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7 17:31:57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同步精品学案(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本课讲述的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巩固。介绍了26国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二战的转折及二战最后取得的胜利。介绍了二战后期主要战役和德意日的最后投降。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从而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信念。
【知识梳理】
1、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战争的建立
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反法西斯国家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
2、标志:1942年1月1日,苏美英中等26个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3、作用/意义: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鼓舞了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
二、雅尔塔会议
1、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5年2月
3、三国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主义,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3、
最后得胜利(苏德战场是欧洲第一战场)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①时间:1944年6月6日
②标志:美英等盟军进行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③意义:配合苏联东西夹击德国,加速其灭亡。
3、柏林战役:1945年5月2日德军投降
4、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签定投降书
5、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6、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定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四、二战的性质与胜利的原因
1、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2、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五、二战的影响与启示:
1、影响: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打垮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壮大人民民主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推动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
2、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常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加强合作,求的共同发展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知识链接: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1)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2)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④国与国之间应当和平共处,人类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教师点拨:
1.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2.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典例说明】
例1:二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2.
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1)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③联合国问题,决定成立联合国。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2)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①积极: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步伐.
②消极: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3)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对德国的处理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步伐.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教师点拨:
1.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但是,它也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2.
雅尔塔会议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具有两面性。
【典例说明】
例2.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进攻。该行动是为落实哪次会议的决议?(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二、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知识链接:
1.
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原因
(1)苏联: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
(2)德国: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国已无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只好改为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其目的是要切断苏联的这条交通命脉,从东南方向包围和夺取莫斯科,同时夺取巴库油田和顿巴斯的煤,以加强德国的战争经济,从而改变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
苏联军民保卫斯大林格勒:
(1)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希特勒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军队。先后出动飞机十万架次,投掷炸弹100万枚,整个城市几乎化为灰烬。但英勇的苏联军民坚持战斗。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冬季,苏军展开强大的反攻。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它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2)苏联军民同仇敌忾——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捍卫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工人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仍在生产,生产出的坦克、牵引车一开出工厂就直接投入战斗。
3.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1)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轴心国是以德国为核心的,希特勒的胜利是建立在进攻之上的,进攻一旦停止,它灭亡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内部开始发生分化。
教师点拨:
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二战的转折点。
【典例说明】
例3.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苏联人民取得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诺曼底登陆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本课小结】【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本课讲述的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巩固。介绍了26国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二战的转折及二战最后取得的胜利。介绍了二战后期主要战役和德意日的最后投降。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从而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信念。
【知识梳理】
1、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战争的建立
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反法西斯国家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
2、标志:1942年1月1日,苏美英中等26个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3、作用/意义: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鼓舞了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
二、雅尔塔会议
1、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5年2月
3、三国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主义,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3、
最后得胜利(苏德战场是欧洲第一战场)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①时间:1944年6月6日
②标志:美英等盟军进行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③意义:配合苏联东西夹击德国,加速其灭亡。
3、柏林战役:1945年5月2日德军投降
4、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签定投降书
5、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6、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定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四、二战的性质与胜利的原因
1、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2、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五、二战的影响与启示:
1、影响: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打垮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壮大人民民主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推动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
2、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常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加强合作,求的共同发展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知识链接: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1)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2)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④国与国之间应当和平共处,人类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教师点拨:
1.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2.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典例说明】
例1:二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方法总结】遇到题意非常明确的试题可以采用直接选择法,选出正确的选项,这就要求平时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2.
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1)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③联合国问题,决定成立联合国。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2)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①积极: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步伐.
②消极: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3)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对德国的处理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步伐.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教师点拨:
1.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但是,它也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2.
雅尔塔会议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具有两面性。
【典例说明】
例2.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进攻。该行动是为落实哪次会议的决议?(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方法总结】学习要熟记基础知识,以免在解题过程中再现知识的时候记忆模糊,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二、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知识链接:
1.
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原因
(1)苏联: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
(2)德国: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国已无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只好改为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其目的是要切断苏联的这条交通命脉,从东南方向包围和夺取莫斯科,同时夺取巴库油田和顿巴斯的煤,以加强德国的战争经济,从而改变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
苏联军民保卫斯大林格勒:
(1)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希特勒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军队。先后出动飞机十万架次,投掷炸弹100万枚,整个城市几乎化为灰烬。但英勇的苏联军民坚持战斗。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冬季,苏军展开强大的反攻。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它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2)苏联军民同仇敌忾——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捍卫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工人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仍在生产,生产出的坦克、牵引车一开出工厂就直接投入战斗。
3.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1)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轴心国是以德国为核心的,希特勒的胜利是建立在进攻之上的,进攻一旦停止,它灭亡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内部开始发生分化。
教师点拨:
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二战的转折点。
【典例说明】
例3.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苏联人民取得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诺曼底登陆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方法总结】解答分析类型的选择题,首先政权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在分析问题时才能正确进行判断。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