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采桑子·重阳
1.读准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注意字形)
重阳(
)
一年一度秋风劲(
)
分外香(
)
不似春光(
)
寥廓(
)
2.文学常识填空。
毛泽东,字
,
人。中国无产阶级
家、
家、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和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3.解释词语。
黄花:
分外:
劲:
胜似:21世纪教育网
寥廓:
4.
与“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句?
答:
5.
“战地黄花分外香”中的“战地”“黄花”分别指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6.阅读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完成练习。
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A.起句仿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突出了“天难老”,再用“天难老”与“人生易老”对比。
B.“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
C.“一年一度秋风劲”,紧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D.“寥廓江天万里霜”句摹画出一幅宏阔、秋色无限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渺小、前途茫然的无限感慨。
(2)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桑子 重阳》中的秋天形象之所以色彩明艳,生机勃勃,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对人生与宇宙的深刻认识。21cnjy.com
B.“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都似叠非叠,有反复又有递进,既断读却又连转,语势流宕,音节浏亮。21·cn·jy·com
C.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宇宙、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豪情壮志。www.21-cn-jy.com
D.全诗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诗人豪迈旷放的情怀。2·1·c·n·j·y
7.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下列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
(2)有人说“稳泛平波任醉眠”中的“任”字用得好,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
8.(2014连云港)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21世纪教育网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
答: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21世纪教育网
答:
参考答案
1.
chóng
jìng
fèn
sì
liáo
kuò
2.
润之
湖南湘潭
革命
战略
理论
缔造
领导
3.黄花:指野菊花。
分外:格外。
劲:强劲有力。
胜似:比,超过。
寥廓:广阔高远。
4.
“胜似春光”:其原因是“寥廓江天万里霜”。
5.
“战地”指闽西农村根据地;“黄花”指野菊花。“分外香”体现了作者乐观主义精神。
古代的文人多用“黄花”抒发离愁之感,如: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而作者却一反传统的思想,借“黄花”抒发豪迈之情,虽然自己身染疾病,受到排挤,但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6.
(1)D(此句表现了诗人开阔、乐观的革命情怀)(2)A(主要取决于作者当时的革命豪情)
7.
(1)人们乘坐彩绘的游船,音乐助兴,美酒作陪,荡漾于湖光山色之间,白云朵朵,蓝天悠悠,这一切倒影在水中,船在行走,云也在游动,似乎是人和船在天上飞。描绘了一幅优美、惬意的西湖泛舟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此题关键是抓住意象分析即可,关键意象有
“画船”“急管”“玉盏”“酒”“空水澄澈”。)
表达了作者泛舟江上的轻松愉悦、惬意的心情。
(2)用得好(“同意”也可)。“任”字即“任意”“随意”“任凭”之意,形象的描绘出西湖风平浪静的美酒,作者徜徉在湖面,喝酒尽兴后安心躺在船上睡觉,任凭小船平稳的在水上自由漂行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恬适,自在的心情。21教育网
8.(1)要点:柳条微曳,新芽初绽,嫩黄点点,尚未匀称。(2)①反衬。用“花似锦”来反衬早春“清景”,表达对早春的喜爱。②虚实结合。初春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实写,“花似锦”为想象之景,是虚写,表达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③对比。“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对比,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