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史记》与汉赋
教学目标:
知道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阅读课文中的史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说明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学习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了解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赋,了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以及对司马相如的评价。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司马迁生平事迹的介绍,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你从中受到那些启发和教育”,小组代表发言交流,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运用学生评议和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通过学习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史实,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顽强的毅力,通过学习,了解司马相如的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1cnjy.com
教学重点: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史记》的体例、司马相如赋的特点以及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
《史记》的历史地位,评价司马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大一统的时期,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科学文化的昌盛,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秦汉时期许多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秦汉时期不仅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而且在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汉代的文学。
学习新课 :
史家之绝唱——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大家很熟悉,它出自于哪里呢?它出自于司马迁写的史学巨著《史记》 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内容我们采用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方式,先请大家用3分钟时间阅读有关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思考题: 2·1·c·n·j·y
(1)简介司马迁其人;
(2)简介《史记》的写作特点(用史实说明);
(3)简单说出纪传体与编年体的不同;
(4)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5)鲁迅为什么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1)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统一国家里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游历。21教育网
(2)统一国家也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代社会发展的史书。
(3)出身史官家庭,受家庭影响,从小有较好的学习环境。身为史官,可以看到大量的国家藏书。
(4)司马迁本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严谨修史的态度。
从中应得到的体会有:胸怀大志,严谨治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
鲁迅为什么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因为《史记》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所以鲁迅给予了如此高度的评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渡:汉朝时期除了司马迁的《史记》,还有汉代的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二)时代的颂歌——司马相如与汉赋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西汉辞赋(《楚辞》+战国从横之文+先秦史传文学+诗歌)赋的类别与演变-楚辞体:骚赋西汉:古赋、汉大赋东汉:抒情小赋六朝:骈赋、俳赋唐宋:律赋、散赋汉赋:有韵的散文兼具诗歌与散文双重特质形式:铺采擒文。
内容:侧重“体物写志”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是叙述旅行经历抒发不遇之情杂谈禽兽草木结构:序+文本+结尾?21·cn·jy·com
内容特点:塑造了统一强大的帝国形象、自信高昂的时代精神(国家经济政治同意,空前发展,统治者自信心加强,文人事业与胸襟也极大开阔;自觉融统一观念和儒学思想为一炉,有鲜明时代特征。其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汉赋的杰出代表。
司马相如通过自己的创造使汉赋走向成熟,提升了文学的地位,被后人称颂为“辞宗”、“赋圣”。了解后人对司马相如的评价。www.21-cn-jy.com
司马相如和司马迁都是汉代文学的杰出代表,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