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7 17:37:45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下册同步精品学案(讲)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的第二节,着重介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
“匈牙利的改革”是本课的重点。匈牙利改革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以匈牙利为例,可以了解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教材以小字介绍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重点介绍60年代后半期匈牙利先后进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匈牙利也因此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它在80年代又面临新的经济困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东欧剧变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在一年之内,东欧各国何以风云突变?从东欧各国内部看是经济建设的失误以及东欧国家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行民主社会主义。从外部看帝国主义国家对东欧加紧了和平演变攻势,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www.21-cn-jy.com
【知识梳理】
一、匈牙利改革(成效最大)
1、背景:匈牙利社会主义建设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开始对经济政治进行局部改革和调整
2、措施:
(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2)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2·1·c·n·j·y
3、影响:使匈牙利的经济政治形势逐步稳定,为后来的全面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七八十年代匈牙利又面临新的困难
4、实质:是对社会制度进行调整,目的是使社会制度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备注:东欧国家改革除了匈牙利外,其他国家成效不大,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被称为布拉格之春),被苏联镇压(东欧国家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二、东欧剧变
1、时间:1989年
2、原因:(1)东欧各国照搬斯大林模式,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受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改革影响
(3)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实行“和平演变”的结果
(4)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4、表现: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并
5、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匈牙利的改革
知识链接:
1.
匈牙利事件
(1)发生原因:匈牙利人民要求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与当时的政府发生暴力冲突。后来
新成立的政府邀请苏军来平息暴乱,史称“匈牙利事件”。
21世纪教育网(2)影响:促使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2.匈牙利的改革
(1)背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2)目的: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
(3)措施: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21cnjy.com
(4)影响: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基础。
教师点拨:
1.
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卡达尔领导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2.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反映出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21世纪教育网【典例说明】
21世纪教育网例1:20世纪70年代匈牙利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该国改革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罗斯福
D.卡达尔
二、教学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知识链接:
1.
东欧剧变的原因
(1)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无独立自主权。
21世纪教育网(2)内部原因: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②经济困难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21·cn·jy·com
(3)外部原因: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动;②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教师点拨:
1.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21教育网
2.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都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剧变后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更主要是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阶段,直至近年来才出现经济复苏。
【典例说明】
例2.
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各国的共产党完全失去了人心
C.各国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
D.各国党和政府过分重视轻工业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的第二节,着重介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
“匈牙利的改革”是本课的重点。匈牙利改革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以匈牙利为例,可以了解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教材以小字介绍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重点介绍60年代后半期匈牙利先后进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匈牙利也因此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它在80年代又面临新的经济困难。21cnjy.com
东欧剧变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在一年之内,东欧各国何以风云突变?从东欧各国内部看是经济建设的失误以及东欧国家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行民主社会主义。从外部看帝国主义国家对东欧加紧了和平演变攻势,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知识梳理】
一、匈牙利改革(成效最大)
1、背景:匈牙利社会主义建设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开始对经济政治进行局部改革和调整
2、措施:
(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2)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www.21-cn-jy.com
3、影响:使匈牙利的经济政治形势逐步稳定,为后来的全面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七八十年代匈牙利又面临新的困难
4、实质:是对社会制度进行调整,目的是使社会制度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备注:东欧国家改革除了匈牙利外,其他国家成效不大,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被称为布拉格之春),被苏联镇压(东欧国家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二、东欧剧变
1、时间:1989年
2、原因:(1)东欧各国照搬斯大林模式,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受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改革影响
(3)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实行“和平演变”的结果
(4)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4、表现: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并
5、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匈牙利的改革
知识链接:
1.
匈牙利事件
(1)发生原因:匈牙利人民要求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与当时的政府发生暴力冲突。后来
新成立的政府邀请苏军来平息暴乱,史称“匈牙利事件”。
(2)影响:促使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2.匈牙利的改革
(1)背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2)目的: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
(3)措施: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21教育网
(4)影响: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基础。
教师点拨:
1.
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卡达尔领导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2.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反映出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典例说明】
21世纪教育网例1:20世纪70年代匈牙利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该国改革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罗斯福
D.卡达尔
【答案】D
【解析】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方法总结】卡达尔是匈牙利国家领导人,领导匈牙利进行了改革。匈牙利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二、教学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知识链接:
1.
东欧剧变的原因
(1)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无独立自主权。
(2)内部原因: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②经济困难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21·cn·jy·com
(3)外部原因: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动;②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教师点拨:
1.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2·1·c·n·j·y
2.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都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剧变后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更主要是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阶段,直至近年来才出现经济复苏。
【典例说明】
21世纪教育网例2.
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各国的共产党完全失去了人心
C.各国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
D.各国党和政府过分重视轻工业
【答案】C
【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方法总结】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会归纳出事件发生的原因,还要从诸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例如:分析政权更替的主要原因时,要明白导致政权更替的最主要原因是旧政权无法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民生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