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认识10
个生字,会写5
个生字,学会1个偏旁“纟”。
3.通过学习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感悟诗意。
教学准备
课件、彩粉笔、歌曲磁带。
教学时数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古诗,感悟诗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简笔画导入,学习“曲”字。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曲线,引导学生说出线的名称。
2.在原有曲线的上方再画一条,让学生想象两条曲线放在一起,像什么?
3.出示“曲”字的卡片,学生认读。
4.课件首先出示“田”字,请学生辨认是不是“曲”字,然后再变化到“由””,
再请学生辨认。
5.请学生说一说如何由现在的字“由”变成“曲”。
6.课件演示“曲”的书写过程,请学生仔细观察,在自己的卡片上写一个“曲”,
“曲”在本课的意思是弯。(在学生扩词时要注意这个字的另外一个读音。)
7.老师进一步把黑板上的画画完(成为一只大鹅),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刚才画的两条曲线是鹅的脖子。
8.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古诗。
二、朗读古诗,感悟诗意。
1.播放这首诗的影片,帮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诗所展现的情景。
2.多种形式读诗,读准字音。
三、再现诗意,学习生字。
1.从诗题入手,认识“咏鹅”两个字。“鹅”是单韵母自成音节。“咏”,意思是用诗来描写、歌唱某一件事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出示“工、向、浮、掌、清、波”这些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其中,“掌”
是翘舌音,“向”是三拼音节,“波”是圆唇音。
3.读前两行诗,学习“向”“工”。
(1)指名读前两行,找一找诗中所描写的是图上的哪一只大鹅,为什么。(课件出示三只大鹅一同嬉戏的图片,一只低头喝水,一只引颈向上,还有一只引颈高歌。)21教育网
(2)出示“向”,请学生认读,说一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书空,扩词。
(3)学习“工”字。
(4)请学生朗读诗歌的前两行。
4.读后两行诗,学习“毛、红”这两个字。
(1)请学生猜谜语(像手不是手,胳膊向右扭),引出“毛”,强调这个字的最后一笔。
(2)学习“浮”字。正确拼读;“浮”在本课的意思是漂在水面上。
(3)出示“红”。学习绞丝旁,说说还有什么是红颜色的。指导写这个字。
(4)学习“掌”“清”“波”三个字。
注音“掌”和“波”的读音。
“掌”,本课指鹅脚的底面;“清”,本课指水纯净透明,没有杂质;“波”,本课指起伏不平的水面。
四、复习巩固。
1.整理卡片。
2.指导背诵这首诗。
3.学生跟着磁带学唱这首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古诗,完成课后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二、“背一背”。
1.出示古诗《村晚》,教师范读。
2.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3.请学生领读。
4.教师讲解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5.学生背诵。
三、“读一读,说一说”。
1.出示练习题中的三个带有“三点水旁”的生字认读。
2.请学生再说出几个带有“三点水旁”的字。
3.引导学生总结“三点水”在这些字中的表义作用。
四、“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这个练习首先是同音字的练习:一个字在不同词语中读音相同;两个不同的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相同。其次渗透汉字一字多义现象。“项目”一个意思是事物分成的种类或条目;另一个意思是泛指工程或学术等方面某一项具有特定内容的工作。“一项”中的“项”作量词用。“方向”多指东南西北等;“向阳”中的“向”是朝着的意思;“向上”多指“上进”的意思。
五、作业:背诵《村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