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 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 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7 17:36:15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21cnjy.com
【知识梳理】
一、冷战政策
1、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原因:⑴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企图称霸世界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发展壮大,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资本主义制度和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威胁www-2-1-cnjy-com

二战的破坏性使双方都不想再次卷入战争,因此,冷战政策是东西方争夺的结果,也是美苏对立的产物
3、冷战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或反对社会主义,推行全球霸权政策)
4、冷战政策的表现:
①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约组织(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5、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备注:(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
二、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⑴成立:1955年
⑵影响: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三、美苏争霸
1、50年代开始争霸: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与美国争霸(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例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21·世纪
教育网
2、70年代达到高潮: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霸权主义的体现)
3、80年代有所缓和:美苏双方经济实力下降
4、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结束
5、美苏争霸的影响:①造成了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地区冲突不断
②美苏为首的两极实力均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四、美苏争霸的启示
1、美苏争霸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不利影响,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2、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遏制霸权主义最有利的措施就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2-1-c-n-j-y
3、中国在美苏推行霸权主义过程中多次发挥过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特别是重大国际关系中有明显的战略平衡作用21
cnjy
com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知识链接:
1.
美国的冷战政策:
(1)背景:
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出处:21教育名师】
(2)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表现:
①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开始和结束标志:
①“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出台。
②“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的解体。
(5)影响: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形成。
教师点拨:
1.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21·cn·jy·com
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出台;
“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的解体。美苏“冷战”的重大影响是美苏对立的两级格局形成。
【典例说明】
例1:二战后,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走向两极对峙,对“冷战”政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
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
D.用军事力量打击苏联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方法总结】解答含理解型的选择题,一定要理解含义。“冷战”
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21
cnjy
com
21世纪教育网二、教学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
知识链接: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1.
美苏争霸的开始:
苏联的赫鲁晓夫对外开始争取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国际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美苏争霸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50-60年代,赫鲁晓夫--肯尼迪
突出事例: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国方面,虽然以美苏的妥协而解决,但宣告了美苏争霸时代的到来。
②第二阶段:60-70年代,勃涅日列夫--尼克松
突出事例: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苏联占领阿富汗。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纷纷对外进行猛烈的军事扩张,双方进行了战略调整,苏攻美守。
【来源:21cnj
y.co
m】
③第三阶段:80年代,戈尔巴乔夫--里根
原因:苏联经济负担加重;美国成为最大的负债国;美苏开始逐渐走向缓和。
3.
美苏争霸的影响:
威胁了世界和平,同时也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教师点拨:
1.
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
【典例说明】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的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如图
21世纪教育网材料三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材料一中19世纪的两个民族是如何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两者在实现的途径上有何不同?
(2)材料一中两个民族“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的预言是否有道理?结合材料二的漫画加以论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材料三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答案】(1)美国经过南北战争;俄国通过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美:战争;俄:改革。【版权所有:21教育】
(2)二战后,美苏分别成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核心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美苏争霸。
(3)不赞同。因为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很多,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行为、核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俄国和美国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做法及其实现途径上的不同之处。1861-1865年,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最终废除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1年,俄国通过废除奴隶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见,美国实现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途径是战争,俄国则是改革。2·1·c·n·j·y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历史的转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方法总结】解答材料题的解题方法、步骤:
21世纪教育网①先阅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通过材料内容和材料出处,联想与教材有关的课文内容,并获取主要信息。
②注意审题,分清题目中的答项语,即答什么、需要答什么、有什么限制。
③获取答案,获取途径有:一是在材料中有现成的;二是通过迁移在课文等资料中有现成的;三是通过分析比较归纳获取;四是根据材料及感受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答案。
进行语言文字组织,拟出答案在草稿纸上书写。
④在答题卡上抄清,关键字不得有误,字迹清楚,字体大小间距适当,留足空间便于更正。
【本课小结】
“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下册同步精品学案(讲)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21教育网
【知识梳理】
一、冷战政策
1、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www-2-1-cnjy-com
2、原因:⑴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企图称霸世界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发展壮大,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资本主义制度和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出处:21教育名师】

二战的破坏性使双方都不想再次卷入战争,因此,冷战政策是东西方争夺的结果,也是美苏对立的产物
3、冷战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或反对社会主义,推行全球霸权政策)
4、冷战政策的表现:
①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约组织(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5、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备注:(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
二、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⑴成立:1955年
⑵影响: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三、美苏争霸
1、50年代开始争霸: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与美国争霸(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例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2·1·c·n·j·y
2、70年代达到高潮: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霸权主义的体现)
3、80年代有所缓和:美苏双方经济实力下降
4、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结束
5、美苏争霸的影响:①造成了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地区冲突不断
②美苏为首的两极实力均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四、美苏争霸的启示
1、美苏争霸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不利影响,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2、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遏制霸权主义最有利的措施就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中国在美苏推行霸权主义过程中多次发挥过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特别是重大国际关系中有明显的战略平衡作用【版权所有:21教育】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知识链接:
1.
美国的冷战政策:
(1)背景:
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表现:
①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开始和结束标志:
①“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出台。
②“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的解体。
(5)影响: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形成。
教师点拨:
1.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www.21-cn-jy.com
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出台;
“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的解体。美苏“冷战”的重大影响是美苏对立的两级格局形成。
【典例说明】
例1:二战后,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走向两极对峙,对“冷战”政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21世纪教育网C.
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
D.用军事力量打击苏联
二、教学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
知识链接:
1.
美苏争霸的开始:
苏联的赫鲁晓夫对外开始争取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国际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美苏争霸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50-60年代,赫鲁晓夫--肯尼迪
突出事例: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国方面,虽然以美苏的妥协而解决,但宣告了美苏争霸时代的到来。
②第二阶段:60-70年代,勃涅日列夫--尼克松
21世纪教育网突出事例: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苏联占领阿富汗。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纷纷对外进行猛烈的军事扩张,双方进行了战略调整,苏攻美守。
21·世纪
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③第三阶段:80年代,戈尔巴乔夫--里根
原因:苏联经济负担加重;美国成为最大的负债国;美苏开始逐渐走向缓和。
3.
美苏争霸的影响:
威胁了世界和平,同时也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21世纪教育网教师点拨:
1.
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2-1-c-n-j-y
2.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21cnjy.com
【典例说明】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的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21·cn·jy·com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材料一中19世纪的两个民族是如何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两者在实现的途径上有何不同?
21世纪教育网(2)材料一中两个民族“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的预言是否有道理?结合材料二的漫画加以论证。21
cnjy
com
(3)材料三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本课小结】
“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来源:21cnj
y.co
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