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B卷)提升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l2 N—l4 0—1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稀有气体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以下用途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是 ( ) A.利用氦气填充气球21教育网
B.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利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D.利用稀有气体制照明光源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自来水、干冰
B.冰水混合物、空气
C.人呼出的气体、液氮
D.液态空气、雨水
3.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4.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5.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 理念的是 ( )
A B C D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C.空气是一种常见的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7.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 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l40.1
8.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9.下别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水和水蒸气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10.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一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11.原子的构成中存在以下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已知,氮的
相对原子质量比碳的相对原子质量大2,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 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中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
A.中子数一样多
B.氮的中子数比碳的中子数多2
C.氮的中子数比碳的中子数少1
D.氮的中子数比碳的中子数多1
12.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观察某固体为银白色
该固体一定是镁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该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46分)
13.(4分)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H:_________,_________;
(2)2H:_________,202:_________。
14.(6分)空气是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现象息息相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2)氧气是空气的重要成分,保持氧气性质的微粒是氧______;
(3)从微观角度来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在“氧气、氮气、氯化钠、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 填空: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2)可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
(3)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
16.(12分)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 铜是由______构成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21·cn·jy·com
①当a=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 号为______。2·1·c·n·j·y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能闻到这 种气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现代城市经常发生空气严重污染的现象,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会造 成PM2.5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焚烧垃圾 B.火力发电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汽车尾气排放
(2)“雾霾天气”已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的灰 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空气浑浊的现 象。霾被吸人人体的呼吸道后对人体健康有害,请你提出一条治理霾的措 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 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 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 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2-1-c-n-j-y
(1)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______(填粒子符号)。
(3)上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写一种即可,下同),属 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21*cnjy*com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0分)
19.(10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并作好标记,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 等份;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燃烧匙内装鬻艇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然后在酒精灯上点 燃红磷,立即伸人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来源:21cnj*y.co*m】
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1)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还可以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实验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0.(10分)以下是甲同学和乙同学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甲同学的实验 如图l所示,图2是乙同学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 瓶的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版权所有:21教育】
图1 图2
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两位同学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
性等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四、分析与计算题(共10分)
21.(5分)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某元 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试计算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2.(5分)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65,求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参考答案
1.B 【解题思路】 利用氦气填充气球,是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 性质,A不符合题意。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 性质十分稳定的性质,B符合题意。利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和制照明光 源,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物理性质,D不符合 题意。21cnjy.com
2.B 【解题思路】 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水分子,故属于纯净物;空气中含有多 种物质,故属于混合物。www.21-cn-jy.com
3.A 【解题思路】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臭氧等。21·世纪*教育网
4.A 【解题思路】 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人能闻到香味。故选A、
5.D 【解题思路】 私家车耗用石油资源,且产生的尾气会污染环境,故D选 项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www-2-1-cnjy-com
6.A 【解题思路】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 化碳和水蒸气等,故B、C说法错误。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越 小,空气质量越好,D说法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7.B 【解题思路】 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可知,铈属于金属元素,B错误。
8.A 【解题思路】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达到8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达到2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结构。
9.C 【解题思路】 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是因为水分 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10.B 【解题思路】 有的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如02),有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 成(如He),有的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如NaCl),故A错;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 微粒,故B正确;碳一l2原子和碳一13原子都是碳元素,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故C错;构成原予的基本微粒是质子、中予和电子,但有 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D错。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D 【解题思路】 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氮的质子数为7,碳的质子数为 6。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2,由“相对原子质 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氮的中子数为7,碳的中子数为6,故选D
12.C 【解题思路】 构成物质的粒子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和离子也可以构 成物质,故A错误;银白色的固体不一定是镁,也有可能是铝、银等物 质,故B错误;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可能是因为该气体 中的氧气含量不够故D错误。21*cnjy*com
13.(每空l分)(1)氯元素 一个氢原子
(2)2个氢原子 2个氧分子
【解题思路】 元素符号的含义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微观上, 表示一个原子。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阿拉伯数字,就表示该元素的若干 个原子。
14.(每空2分)(1)78% (2)分子 (3)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15.(每空2分)(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4)二氧化碳
【解题思路】 (1)急救病人时常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2)常温下氮气的化 学性质比较稳定,常用作保护气;(3)稀有气体通电后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可用于激光技术和霓虹灯;(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 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常利用这一性质检验二氧化碳。
16.(每空2分)(1)原子 离子
(2)①10 ②阴离子02-
(3)氯化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题思路】 (1)铁是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 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2)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a=10时, 该粒子是原子;②当n=8时,即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l0,质子数比电子数 少了2个,说明该粒子为阴离子,而且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3)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氯化氢分子 在不断地运动。
17,(每空2分)(1)ABD (2)少开车多走路(合理即可)
(2)2C0+2N0催化剂 ===== N2+2C02(或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催化剂 →→氮气+二氧化碳)
【解题思路】 (1)焚烧垃圾、火力发电、汽车尾气都能排放出大量的细微 颗粒物,故选A、B、D。(2)治理霾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少开车多走路、多 利用绿色能源等。(3)从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 物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和文字表达式分别为2CO+2N0催化剂 =====N2+2C02 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催化剂 =====氮气+二氧化氮
18.(每空2分)(1)得到 (2)A13+ (3)A1 He(合理答案均可)
(4)从左到若逐渐增大
【解题思路】 l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两个电子。
19.(每空2分)(1)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标记 体积的1/5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不可燃,不助燃,难溶于水(任写一条即可)
(4)红磷必须足量(或过量)装置不漏气(本小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题思路】 该实验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 二磷。由于空气中的氮气不可燃、不助燃,只有氧气被消耗。气体体积减小, 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故在冷却到室温后,水会被压入集气瓶中,且被压 入的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0.(每空2分)(1)滤纸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作对比实验(或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3)乙同学的实验装置更简单甲同学的实验更严谨(本小题其他合理答案也 可)
【解题思路】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氨 气的挥发正是分子运动的表现。乙同学的实验只用到了锥形瓶和滤纸,实验 装置更简单;而甲同学进行了对比实验,所以更严谨。
21.解: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是C-l2原子,其质量的,
故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2.解:设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080×10-25 kg
答: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080×10-2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