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核心: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历史意义: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763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辆蒸汽机车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了汽船电气时代的来临第17课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人类对“电”的认识认
识
过
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法拉第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人类对“电”的认识电
能
的
利
用手摇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发电量逐渐增加人类对“电”的认识电
气
化
时
代
的
到
来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能源领域的巨变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1)19世纪下半期,世界上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2)政治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为
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
主义发展所要求得新技术革命准备了
条件。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围绕“电”的发明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泡爱迪生的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 1847年2月的一个雪夜,爱迪生出生在这个房间里。 14岁时的爱迪生。这一年他离开了学校,在从休伦港到底特律的火车上做小报童谋生。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著名的“发明大王”。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想一想贝尔早期的电话 1876年3月9日,贝尔研制电话成功了。该图表现了它的助手(右)兴奋地冲进实验室,告诉贝尔他在电话中听到了贝尔的声音。电报发明家 塞缪尔·莫尔斯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何重要作用?讨论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学习心得1.电力的广泛使用。
2.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3.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探究活动 统计一下自己周围的电器有多少种,并通过查阅资料,这些电器有哪些功能?(至少5种)
课件32张PPT。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上册讲义【内容标准】 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2.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和应用过程,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和主要表现。
4. 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学习他锲而不舍的精神。
5. 说明电的使用对人类带来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本的小字、史料和图片再现历史知
识,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和应用过程,使历史知识鲜
活起来,以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不怕失败、勇于进取的精神。
3.通过讨论的方式,认识电的使用对人类的
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
2.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气时代”。本课讲述“电气时代”兴起的历程,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人类对‘电’的认识”介绍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第二子目“能源领域的巨变”讲述了“电气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第三子目“围绕‘电’的发明”介绍了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的生平事迹和与电有关的一系列的发明创造,还讲解了电器的发明和使用给为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
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
教学难点
1.“电气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2.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三、学情分析
1.本课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产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气时代”。
2.本课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难度,教师可以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学生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手工工场时代”和“蒸汽时代”的内容导入新课。先展示这两个时代的发明创造,介绍这两个时代的特点。展示课题
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部分,让他们带
着好奇和想要知道答案的心理学习这一课。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来临第17课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1.通过图表的展示,介绍人类认识电的过程:摩
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2.通过图表的展示,介绍电能的利用过程:手摇
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人类对“电”的认识认
识
过
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法拉第人类对“电”的认识电
能
的
利
用手摇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发电量逐渐增加人类对“电”的认识电
气
化
时
代
的
到
来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在本目的学习中,通过课本的思考题“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指导学生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并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二、能源领域的巨变能源领域的巨变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1)19世纪下半期,世界上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2)政治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为
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
主义发展所要求得新技术革命准备了
条件。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1.通过图片和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爱迪生在电的发明和创造上的成就,并强调他的成就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培养学生艰苦拼搏的奋斗精神。
2.通过介绍电话、电报等生活用品的发明者,思考课后自我测评的题目,同时,让学生谈谈“电气时代的来临”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围绕“电”的发明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著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想一想贝尔早期的电话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电报发明家塞缪尔·莫尔斯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何重要作用?讨论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学习心得1.电力的广泛使用。
2.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3.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