!
生3:写在铅笔盒上!
生4:存在文曲星上,打开就看到!
生5: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生6:刻在课桌上!
师: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护公物!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但是现你如果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的乱找载体,我们就追究你的责任的!www.21-cn-jy.com
总之,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板书)2、依附性
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师: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结论:物品交换后,每个人都有失有得,而思想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思想,说明信息是可共享的。
(板书)3、共享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同一信息可以同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共同享用
师: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到一个岛上推销鞋,他们上岛后发现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失望的给公司拍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然后他就回去了。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则心中大喜,他也给公司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鞋来。”他把凉鞋送给了岛上的居民,岛上的居民穿上之后都觉得很舒服,不愿再脱下来,他为公司赢得了市场。
结论:信息是有价值的,但是要以积极开拓的心态去使用信息,才能发挥信息的价值。
(板书)4、价值性
信息、物质、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