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身边的信息实例,感受信息的丰富性,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2)理解信息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价值相对性等,并能举例说明。
2.过程与方法:
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甄别信息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用教材是新纲要云南实验教材《信息技术》,新纲要云南实验教材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是一节讲授课、理论课,主要介绍丰富多彩的信息,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的一般特征,书本上是一些纯文字、纯理论的知识,虽然有许多例子,但叙述性内容较多,学生一般没有耐心去认真读、去理解它。21教育网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的学生,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还在处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学生们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协作学习习惯,自主探究能力已基本形成。把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特征,对于一个初一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度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信息的基本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花开了,春天来了;
口干舌糙,需要喝水了:
…………
这些都是来自我们身边的信息,除了书上列举的这些,我们身边常见的信息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都说一说。
活动2【讲授】一、无处不在的信息
1.信息的含义。
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2.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物质: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材料;
能量: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
信息:为人类的提供素材和知识来源。
活动3【讲授】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信息总要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载体。
讨论: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及其表现形式。
2.共享性
这是信息区别于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
信息可以被多次重复使用,不会损耗和消失
萧伯纳的名言:“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在一起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苹果代表的是物质,交换之后不会再生,每个人手里就没有了,而思想代表的是信息,交换之后可以同时存在。21·cn·jy·com
讨论:列举身边各种信息是如何被共享的。
3.时效性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信息被提取后,事物仍在不停运动。
讨论:分析交通地图的时效性。
4.价值相对性
信息的价值取决于两个方面:信息接收者的需求和素质。
讨论:分析如下实例,说明为什么同一条消息对两个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抚顺市的一家刺绣厂曾经接收到了一条信息,生产一种装有中草药的防虫防蚀的绣花荷包,大有市场。但该厂却踌躇再三,犹豫不决。2·1·c·n·j·y
山东长岛的蒙利刺绣厂闻讯后,连夜拍板,立即开工,日夜赶制。不久,广州的一家贸易公司闻风而动,急促前去订货。不久,一外商前来与广州贸易公司交易,有多少要多少。这时,抚顺那刺绣厂后悔莫及。www.21-cn-jy.com
5.可伪性
由于人类感知、接受、识别信息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因而对信息的识别总是不完全,会形成认知伪信息,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也可能发生各种错误,产生传递伪信息,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制造虚假信息,造成人为伪信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讨论: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伪信息?这些伪信息是如何产生的?
活动4【活动】小结
1、学生回忆交流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教师补充总结。
活动5【测试】课堂巩固
课本第7页思考与练习第4题
活动6【练习】课后练习
课本第7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3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