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
课
汉代的文化与科技
教学目标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说出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阐明中国古代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列举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汉代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21·cn·jy·com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司马迁与《史记》。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道教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www.21-cn-jy.com
教学难点
《史记》的历史贡献,蔡伦改进造纸术及造纸术的贡献,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宗教的本质和影响。一切宗教都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很易于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麻痹人民的工具。而宗教所起的社会作用又非常复杂,初中学生对于宗教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很深入的程度,不易掌握其本质,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我们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条件。秦汉时期不仅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同时在宗教、史学和艺术等方面也获得了重大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汉的史学、科技、医学和史学。2·1·c·n·j·y
新课教学
(一)司马迁与《史记》
1.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
学生分析:司马迁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学生可以单独分析,也可以分组讨论。在学生发表看法之后,师生共同总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客观上:①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也发展起来,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司马迁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的藏书,也到很多地方游历;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需要一本记载从远古到汉朝的社会发展的史书;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有较好的学习环境。21·世纪
教育网
主观上:司马迁刻苦写作,且能忍辱负重,表现出顽强坚忍的意志,同时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他最终完成了《史记》全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
2.《史记》的体例和影响那么《史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52万余字,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和8书、10表。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记载各种重要人物的事迹,表是春秋以来的历代帝王和侯国的大事记,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称为“纪传体”。用本纪、列传这种体裁来编写史书是司马迁的独创,《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此后,历代史学家很多都沿用这种体裁编写史书,并把用这种体裁编写的史书称为“正史”。21cnjy.com
《史记》最为可贵的是在记史时能秉笔直书,既歌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正义性,同时还敢对当朝政治予以评述。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匿,故谓之实录”。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的很多篇章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被人们千古传诵。因此,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造纸术的发明
(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从竹简到纸的发明
前面我们讲过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木简、帛上。帛是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着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纸是怎样发明的?2)纸的出现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2.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接着又让学生思考第2个思考题: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请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归纳):
造纸术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21教育网
(三)张仲景与华佗
首先向学生点出: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著名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张仲景和华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神医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四)道教的出现
道教,由道家思想和民间神仙方术发展而来,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道教迎合了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也符合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需要,道教的影响:如建筑(道观)、医药(炼丹、火药)、武术(武当派)、气功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