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统一国家的初建 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统一国家的初建 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7 10: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0课
统一国家的初建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了解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基本情况。知道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建立一整套官僚体制和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连接长城等加强和巩固统一措施的基础知识。讨论秦建立统一国家的进步意义。识读“秦朝疆域图”,能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观察文字、货币、度量衡在统一前后的插图,指出统一后的优势所在。识读“秦代驰道示意图”;能正确指出秦长城西起和东至的所在地区。归纳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时的各方面活动,并就秦始皇建立强权正体和实行统一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2.过程与方法21教育网
通过学生探究教师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求知习惯,培养其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秦的统一,明确秦统一六国实现从小国林立到国家一统的演进,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www.21-cn-jy.com
(2)通过学习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感知这些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分立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国家,而统一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秦始皇将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机构。成为我国长达2000年多年历史的基本制度。经济文化上的整齐划一举措,不仅加强了统一国家制度的交通,而且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总之,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我国古代民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中有利与不利因素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地从政治上的强权统治和经济文化上的促进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能较全面认识统一措施的作用。
三、教学分析
1.秦的统一2·1·c·n·j·y
(1)指导学生运用本课“战国形势图”,结合“秦兵马俑骑士与战马图”以及“长平之战”的材料,组织学生分析秦王政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掌握秦先后灭掉六国的次序。比如:蚕食韩魏,利于东进;长平之战,伤赵元气;十年激战,兼并六国。
(2)组织学生着重讨论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进步意义。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小国林立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二是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秦始皇在政治上采取的重大措施,运用“秦政治体制示意图”。
(1)回忆“三皇”、“五帝”,说明“皇帝”一词的名声煊赫与权力庞大。
(2)介绍中央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职责、地位,介绍地方郡守、县令的职责、地位,强调中央和地方的官职都由皇帝任免,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
(3)引导学生分析秦始皇建立强权正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从巩固国家统一和加强统治两方面进行分析。
3.巩固统一的措施21cnjy.com
(1)指导学生识读“秦朝形势图”,能正确指出秦疆域四至的所在地,明确秦是当时世界上大国的概念。以“统治如此广阔的疆域,除了政治上建立强权正体外,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上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导入“统一措施”一节。21·cn·jy·com
(2)运用教材的插图、资料,引导学生对文字、货币、度量衡进行统一前后的对比观察,明确其优势所在。
(3)识读“秦代驰道示意图”,知道通往齐、燕地区和吴、楚地区的方向。了解匈奴的情况和匈奴对秦的威胁,强调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归纳秦始皇在建立统一国家上的各方面活动,并就秦始皇建立强权政体和实行统一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小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秦始皇开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建立一整套官僚体制。同时采取统一文字、货币统一、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和直道、连接长城等加强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秦的统一在历史上且有进步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