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达标]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C.相互挤压的物体间弹力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垂直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解析:选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如果不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不产生弹力,选项D错误.
2.一只松鼠站在倾斜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弹力的方向为(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垂直树干斜向上
D.沿树干方向
解析:选C.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选项C正确.
3.(多选)撑杆跳高是指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特制的杆子,经过快速助跑后,运动员借助杆支撑和弹力,使身体腾起,通过悬垂、摆体、举腿和引体等一系列动作,使身体越过一定高度,跨过横杆.撑杆跳高一般分为四个过程:助跑、撑杆、腾空、越杆(横杆).下列关于运动员各运动过程中的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助跑阶段,运动员不受弹力作用
B.撑杆时,地面对杆的弹力方向沿杆的方向
C.腾空时,杆对运动员弹力的方向与杆形变的方向相反
D.运动员脱杆越过横杆时,不受弹力作用
解析:选CD.运动员在助跑阶段,受地面支持力作用,支持力属于弹力;撑杆时,地面对杆的弹力垂直地面向上,而并非沿杆的方向;腾空时,撑杆对运动员的弹力方向与撑杆形变方向相反;运动员脱杆越过横杆时,只受重力作用.选项C、D正确.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3>F1>F2
解析:选A.对小球受力分析,左边装置中小球受到重力mg和轻弹簧的弹力F1的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1=mg;其他两个装置中弹簧的弹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细线上拉力等于小球重力,则有F2=F3=mg.因此,F1=F2=F3=mg,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5.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x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求: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了15
cm时弹力的大小.
解析:(1)弹簧的原长x0=10
cm.
(2)由题图可知,当弹力为F=10
N时,弹簧长度的变化量x=5
cm=0.05
m
由F=kx得k==
N/m=200
N/m.
(3)x=15
cm=0.15
m,由F=kx得
F=200×0.15
N=30
N.
答案:(1)10
cm (2)200
N/m (3)30
N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解析:选D.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A、C中都只有弹力产生的一个条件,故A、C都不一定能产生弹力.B中只说“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一定能产生弹力.D项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故选D.
2.下列有关物体受外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形变完全消失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
D.一切物体受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外力撤去,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解析:选D.一切物体受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外力撤去后形变能完全消失,若发生范性形变,外力撤去后,形变就不能完全消失,故只有D正确.
3.如图所示,木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重为G,今对木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逐渐增大的力F,若F小于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增大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C.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解析:
选B.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状态可知G=N+F,在F增大的过程中,G不变,所以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N减小,即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A错,B对;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不同,不可能为平衡力,压力与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所以C、D都错.
4.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
cm,某人用600
N的力把它们拉长至1.6
m,则( )
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
B.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
N
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93.75
N/m
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
解析:选B.每只手的拉力均为600
N,故A错;每根弹簧的弹力为
N=150
N,故B对;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125
N/m,故C、D错.
5.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伸长量为
B.弹簧的伸长量为mgk
C.弹簧的总长度为l0+mgk
D.弹簧的总长度为l0-
解析:选A.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得:kx=mg则x=,A正确,B错误;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其长度为:l=l0+x=l0+,C、D错误.
6.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4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大小为4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4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选D.小球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两个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弹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7.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B.弹力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C.轻质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子离开物体的方向,因为绳子只会发生拉伸形变
D.轻质绳对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垂直于与绳相连的接触面
解析:选BC.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但是绳的拉力方向一定沿绳而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它不一定垂直于与绳相连的接触面,如图所示,绳对木块的弹力就不垂直于木块的上表面,所以A、D不正确,B、C正确.
8.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解析:选BC.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B、C正确.
9.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F=kx可知,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
B.由k=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x成反比
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
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解析:选CD.胡克定律F=kx表示在弹性限度内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故A错误.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因素决定的,与弹簧的材料、匝数、横截面积、长度等因素有关,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无关,故B错误,C正确.由k=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
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
C.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与竖直墙壁有力的作用
D.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
解析:选BCD.图甲中对B进行受力分析,B球受重力和地面对其弹力的作用,二力平衡B球静止,不可能再受到A对B的弹力的作用;B选项中采用假设法,若除去左侧的斜面,A将运动,去掉右侧的斜面,A也将运动,所以两斜面对球A均有力的作用;C选项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外力F与竖直墙壁对它的作用力平衡,墙对物体A有力的作用;D选项由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A与B接触且挤压,二者之间有弹力的作用.
三、非选择题
11.画出图中小球A所受的弹力方向.
解析:球A所受的弹力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12.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若弹簧原长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
解析:(1)由题图知,当弹簧伸长量x=60
cm=0.6
m时,弹簧弹力F=900
N,
由胡克定律得:
劲度系数k==
N/m=1
500
N/m.
(2)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弹簧的压缩量
x′=l0-l=60
cm-40
cm=20
cm=0.2
m,
故此时弹簧所受压力
F′=kx′=1
500×0.2
N=300
N.
答案:(1)1
500
N/m (2)30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