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测试卷(A卷)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主要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食盐,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
A.食盐由什么成分组成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2.学习和研究化学最常用的手段是 ( )
A.推理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3.下列化学实验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
A.燃烧匙 B.蒸发皿
C.量筒 D.试管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滴水成冰 B.铁杵磨成针
C.玻璃破碎 D.镁条燃烧
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药品,药品为白色固体,同学们猜测可能是碳酸钠,就“可能是碳酸钠”而言,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解释与结论 B.假设与预测
C.观察与问题 D.实验与事实
6.氯气是一种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气体,下列氯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密度比空气大
B.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
C.加热时,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D.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7.交流和讨论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物质变化的讨 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B21·cn·jy·com
C D【出处:21教育名师】
8.欲量取l5 mL的液体,则下列仪器中:①5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25 mL 量筒、④胶头滴管,应选用的仪器是 ( )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②④
9.下列图示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量取液体读数 B.取用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10.徐建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 )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11.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量筒可用作反应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12.良好的实验态度是学习化学、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下列实验态度中正确的 是 ( )
A.由于时间紧,实验前不用看书,进入实验室边看书上的操作步骤边做实 验
B.为了节约时间,不用听老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进入实验室就开始做实 验
C.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做完后要分析现象和数 据,归纳结论并填写实验报告【来源:21cnj*y.co*m】
D.做完实验立即离开实验室,没有必要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因为有实 验老师
13.小亮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俯视凹液面的最 低处,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 mL, 你认为小亮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
A.大于5 mL
B.小于5 mL
C.等于5 mL
D.可能大于5 mL,也可能小于5 mL
14.科学的假设与预测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预测)引导下 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
A.探究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B.探究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成分可能是石蜡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在灼烧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0分)
15.(2分)某同学加热2~3 mL蒸馏水,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⑤往试管中加入3~mL蒸馏水。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21·世纪*教育网
16.(6分)化学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你认为倒开水时,取下热水瓶上的 瓶盖后应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
(2)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蜡 烛的火焰与酒精灯的灯焰相似,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1~2 秒钟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_______,说明蜡烛 火焰中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部分的温度最高。
17.(12分)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与其相符的变化或性质(填字母序号)。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粉碎( ),放于燃烧匙内加热, 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有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生成,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18.(6分)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是我们鉴别物质时的重要 依据,请选择一种性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每组一种 即可),并加以简单说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酒和食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丝和铁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6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的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①可以用于夹持的仪器是_______;
②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③精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
⑤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热源是______;
⑥储存和收集气体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⑦配制溶液或用于较多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_______。
(2)实验操作要规范。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人到试管中部
B.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D.实验后的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20.(8分)在题后面的横线上简要写出下列各项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在实验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8分)
21.(8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请你参与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实验。
【观察与问题】 将一小块儿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表面变黑,这是为什么呢?
【假设与预测】 假设一: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酒精灯火焰的黑烟附着在铜片上了;
假设二: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铜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化学
反应。
【实验与事实】 实验一:将铜片放人一支敞13的试管中,再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片刻,发现铜片_______(填:‘变黑”或“不变黑”);
实验二:将铜片放人一支充满氮气的试管中并塞上橡皮塞,再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片刻,发现铜片不变黑。
【解释与结论】 上述实验一证实,假设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实验二证实,假设二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表达与交流】 在空气中加热铜片,实际上是铜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黑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1.B 【解题思路】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 与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产地不属于化 学研究的内容。21cnjy.com
2.C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手段。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 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学习和研究化学最常用的手段是实验。
3.C 【解题思路】 燃烧匙、蒸发皿、试管都可以加热;量筒用于度量液体体 积,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www.21-cn-jy.com
4.D 【解题思路】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铁杵磨成针、玻璃破碎,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镁条燃烧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B 【解题思路】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 与事实、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就“可能是碳酸钠” 而言,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与预测。2·1·c·n·j·y
6.C 【解题思路】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 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 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氯气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以上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 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氯气在加热时,能与铁反应生成 氯化铁,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C。www-2-1-cnjy-com
7.D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澄清石灰水 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但此过程不需要加热,A错;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B错;电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 理变化,C错。2-1-c-n-j-y
8.C 【解题思路】 选取量筒时要选取量程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量筒: 当液体体积快到相应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以减小误差。故选C。
9.D 【解题思路】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 低处保持水平,A错误;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B错 误;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C 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保持滴管竖直在管口上方,不可把滴管伸 入试管内,不可将滴管横放或倒持,D正确。21*cnjy*com
10.B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玻璃仪器的洗涤。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 水既不聚咸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
ll.B 【解题思路】 量筒用于度量液体体积,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A 错误;烧杯、烧瓶等玻璃仪器的底部面积较大,容易受热不均匀导致仪 器破裂,在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使之受热均匀,B正确;温度计只能 用于测量温度,如果用于搅拌溶液可能会打破温度计玻璃泡,C错误; 若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会引起灯内的酒精燃烧,造成危险,D错误。
12.C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做化学实验要有良好的 实验态度,如实验前要预习,听老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要认真 观察,做好记录,并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 告;实验后要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B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量筒的读数方法。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弄 清:仰视读数时,读数小于液体的实际体积;俯视读数时,读数大于液 体的实际体积。21*cnjy*com
14.C 【解题思路】 氧化镁是白色固体,如果只是氧化镁,不可能呈灰黑色。
15.(2分) ⑤ ④ ③ ① ②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方法。做化学实验一定 要注意操作顺序。从试剂瓶中取出试剂后要及时盖好瓶盖,以防试剂被杂 质污染;取完试剂用试管夹夹好试管后再点燃酒精灯,而不是先点燃酒精 灯,再去取试剂。
16.(每空2分)(1)倒 (2)变黑外焰
【解题思路】 (1)本小题主要考查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瓶塞的放置方法 及信息迁移能力。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瓶塞应倒放在桌子上,以防沾上 杂质,因此,取下热水瓶上的瓶盖后应倒放在桌子上。
17.(每空2分)C A A B C D
18.(每空2分)(1)尝味道,甜的是糖,咸的是食盐
(2)闻气味,有酒精味的是白酒,有酸味的是食醋
(3)看颜色,紫红色的是铜丝,银白色的是铁丝(合理答案均可)
19.(每空2分)(1)①A ②I ③B、H ④G ⑤F ⑥C ⑦D
(2)D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知道常用实验仪器的名 称、用途,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20.(每空2分)(1)滴管的橡胶帽被腐蚀
(2)引起失火
(3)试剂瓶内的药品被污染
(4)试管滑落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化学实验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对 于化学实验操作,同学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还要弄清原理,知道错 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假设与预测】空气中的氧气 (2分)
【实验与事实】变黑 (2分)
【解释与结论】不正确(1分) 正确(1分)
【表达与交流】铜+氧气 (加热)氧化铜(2分)
【解题思路】 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铜片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