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7 10: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21教育网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只有改革,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www.21-cn-jy.com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乡土历史-齐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善于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问题导学,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各国不断改革,是国富兵强的根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21cnjy.com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21·cn·jy·com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山东物产丰盈,人杰地灵。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 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2·1·c·n·j·y
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
(一)春秋与战国
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插入“管仲与齐桓公图”,问:你知道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吗?谈谈你对齐桓公的看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21·世纪
教育网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www-2-1-cnjy-com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2-1-c-n-j-y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二)商鞅变法与秦的强大
1.商鞅变法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商鞅变法的结果怎样?
4.商鞅变法有何意义?
(三)课堂小节:
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横扫六合统天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