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认识固体 课件+教案(3)

文档属性

名称 3.1认识固体 课件+教案(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18 11:35:30

文档简介

3.1认识固体 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知识与技能:
能够按物体的形态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容易分辨出周围物体属于固体还是液体,但是这种判断的依据比较模糊。本课通过让学生判断的基础上,提升他们对物体形态判断的依据。特别是第三部分,学生对于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混合分离现象,缺乏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科学课上探索,解决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小组合作研究固体的性质。
难点:通过辨析物体形态来认识固体。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复习导入
师:上学期我们认识了水,观察了水,谁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
生: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生: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师:像水这种状态的物体还有哪些?
生:牛奶、酱油、雪碧······
师:像水这种状态的物体叫做液体,你知道刚才提到的这些液体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生: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师: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那什么样的物体叫做固体呢?固体又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去认识认识固体,了解固体的性质。(板书:认识固体)
活动2【讲授】二、观察讨论,深入学习
1、给物体分类
谈话:课前老师给各组同学准备了一些物品放在桌面上,既有固体,又有液体,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都有哪些物品呢?
生:介绍物品名称。
师:知道了都有哪些物品下面就请同学按固体、液体给这些物品分分类?
学生分组把物品分类。
师:谁来说说哪些物品是固体、哪些物品是液体呢?
生:回答。(师板书)
2、演示和面实验,认识固液混合物
师:有的同学认为牙膏是液体,有的同学认为牙膏是固体。我们把牙膏挤在牙刷上来仔细观察它。老师手中有一个面团,同学们观察一下它,它与牙膏是相类似的状态不?
生:是。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面团是怎么做出来的好吗?
生:好。
师:出示面粉和水。面粉是什么物质状态?
生:固体。
师:水是什么物质状态?
生:液体。
师操作和面,并展示。
师:这时候的面团能叫固体吗?
生:不能,里面有水,水是液体。
师:那能叫固体吗?
生:不行,里面有面粉,面粉是固体。
师:那应该叫什么呢?
生: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师:现在你们认为牙膏是什么状态?
生: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固液混合物,谁能说说你身边的哪些物质是固液混合物?
生:洗面奶、鞋油、橡皮泥等。
活动3【活动】三、研究固体的性质
1、通过多种方法认识固体的性质
师:既然知道了牙膏是中间状态物质而不是固体,现在我们将它和液体放在盒子里。我们来共同研究剩下这些固体。首先回想一下在观察水的时候我们都运用哪些方法研究水的性质?那你想用什么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呢?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感官的研究方法)
生1:用眼睛看固体的形状、颜色。
生2:用鼻子闻固体的气味。
生3:用手摸固体的软硬、粗糙程度。
生4:用耳朵听声音。
生5:用嘴品尝味道。
师:我们知道用眼睛可以观察事物,但它并不能看到细微的地方,那我们需要借助哪种工具呢?
生:放大镜。
师:这些方法也能用来研究固体,方法确定了,你打算研究固体哪些方面的性质呢?
生:颜色、形状、软硬、轻重、透明度······
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先来研究这四个方面的性质。
师出示表格,并说明表格的填写方法。
师:知道怎样填写表格,接下来同学就可以分组开始动手研究了。但在动手实验前,老师要提出实验要求:
(1)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要影响其他组的研究;及时填好记录表。
(2)在使用玻璃片时注意安全。
(3)实验后要将物品归放回原处,保持桌面的整洁。
师:有没有对实验要求不明白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一下老师。既然没有问题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小组活动,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观察的仔细、全面。
生:动手实验。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的发现?
学生汇报交流研究结果。教师任选一组同学记录单讲解。
引导小组的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出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拓展
教师出示沙漏里的沙子,让学生观察沙子的流动过程。
师:液体能流动,那沙漏里的沙子也能流动,它也是液体吗?
生1:沙子不是液体,它虽然能流动,但它的形状没有变呀,所以它是固体。
生2:沙子堆积起来也有一定的体积呀,所以是固体。
活动4【活动】四、研究固体的混合和分离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并用语言描述。
发言1:第一幅图是工人把水泥和黄沙和水混合在一起;第二幅图是工人通过筛子把石子从黄沙中分离出来,
师总结:第一幅图就是固体的混合,而第二幅图就是固体的分离。
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固体混合和分离的例子呢?
组织学生交流。
2、学生汇报固体混合和分离的例子。
发言1:生活中生产砖头时,煤碴和泥土混合在一起是固体的混合。
发言2:用筛子筛出大豆中的沙子是固体的分离。
发言3:用筛子筛出稻谷中的沙子也是固体的分离。
……
活动5【练习】五、拓展延伸
师发言: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都非常好,那混合后的固体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呢?如果会发生变化,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呢?
引发学生猜测
发言1:混合后的固体可能色彩上发生变化?
发言2:混合后的固体可能形状上发生变化?
发言3:混合后的固体可能重量上发生变化?
……
师小结:同学说得这些变化都有可能,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好吗?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了解一下混合后的固体究竟有些什么变化。
课件12张PPT。1、认识固体把这些物品按固体、液体分类挤出来的牙膏和面团是固体还是液体呢?
研究固体的性质1、各小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及时填好表格。
2、声音要小,不能影响其他小组。
3、在观察时注意安全。
4、实验完成后将实验用具放入实验盒中,快速安静下来。
实验要求:固体的性质共同性质:判断:
沙漏中的沙子也能流动,所以沙漏中的沙子是液体。( )
x混合后的物体会不会发
生变化呢?你有什么收获?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混合后的固体究竟有哪些变化?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