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0节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基础实验探究典例研习实验基础 解读实验·萃取精华实验探究 探寻结论·提升精度一、数据处理
1.公式法
用两组U和I的数据,代入E=U+Ir,解方程组得到E和r的值,为了减小误差,利用U,I的值多求几组E和r的值,算出它们的平均值.二、误差分析
将虚线框内的部分电路等效为一个电源,a,b端开路时的电压就是等效电源的电动势,a,b端的电阻就是等效电源的内阻,由此可得:E测1.如果使用的是水果电池,它的内阻虽然比较大,但不够稳定,测量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测量尽量迅速.
2.如果使用干电池,则选择内阻大些的、已使用过的电池.
3.在量程合适的前提下,选择内阻大一些的电压表.
4.当路端电压变化不是很明显时,作图像时,纵轴单位可以取得小一些,且纵轴起点可以不从零开始.(教师参考)
其他方案
方案一 利用两只电流表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原理:测量电路如图所示,闭合S时,测得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测得几组不同的电流值,获得实验数据.
误差分析:此方法需要给定电流表及串联定值电阻的阻值,计算时计入了该阻值,所以本实验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方案二 利用两只电压表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原理:测量电路如图所示,断开S时,测得两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再闭合S,测得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获得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联立方程组,利用公式法和平均值法求出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典例研习 通法悟道·拓宽思路类型一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 (选填“左”或“右”)端.
(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描绘成如图(丙)所示的U-I图像,从图线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
(4)利用图(丙)可得到干电池的内阻为 Ω.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思路点拨:(1)干电池内阻较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图(丙)中纵坐标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解析:(1)为准确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应选择图(乙);
(2)为了保证安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左端,使得滑动变阻器电阻处于最大的位置;
(3)根据U=E-Ir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1.4 V;
答案:(1)(乙) (2)左 (3)1.4 (4)1.0规律方法 本题考查利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和图像法、公式法处理实验数据.解题的关键是识别并利用图像,明确图像所反映的物理意义.类型二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其他实验方法(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R=3.0 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完成下表.
答:① ,② .?(3)在图(c)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
k= A-1·Ω-1,截距b= A-1.?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 V,
内阻r= Ω.?思路点拨:(1)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为UA=IRA(2)①由题意知该电流表的最小分度为2 mA,由题图(b)可得读数为
110 mA,考虑到表格内各组数据的单位及有效数字位数,故结果应为
0.110 A.(2)①0.110 ②9.09
(3)见解析图 1.0(在0.96~1.04之间均对) 6.0(在5.9~6.1之间均对)
(4)3.0(在2.7~3.3之间均对) 1.0(在0.6~1.4之间均对)规律方法 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安阻法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根据图像中的截距、斜率的物理意义,确定所求相关物理量.点击进入课时训练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