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渡荆门送别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0课渡荆门送别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5 11:2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渡荆门送别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川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徘徊,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25岁第一次出蜀时所作。此时诗人,兴致勃勃,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写作背景渡 远 荆 门 外,
来 从 楚 国 游。
山 随 平 野 尽,
江 入 大 荒 流。
月 下 飞 天 镜,
云 生 结 海 楼。
仍 怜 故 乡 水,
万 里 送 行 舟。 翻译诗歌: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近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抒情、拟人)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叙事)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景、想象、比喻)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找出诗中的写景句山 随 平 野 尽,江 入 大 荒 流。月 下 飞 天 镜云 生 结 海 楼说说它们的妙处山 随 平 野 尽,江 入 大 荒 流。随入有空间感、有流动感、有移步换位之妙!船在飞速前进,江在奔腾流逝,山在迅速后退,故由遮天蔽日的三峡转至荒野无边,眼前豁然开朗。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这一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 但毕竟是第一次远离故土,诗人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 怜 故 乡 水,万 里 送 行 舟。是我思念故乡还是故乡思念我呢?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方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尾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送”字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这水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别远去的游子,游子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在这一描写中,表现了初离蜀地的诗人对家乡的深深依恋。 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乡愁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山随平野尽······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题目中的“送别”可以删掉吗?为什么?理解了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既非朋友在送别诗人,也不是诗人在送别朋友,而是故乡之“水”在送别他远游的儿子——李白,所以题中“送别”二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尤其不能缺少。 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中心思想)明确: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观,表达对长江中游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的留恋。写作特色《渡荆门送别》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hàn《渡荆门送别》练习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目的地点记叙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动态的角度。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不同。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5、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背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