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四类重要语句的补写技巧
1.在下面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卡普尔在谈到成为一个优秀雕塑家的秘诀时曾说:“__①__: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第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对此,他进一步作了解释:“鼻子大眼睛小,才能留下修改的余地。你想想看,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__②__。反之
,如果一开始鼻子雕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卡普尔的雕塑心得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生活中,__③__,否则,很容易让自己走入死胡同。
答:
解析:第一个空,顺着“谈到成为一个优秀雕塑家的秘诀”而来,应当是一个总起句(注意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冒号)。第二个空,与“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对举,又与后文“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相呼应。第三个空,由首句“一种生活方式”进一步阐释,应归纳出这则故事的寓意,并与后面“否则……”照应。
答案:①要当好一名雕塑家,要做到两点;②如果眼睛小了,还可以向外扩大;③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个人行为。因为它是艺术创作,__①__
。我们曾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经过拨乱反正,__②__,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因此,__③__。
答:
解析:这个语段主要突出的是“作家和作品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根据前后文,第一个空是说作家作品中都体现着个性,因此可写“所以它呈现出作家的个人特色”;第二个空是对“让作家消除个性”现象的否定,因此可填写“作家找回了自我”;第三个空是结论,根据前面语境可填写“作家和作品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
答案:①所以它呈现出作家的个人特色;②作家找回了自我(作家个性在文学创作中得以体现);③作家和作品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__①__。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__②__: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__③__,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
答:
解析:从上文的“相比之下”和下文的“干旱”说明可知,①处应从“干旱常常受到忽视”的角度作答;由下文的“温室气体排放”等举例说明可知,②处应从人类的影响角度组织答案;由上句的“自我修复”和下句的“后果”可知,③处应从自我修复被破坏的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②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③
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隐性就业正成为一种常态。就在最近,笔者居住的小区里来了一位保洁阿姨,依靠微信预订、微信支付,她独自完成了上门服务,而她并非供职于固定的劳务公司,每月却有稳定的客户,并能获得5
000多元的劳动收入。__①__?目前,__②__,但类似现象却大量存在着。而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__③__。
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明确语段的主要内容,这一段主要说“隐性就业”,目前“隐性就业”的数量还不确定,但是以后会迅速增长。保洁阿姨的例子正是“隐性就业”的表现,根据第一空的问号可以确定第一空为反问句。根据“但”可以确定第二空内容。而第三空应是陈述“隐性就业”的前景。
答案:①这是不是也算一种“隐性就业”;②隐性就业的数量还无法统计;③隐性就业的数量还将迅速增长。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__①__,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__②__,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__③__。
答:
解析:解答此题,应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空,要与特点二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第二空
,是结合颜回清苦的生活与快乐的提炼;第三空,是道家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的关联理解。
答案:①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②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③是一种补充。
6.根据下面的语段,在画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结婚的目的是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_①__,如今却被演绎得花样繁多,形式大于内容。“上世纪70年代结婚只用花600元,80年代花3000元,90年代花3.3万元,21世纪结一个婚,却要花上42.6万元,比30年前高出约709倍。”近日,网络上晒出的这张“结婚成本账单”引发热议。其实,__②__,繁复的仪式、各种人情世故也让新人苦不堪言。又是一年“七夕”到,结婚的旺季也随着金秋时节来临了,在喜糖甜蜜的背后,__③__。
答:
解析:①空应填入一个过渡句,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过渡到下文的高花费;②空是个总结句,应总结上文的花费之巨大。③空要揭示这段文字的写作目的,结婚的负担越来越大。
答案:①如此单纯美好的一件事;②岂止是高额的花费;③结婚正背负着越来越多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