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三国鼎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三国鼎立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7 10: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7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理解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曹操败于赤壁之战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复述自己所知道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诸葛亮、周瑜等事件或人物事迹,培养再现历史情境的表达能力。通过对曹操胜于官渡败于赤壁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将文艺作品中的情节与历史事实对比,提高学生分辨历史真实性与文艺创作中的虚构、夸张等艺术性的能力。通过对曹操等人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分天下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分天下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
教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什么电视剧的插曲呀?
学生:《三国演义》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看过吗?好看吗?
学生:很好看,很神奇。
教师:这部小说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小说与真实的历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相关的历史《三国鼎立》。
21教育网
讲授新课:
(一)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结果怎样 起了什么作用
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过渡讲解: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南北。他在一个名叫赤壁的地方败给南方两个军事集团的联军,史称赤壁之战。21cnjy.com
赤壁之战
指导学生阅读“赤壁之战”课文,思考回答:
赤壁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结果怎样 起了什么作用
208年。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打败了兵力占优的曹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21·cn·jy·com
过渡讲解: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和刘备的力量则壮大起来,逐渐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www.21-cn-jy.com
(二)三分天下
指导阅读98-99页“三国鼎立的形成”课文及《三国鼎立形势图》,思考回答:
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 定都在哪里 建立者分别是谁 各是哪一年建立的
国号
都城
建立者
建立年代

洛阳
曹丕
220年
蜀(汉)
成都
刘备
221年

建业
孙权
222年
2.230年,吴国发生了一件与今天台湾有关的事件是什么
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临海水土志》记载了这件事,介绍了台湾许多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