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同步精品学案(讲)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最后一课,是继政治上分析世界格局的多级化趋势后,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明世界格局的演变。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更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知识梳理】
一、何谓“经济全球化”
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世界经济迅速全球化的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
2、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
3、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三、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表现为:①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②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五、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1、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2、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知识链接:
1.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性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教师点拨: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典例说明】
例1:某九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出一期历史板报,摘录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的文字,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欧洲联盟的发展
C.政治格局多极化
D.世界性金融机构
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性: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2)消极性: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例如: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政局动荡。
(3)中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的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领导人会议;同年,中国也正式成为WTO的一员。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点拨:
1.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利: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弊: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2.总之,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讲,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兴利除弊,促进经济的发展。
【典例说明】
例2.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境地
D.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二、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原因和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知识链接:
1.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各国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各国都在寻求国际合作。
(3)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4)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提高,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⑦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教师点拨:
1.
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典例说明】
例3.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本课小结】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贸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使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不断扩张的浪潮面前,如何加快发展本国经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针对这种挑战,各国需要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和政策,趋利避害,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此规范跨国公司的活动,使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也是新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最后一课,是继政治上分析世界格局的多级化趋势后,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明世界格局的演变。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更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知识梳理】
一、何谓“经济全球化”
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世界经济迅速全球化的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
2、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
3、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三、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表现为:①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②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五、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1、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2、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知识链接:
1.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性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教师点拨: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典例说明】
例1:某九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出一期历史板报,摘录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的文字,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欧洲联盟的发展
C.政治格局多极化
D.世界性金融机构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方法总结】学习历史要学会透过现象发现事物发展的本质,本题中“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等,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性: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2)消极性: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例如: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政局动荡。
(3)中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的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领导人会议;同年,中国也正式成为WTO的一员。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点拨:
1.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利: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弊: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2.总之,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讲,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兴利除弊,促进经济的发展。
【典例说明】
例2.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境地
D.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答案】C
【解析】
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
【方法总结】学习历史要学会透过现象发现事物发展的本质,本题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境地。
二、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原因和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知识链接:
1.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各国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各国都在寻求国际合作。
(3)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4)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提高,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⑦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教师点拨:
1.
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典例说明】
例3.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方法总结】学习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本课小结】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贸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使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不断扩张的浪潮面前,如何加快发展本国经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针对这种挑战,各国需要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和政策,趋利避害,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此规范跨国公司的活动,使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也是新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