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达标]
1.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的是( )
A.马拉松
B.跳水
C.击剑
D.体操
解析:选A.马拉松赛跑测量的是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与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无关;跳水、击剑、体操比赛时,要看运动员的肢体动作,所以不能看成质点,选A.
2.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上午10∶30分在浙江乌镇开幕,会议将历时3天.以上记录时间的数据分别指的是( )
A.时刻和时间
B.时间和时刻
C.都是时刻
D.都是时间
答案:A
3.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乘客以自己所乘的车作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他看到的下列现象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公路两旁的树木是不动的
B.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运动
C.道路两旁的房屋是运动的
D.有一辆卡车总在自己车前不动
解析:选A.乘客以自己所乘的车作为参考系,公路两旁的树木、道路两旁的房屋是向后运动的,A错误,C正确;自行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故感觉自行车向后运动,B正确;如果有一辆卡车在前边且速度与乘客自己所乘的车的速度大小相等,此时两车相对静止,就会感觉卡车总在自己车前不动,D正确.
4.以下的描述中指时刻的是( )
A.某场足球赛开赛10分25秒时,甲队攻入一球
B.汽车在路上“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C.我用了5分钟解答这道题
D.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能超过12小时
解析:选A.A项中“10分25秒”指的是在这一时刻,A项正确;B项中“三分”与“一秒”,C项中“5分钟”与D项中“12小时”均指时间.
5.在动画片《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景中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解析:选C.放映时观众看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是以飘动的白云为参考系的.在拍摄的过程中,“飘动的白云”相对于“孙悟空”是运动的,放映时观众不自觉地选择了“白云”为参考系,因此认为“孙悟空”是运动的.
[课时作业]
(温馨提示:凡题号前标有☆的为稍难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
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中,有时可看做质点,有时则不可看做质点
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无实际意义
解析:选C.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是以其大小而论,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如无影响或影响可忽略,则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否则不能视为质点,A、B错,C对.质点作为一种理想化模型,对物理研究非常有意义,D错.
2.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曾写下了一首诗,其中的两句是“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这两句涉及的参考系分别是( )
A.岸和船
B.船和岸
C.都是岸
D.都是船
解析:选B.“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船为参考系的,“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以岸为参考系的.
3.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时间和时刻的理解,明确二者在时间轴上的表示方法.t2是第2
s末或第3
s初,是时刻,而2
s内是时间,故选项A错;t2~t3表示第3
s内,是时间,故B对;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是指2
s的时间,而第2
s内是指第2个1
s的时间,二者不同,故C错;tn-1~tn表示时间,应为第n
s内,故D错.
4.撑杆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所示,表示撑杆跳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B.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C.研究运动员的越杆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D.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答案:B
5.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钟表上显示的11点15分是时刻
B.40分钟一节课,这里的40分钟指的是时刻
C.从早上8点至下午2点,这里的8点和2点指的是时间间隔
D.上午8点开始上课,这里的8点指的是时间间隔
解析:选A.11点15分、早上8点、下午2点指的都是时刻,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B、C、D错误,A正确.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黑色小物体,他以为是只昆虫,伸手抓过来一看,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到地面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解析:选B.在生活中,我们常能轻松地拾起掉到地上的物品,其实,地面上静止的物体都在不停地随地球的自转而运动,在地球赤道上,其速度甚至高达465
m/s,高于声速,但因为人和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相互间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所以人们没能觉察到这一速度的存在.当飞行员的飞行速度与子弹的速度相同时,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飞行员去抓子弹就和我们去拿放在桌上的物品一样轻松.故选项B正确.
7.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解析:选D.由题图中静止旗杆上旗帜的展开方向可知,此地区风向向左,火炬甲的火焰向左,甲火炬手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但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火炬乙的火焰向右,则乙一定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故只有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8.分析研究下列物体运动时,研究对象能看做质点的是( )
A.沿曲线飞行在空中的铅球
B.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C.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
D.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
解析:选AC.铅球在掷出后要在空中飞出长长的弧线,铅球的大小尺寸和旋转情况,相对于这么长的弧线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以把这时的铅球当做质点.花样溜冰运动员的动作复杂,既有旋转又有平移,若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技术分析,显然不能把其视为质点.但若只研究运动员的滑行路线,则可以把其视为质点.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故可把物体看做质点.弧旋的乒乓球在转动,其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因而不能把它看做质点.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神舟”十号绕地球飞行时,可看做质点
B.研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天宫”一号可看做质点
C.研究火车经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D.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电子可看做质点
解析:选BC.“神舟”十号的尺寸比到地球的距离小得多,可以把它抽象为一个点;对接时,要研究“天宫”一号的形状、姿态等,不能看做质点;火车的长度比一根电线杆的直径大得多,因此不可抽象为一个点;电子的大小比电子到原子核的距离小几千倍,故可把电子看成一个点.
10.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
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
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
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是否静止
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
解析:选AD.在解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A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B、C与日常习惯不符合,D符合.
1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位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由此可以判定
( )
A.当时刮的是西风
B.当时刮的是东风
C.若以乙为参考系,甲向西运动,丙向东运动
D.若以乙为参考系,甲向东运动,丙向西运动
解析:选AC.乙感觉无风,说明乙的速度与风速相同均向东,即刮西风,故A正确,B错误,甲感觉顺风,说明甲的速度小于风速,丙感觉逆风,说明丙的速度大于风速,所以甲、乙、丙三同学的速度大小为v甲<v乙=v风<v丙.若以乙为参考系,甲向西运动,丙向东运动,选项C正确,D错误.
1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指很小的物体
B.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可以当作质点来研究它运动的快慢
C.远洋航行中的巨轮在海面上的某一位置时,用GPS测定巨轮的位置,就把它看做质点
D.我们看到的杂技演员在做空翻运动时,就可以把演员看做质点
解析:选BC.质点是代表物体并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质点可大可小,A错;研究汽车的运动快慢时,不用考虑它的大小或形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B对;远洋航行中的巨轮,其大小远小于海面,研究它的位置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C对;观看杂技表演主要看其肢体动作及效果,故不能将杂技演员视为质点,D错.
三、非选择题
☆13.
刻舟求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他身上的佩剑不小心掉落江中.他立即在船舱板上画记号,对他的船友说:“这是我的剑掉落的地方.”到了河岸,船停了,他就在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这则寓言不但有讽刺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一定的物理知识.从选择参考系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该楚国人找剑选择的参考系是什么?
(2)请你为该楚国人提供一种找到这把剑的方法.
解析:(1)由于楚国人在船舱板上画上记号,所以他选择的参考系是船.
(2)若要找到剑,必须确定剑在水中的准确位置,为此,可采用如下方法:①选择河岸为参考系,记下剑掉落的位置离岸上某一标志物的方向和距离.②选择船为参考系,在船不改变方向和速度的情况下,记下剑掉落时刻相对于河岸船的运动速度和航行时间,据此求出船靠岸时,船和剑落水地点的距离,从而确定剑落水的位置.
答案:(1)船 (2)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