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检测内容:第四、五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2×20=40分)
1.(2015·济宁)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发展A2.如今的西藏经济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③宗教信仰的废除 ④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3.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4周年,某班要出一期“历代政府对西藏的管辖”黑板报,下列材料可供选择的是( )
①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②清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③清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④新中国设立西藏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C4.(2015·吉林)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伟大构想是( )
A.“一国两制” B.一个中心,两个基点
C.八项主张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5.(2015·广东)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6.“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几个小时前( )
A.举行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B1.A 2.B 3.C 4.A 5.A 6.B 7.D 8.B 9.B
10.D 11.C 12.A 13.D 14.D 15.D 16.A 17.D 18.B 19.B 20.C7.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的卡片含有如下内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如果要给卡片拟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
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纪事
C.思想文化成果 D.祖国统一大业D8.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B9.2013年4月2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海基会举办的纪念某一事件20周年茶会上指出,该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该事件是( )
A.“三不”政策的调整
B.汪辜会谈
C.八项主张的提出
D.海基会的成立B10.“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
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C.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D.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D11.(2015·黄冈)下表内容充分反映了( ) A.1990年以来,两岸关系才开始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
B.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分裂中国的阴谋注定要失败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建国以来,中共一直主张和平统一台湾C12.2014年5月25日,济南战区在郑民高速公路进行多型号战机的降落演练,其中第三代战机高速公路降落等科目在我国属于首次。人民空军建立的基础是( )
A.陆军 B.导弹部队 C.潜艇部队 D.海军陆战队A13.邓小平在1985年6月,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军一百万,关于裁军的原因不包括( )
A.邓判断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裁减军队数量,可以更好地集中人力、财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B.可以将节省下来的军费用于更新装备,走科技强军之路
C.现代化高科技战争需要的是质量效能型军队,而不是数量庞大的军队
D.中国的安全是无忧的,数量庞大的军队反而会威胁其他国家D14.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 )
①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 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15.(2015·大庆)2015年4月,亚非领导人峰会——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会议在印尼首都举行。关于万隆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会各国毫无分歧
B.美国在会议中居于主导地位
C.会议在中国召开
D.周恩来在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16.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其背景主要是( )
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怀疑中国搞“颠覆”
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
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A17.(2015·梅州)人们回望60年前的一次国际会议,不禁感怀周恩来总理发挥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智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将会议引向“求同存异”精神的胜利。这次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巴黎和会
C.雅尔塔会议
D.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D18.(2015·潍坊)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B19.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展开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建交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B20.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事件与时间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1971年 1972年 1979年 1955年
B.1955年 l971年 1972年 1979年
C.1955年 1971年 1979年 1972年
D.1955年 1972年 1971年 1979年C二、非选择题(20分)
21.(2015·安顺)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请写出材料一中“28年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起止时间。(1分)
?
?1921年—1949年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2)材料二中三个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曾被列强所侵占。其中,图一、图二两个地区是在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1分)
?
?“一国两制”(3)图三所示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变故:1895年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1949年国民党当局溃逃台湾,造成了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应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2分)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一中一台”等。(只要答出上述任一层意思即可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材料三: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4)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1分)
?改革开放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5)“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2分)
?
?
? 此题为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结合了个人梦想和个人实际,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即可得分。 22.(2015·齐齐哈尔)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6分)(1)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2分)
?张骞;玄奘;郑和(2)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分)
?
?
?洋务运动;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民主、科学。(3)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己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2分)
?
?
?
? 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港澳回归)(答出一点即可得分);邓小平理论;感悟: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贏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积极推进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等。(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23.(2015·吉林)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年代尺提示的图文信息,回答问题。(7分)
1840年—1842年 1901年 1919年 1949年 1971年 1997年 21世纪(1)写出与“近代开端”、“严重危害”、“外交失败”相对应的条约名称。(2分)
?
?
?
(2)“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分)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3)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1分)
?
?(4)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和21世纪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史实各一例。(2分)
?
?
?(5)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1分)
?
?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课件22张PPT。周 周 清 5检测内容:14~16课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75分)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其目的是( )
A.组建导弹部队
B.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程度
C.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D.完善和设立新兵种B2.歼20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巨大成就。那么,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是在(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B3.第二炮兵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按照核常兼备、有效射战的战略要求,不断加强战略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建设,成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坚强后盾。第二炮兵是一支( )
A.海军部队
B.炮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D4.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
A.北海舰队的建立 B.东海舰队的建立
C.南海舰队的建立 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D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日益强盛。以下对国防现代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科技强军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B.经济发展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C.现代化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军队的规模和数量
D.国防现代化需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C6.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B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确立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8.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外交政策 B.外交孤立政策
C.扶蒋反共政策 D.积极扶助政策AB9.(2015·郴州)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其高超的外交艺术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B10.(2015·海南)四月的爪哇岛,春光明媚,生机盎然。亚非约100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万隆,共同纪念60年前的亚非会议。那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迄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一国两制”构想B11.(2015·永州)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由此可见,中美关系( )
A.出现重大转机 B.完全正常化
C.进入“蜜月期” D.结成战略同盟A12.(2015·黔东南)2014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后重回中国。APEC是指(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13.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4年我国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信峰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增强与东欧国家的传统友谊
D.营造中国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D14.新中国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二、非选择题(30分)
15.(2015·厦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
材料二: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材料三: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所歌颂人物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4分)鉴真东渡日本。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5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6分)“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友好交往。16.(2015·盐城)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幅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
?
(2)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3分)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武汉长江大桥;1956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3)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对联六中,“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4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5分)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等。课件18张PPT。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 钢铁长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1.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__________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舰队。
(2)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续研制了多种舰艇,充实到海军。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________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____。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南海导弹驱逐舰核潜艇(3)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2.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人民空军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________战场上取得了辉煌战绩。
(2)发展: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____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陆军朝鲜歼5导弹部队的发展3.建立:________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________任务。
4.发展:我国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1966核反击中程远程洲际B1.1958年,毛泽东坚定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我国核潜艇诞生于20世纪(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为此,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A3.2014年6月,中国海军的四艘先进舰船出现在由美国主导的23国参加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早在1971年,我国就自行研制出了( )
A.核潜艇 B.导弹驱逐舰
C.导弹护卫舰 D.航空母舰B 4.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盾牌。下图所示部队主要承担的任务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战略核反击
C.维护社会治安
D.打击恐怖势力B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其目的是( )
A.组建导弹部队
B.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程度
C.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D.完善和设立新兵种B6.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C7.(2015·永州)下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B 8.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A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1958年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74年,我国终于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材料二: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翔的飞机对外宾高兴地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材料三:1956年,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听取了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的汇报。中共中央决定研制自己的导弹……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的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公开亮相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令当时观看的外国使节和外国记者大为惊叹。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它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它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自信和能力。今后美苏两国在处理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军队建设方面哪一军种取得的成就?材料一:人民海军。材料二:人民空军。 (2)我国的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的几十年代?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导弹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
?
?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建立与发展战略导弹部队的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出现了核泄漏。该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人们对核能的研发和利用重新进行全面思考。
材料二:1992年3月,中国正式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6年7月,中国又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同时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作出的决定”,重申了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材料三:2012年3月27日,首尔核安全峰会闭幕,会议通过了《首尔公报》,公报称,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和平利用核能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标,与会领导重申了防止核恐怖的政治意愿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为实现核能的安全研发与利用,请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1)新中国成立后,为何要研制和发展少量的核武器?这一做法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 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屡遭外国侵略,饱受战争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仍受到战争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中国研制和发展少量核武器,不是为了威胁别人,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卫人民生活安宁。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同时,对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