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课 《古代宗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理解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正确理解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21·世纪*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通过既肯定三大宗教早期的积极意义,又认识到其本身的非科学性,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事物的方法。www-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宗教实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现实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认识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2-1-c-n-j-y
【教学重点】
三大宗教的产生、宗教思想及影响
【教学难点】
宗教的实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体验法、阅读指导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来源:21cnj*y.co*m】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如教义、与宗教有关的建筑、节日或习俗等。 【版权所有:21教育】
2.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圣诞节导入:有一个节日的时候,商店门口立着高大的雪松,雪松上装饰着彩灯,红帽子白胡子的老头会分派礼物。这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它跟哪个宗教有关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生:圣诞节,跟基督教有关。
师:除了基督教外,世界上还有什么其他宗教?
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主要宗教。
(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更易唤起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师: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宗教?请大家研讨教材导语,回答这两个问题,并思考我们应怎样对待宗教。
生:宗教本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并未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因而是不科学的。
生:三大宗教产生的基本原因,一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水平的局限,如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如自然界的风雷雨雪等现象,人们不能理解;二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变和动荡,人们需要寻求寄托,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如佛教就是在种姓制度的特殊环境下产生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既然宗教是对现实虚幻的反映,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当今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宗教呢。请大家互相讨论,交流一下看法。(这个问题也可以留到后面三大宗教学完后再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能有正确的世界观。)【出处:21教育名师】
生:(讨论后交流)我们要热爱科学追求科学,但宗教既然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上相信宗教的人又那么多,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各种宗教,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宗教现象和宗教事务。
(一)佛教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佛教产生在什么背景之下,创立者是谁?诞生于何时何地?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你知道佛教经典吗?
佛教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后来为什么成了统治者的工具?
佛教是怎样传播的,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知识或习俗与佛教有关?请准备好在课堂上交流。
生:不同的学生交流以上问题答案。
师:解答学生回答不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与佛教有关的知识,可以是人物、故事、景观、风俗甚至俗语成语都行,以加深学生对佛教的了解。21*cnjy*com
学生活动:你一言我一语:说说与佛教有关的知识
生:寺院与和尚 庵与尼姑 佛塔与佛像 各种神仙
生:观世音 如来佛 少林寺 鲁智深与五台山
生:封神演义与西游记 阿弥陀佛 因果报应
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中国三大石窟 乐山大佛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互相交流,了解更多佛教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记记佛教创始人的名字。
师:课件出示乔达摩 悉达多图片及简介。
学生活动:说说佛教为什么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
师生共同整理关于佛教的知识(课件显示)
图说佛教:欣赏与佛教有关的图片如观世音与千手观音,乐山大佛,少林寺等图片。
(这个环节是为了再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更多与佛教有关的知识)
师:出示材料:佛教四谛说
(二)基督教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自我解答下列问题:
(1)耶稣为什么要创立基督教?他又是怎样创立基督教的?(了解基督教创立的背景和耶稣创教的事迹)
(2)说说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
(《圣经》是基督教经典;崇拜上帝、忍受苦难和相信天堂地狱是基督最重要的教义)
(3)基督教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性宗教?
(4)简介基督教的影响(传播)及分裂情况。
(5)(你一言我一语 )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的或了解到的与基督教有关的事物。
生:不同的学生交流以上问题答案。(图片展示基督教金十字架、耶稣受难图和《圣经》封面)
师:(解答学生回答不出的问题,点评、补充与小结。)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大洲,成为最有影响也是信徒最多的世界性宗教。圣诞节也成了西方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www.21-cn-jy.com
师:(史料传真)出示诺亚方舟的材料,让学生了解。
学生活动:记记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和创立者。(出示耶稣受难图片和人物简介)
学生活动:我说基督教
生:诺亚方舟、和平鸽与橄榄枝、耶和华、耶稣、圣母
生:圣诞节、复活节、十字架、上帝造人、救世主、公元纪年
师:出示相关材料与图片。
学生活动:读读马克思的这句话并说说自己的理解。“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三)伊斯兰教
师:提问: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兴起的时间、创建者、基本教义、经典及传播情况。
生:分别回答以上问题。
生:简介伊斯兰教“五功”
师:课件展示,穆罕默得和《古兰经》简介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统一以及阿拉伯民族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伊斯兰教大家谈
生:交流伊斯兰教相关知识。
师:出示伊斯兰教相关图片。
师:上一课我们学习造型艺术的时候,学到了巴黎圣母院和麦加清真寺,它们分别与什么宗教有关?
生:巴黎圣母院与基督教有关,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学生活动:说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教义有何共同点
师:学完三大宗教后,我们对三大宗教有了初步了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宗教?宗教与邪教和封建迷信有何区别。21教育网
合作探究: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宗教?宗教与邪教和封建迷信有何区别?
生: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是人类对社会现实认识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 2·1·c·n·j·y
生: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宣扬的神灵崇拜、天堂地狱、灵魂转世等体系化的神学理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宗教所出现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文学、医学等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21*cnjy*com
生:宗教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麻醉作用。
生:宗教和封建迷信、邪教的区别:宗教和封建迷信的相同点是都对超自然力量实体的信仰,宗教礼仪以及宗教感情的统一。但宗教有完备的组织、固定的神职人员、崇拜中心、道德规范、系统的教义和主张。宗教教义体现了对人类的慈爱,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这些宗教一般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而最终被许多人信奉,为社会的承认,其本质教人向善、遵守法制、奉献社会的;封建迷信则不是。而邪教教义主张粗制滥造,危害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其本质是反社会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坚决反对邪教,远离邪教、抵制封建迷信。
师:点评,归纳,小结。
师:根据以上所学,完成下表。
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
宗教名称 产生背景 创建时间地点 创建者 基本教义 经典 传播影响
佛教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或释迦牟尼 《三藏》
基督教 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耶酥 《圣经》
伊斯兰教 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 穆罕默德 《古兰经》
师:课堂巡查填表情况。
生:(就填表内容回答)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世界上三大宗教的产生情况,基本教义,知道了三大宗教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认识到,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我们既要理解和尊重宗教,更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21cnjy.com
板书设计:
古代宗教
宗教名称 产生背景 创建时间地点 创建者 基本教义 经典 传播影响
佛教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或释迦牟尼 《三藏》
基督教 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耶酥 《圣经》
伊斯兰教 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 穆罕默德 《古兰经》
练习: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各”,诗中所涉及的宗教诞生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答:D
2、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都是西方社会的重大节日,它与下列哪一宗教有直接的关系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B
3、伊斯兰教成为号召阿拉伯人完成统一的旗帜,该教是由谁创立的
A.乔达摩 悉达多 B.耶稣 C.安拉 D.穆罕默德
答:D
4、穆罕默德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可以在下列哪部经典里查阅
A、《圣经》 B、《大藏经》 C、《诗经》 D、《古兰经》
答:D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介绍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分别讲述了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宗教教义,各教经典,宗教的传播情况,以及三大宗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学生要知道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更要对宗教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看法。21·cn·jy·com
基于这一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自主学习、讨论、归纳综合等学法教法。并且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宗教。通过填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课《古代宗教》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其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
2、《西游记》中唐三藏到西天取经,西天指佛教的发源地
A.古代埃及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3、佛教的产生有利于下列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西游记》中唐三藏到西天取经,所取的经书应该是www.21-cn-jy.com
A.《圣经》 B.《古兰经》 C.《道藏》 D.《三藏》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涉及的宗教是2·1·c·n·j·y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下列不属于佛教产生的背景是
A.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 B.社会矛盾尖锐
C.统治者大力扶植 D.人们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下列宗教和产生的时间搭配正确的是
A.佛教 ——1世纪B、基督教——公元前6世纪
C、伊斯兰教——7世纪初 D、道教——公元前4世纪
8、有一座欧洲风格的天主教堂,里面供奉的是
A、释迦弁尼B、耶稣C、穆罕默得D、观世音
9、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人的“圣诞节”,传说这一天是
A.耶稣的出生日 B、乔达摩 悉达多的出生日 C、穆罕默得的出生日D、老子的出生日
10、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乔达摩 悉达多 B.耶稣 C.安拉 D.穆罕默德
1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21·世纪*教育网
A.《圣经》 B.《大藏经》 C.《诗经》 D.《古兰经》
12、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www-2-1-cnjy-com
13、达 芬奇有一幅名画叫《最后的晚餐》,描给的是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在一起吃最后一个晚餐的故事,这幅画取材于哪一宗教?21*cnjy*com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二、填空题
14、诞生于东汉,属于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15、佛教产生于 (时间)的古代 (地点),创立者 是刹帝利派出身。佛教最根本的教义是 。2-1-c-n-j-y
16、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时期(公元一世纪)的 地区,创立者 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救世主”。21cnjy.com
17、穆罕默德创立的 ,迎合了阿拉伯人渴望统一的愿望,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8、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分别是 。
三、材料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罕默德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三 《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世界史 古代史》21教育网
请回答:
(1)从材料可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
(2)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叫什么名称?
(3)阿拉伯人是什么时候到中国来的?他们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20、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它认为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除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二 “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 号召大家信奉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已是安拉的使者。
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其中哪一种宗教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
结合以上观点说说佛教和基督教手电到统治者提倡和大力传播的原因。
第11课《古代宗教》练习
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佛教的传播。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点评】本题包含着推理判断,考查种姓制度和佛教产生的背景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佛教产生的地点。
【点评】基础题,知识点较直观单一。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佛教产生的等级。佛教的产生与当时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有关,主要是反对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而创立者乔达摩 悉达多属于刹帝利等级,故选B。此题有一定难度。
【点评】此题不仅要掌握佛教产生的背景,还要知道创立者的等级,有一定难度。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佛教的经典。尽管联系了中国历史,是拓展性题目,但考点单一。
【点评】基础题,知识点较直观单一。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与佛教有关的知识,通常佛教人士生活和主要活动都在寺庙里,命题着眼于此。以古诗入题,可加强学科联系,还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此题可算亮点题。
【点评】此题考佛教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佛教产生的背景。佛教一开始并没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到阿育王时代,才为统治阶级所接纳和利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基础题,难度一般。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是道小综合题。
【点评】基础题,知识点较直观单一。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督教的创立者耶稣,以及基督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堂,当然也涉及基督的分裂。
【点评】中等题,尽管基础但涉及的知识点不止一个。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跟基督教有关的节日圣诞节。考查圣诞节的来历,圣指耶稣,耶稣出生的那一天称圣诞节。
【点评】基础题。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创立者。
【点评】基础题。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经典。
【点评】基础题,巩固知识。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特点。
【点评】基础题。
13、【答案】C
【解析】本题虽有拓展,但是提到耶稣,自然就知道是与基督教有关。
【点评】基础题,难度一般。
二、填空题
14、道教
15、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乔达摩 悉达多,四谛说
16、巴列斯坦,耶稣
17、伊斯兰教
18、《圣经》和《古兰经》
三、材料题
19、(1)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
(2)伊斯兰教。
(3)唐朝;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
(4)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题,以本课的伊斯兰教为出发点,考查了阿拉伯的相关知识,并且把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相结合来考查,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21·cn·jy·com
20、【答案】(1)三则材料分别属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观点。其中佛教对我国影响最大。
(2)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伊斯兰教。
(3)佛教和基督教都主张忍耐顺从,要人们忍受现世的苦难,以期来世。这有利于统治者麻痹人们,
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所以得到统治者提倡和大力传播。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三大宗教的教义和影响。第一小题要求根据材料判断是哪一宗教的观点,由于三大宗教的观点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要求学生要加以辨析。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第二问比较简单,是佛教对中国影响最大。第二小题考查伊斯兰教的作用影响,也与当时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有关,尽管答题容易,但这是个重要的知识点,希望通过做题引起学生重视。第三小题考查佛教和基督教在内容和影响上的共同点,正是因为内容上的相似性,所以都被统治者利用,且都成为世界性的宗教。通过此题考查学生的归纳、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
川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宗教
导入新课
你知道这些图片是什么吗?与什么宗教有关?
学生活动:
生:分别是圣诞树和圣诞老人,与基督教的圣诞
节有关。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
(除基督教外,你还知道什么宗教?)
生:佛教、伊斯兰教、中国的道教。
学习目标
一、佛教
二、基督教
三、伊斯兰教
学生研讨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宗教?
宗教本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并未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因而是不科学的
三大宗教产生的基本原因:
一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水平的局限;
二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变和动荡,人们需要寻求寄托,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一)佛教
1佛教产生在什么背景之下,创立者是谁?诞生于何时何地?
2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3佛教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后来为什么成了统治者的工具?
4佛教是怎样传播的,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5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知识或习俗与佛教有关?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1、佛教产生的背景:公元前六世纪,印度盛行种姓制度,列国纷争,社会动荡第二等级刹帝利和第三等级吠舍的经济力量强大起来,反对婆罗门的统治。刹帝阶层出身的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2、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说。
佛教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
3、佛教宣扬众生平等,顺应了人们反对婆罗门种姓制度的愿望,深得中下层民众支持。佛教主张现世行善修行,忍耐顺从,消灭欲望,放弃斗争,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被国王利用。
合作交流
4、佛教的传播:佛教传播路线中的北路,从巴基斯坦、阿富汗经由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西域(新彊),再经河西走廊抵达中土,古称“丝绸之路”,由中国传至韩国、日本 。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西汉末年。
学生活动
5、你一言我一语:说说与佛教有关的知识
寺院与和尚 庵与尼姑 佛塔与佛像 各种神仙
观世音 如来佛 少林寺 鲁智深与五台山
封神演义与西游记 阿弥陀佛 因果报应 舍利子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中国三大石窟 乐山大佛
烧香拜佛 还愿 赶庙会 腊八节 菩提树
记记:佛教创始人的名字
乔达摩 悉达多,佛教创立后称释迦牟尼,佛教徒心中的圣者。他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 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
说说:佛教为什么会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
佛教“众生平等”的主张顺应了人们破除种姓等级界限的愿望,深得中下层民众支持。同时,它要求人们放弃与现实的抗争。禁欲修行,有利于维护国王的统治,因此得到国王的大力推崇,佛教逐渐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
忍耐顺众,禁欲修行
释迦牟尼(乔达摩 悉达多)
时间:公元前5世纪
地点:古代印度
背景:列国纷争社会动荡,反婆罗门统治
教义:四谛说
经典:三藏经
传播:
影响:世界性宗教
被统治阶级利用
我来整理
图说佛教
链接
四谛:苦、集、灭、道四谛,谛者真实不虚,又此四谛乃圣者亲证,所以又称四圣谛。苦谛指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迫,有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八苦。集谛指一切烦恼惑业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根本烦恼有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灭谛指灭尽烦恼惑业之结使,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入无余涅槃。道谛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至涅槃,故谓之道。
(二)基督教
(1)耶稣为什么要创立基督教?他又是怎样创立基督教的?
(2)说说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
(3)基督教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性宗教?
(4)简介基督教的影响(传播)及分裂情况
(5)(你一言我一语 )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的或了解到的与基督教有关的事物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合作交流: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1、背景: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巴勒斯坦成为罗马属地后,罗马统治者的残暴统治给当地犹太人造成了很大灾难。传道者宣传说“救世主”会来拯救人民的苦难。“救世主”就是叫耶稣的人。
2、教义和经典:上帝创世说;原罪说,认为人生来就有罪,人在现世社会中遭受的苦难是罪有应得;预定论,人只有忍受现世苦难摒弃自然情欲培育向善心灵死后才会升入天堂;三位一体说。
《圣经》是基督教经典。
合作交流: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一带下层犹太人中传播。早期由于反对罗马统治,遭到迫害和镇压。后来教义中出现了忍耐顺从等有利于统治者的思想,蜕变为统治阶级控制的宗教,被定为国教。后分裂为东教(即东正教)和西教(即天主教)。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大洲,成为最有影响的世界性宗教。
史料传真:诺亚方舟
《创世纪》第6章到第9章记载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见到地上充满败坏、强暴和不法的邪恶行为,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同时他也发现,人类之中有一位叫做诺亚的好人。《创世纪》记载:“诺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4] 耶和华神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并带着他的妻子、儿子(闪、含与雅弗)与媳妇。同时神也指示诺亚将牲畜与鸟类等动物带上方舟,且必须包括雌性与雄性。
记记:
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和传说中的创立者。
耶稣创立于公元一世纪。
耶稣,是传说中的救世主形象。上帝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显灵,使玛丽亚(后称圣母)受孕生了耶稣。耶稣长大后有神力,能起死回生,驱魔逐妖。收12名门徒,影响日盛。因门徒犹大出卖于一个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升天。基督教宣传耶稣的死是替人类受难。
我说基督教
诺亚方舟、和平鸽与橄榄枝、耶和华、耶稣、圣母圣诞节、复活节、十字架、上帝造人、救世主、公元
你知道公元纪年是怎么来的吗?
读读: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如何理解马克思这句话?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科学地表述了宗教与人的关系,它表达了两个方面的观点:一是指出宣扬神学的宗教并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二是否定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
唯物论
(三)伊斯兰教
阅读教材,自主弄清下列问题:
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兴起的时间、创建者、基本教义、经典及传播情况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背景:外族的入侵,强国的争夺造成了阿拉伯城市萧条、商业衰败、土地荒芜、社会动荡,阿拉伯半岛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抵御外患,恢复商路。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便成了阿拉伯民族的共同愿望。顺应这一需要,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成为号召统一的旗帜。
基本教义:宣称真主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的主宰,要求人们信奉独一无二的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经典:《古兰经》
传播:在伊斯兰教旗帜下,阿拉伯半岛完成了统一。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侵略扩张,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古莱西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6岁成为孤儿,童年孤苦贫困。他对社会动乱苦难和危机深有体会,立志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创造一个新的宗教,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忘却现实的苦难向往来世幸福。
《古兰经》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经》的全部内容确立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制度,同时也反映了穆罕默德时代阿拉伯半岛希贾兹地区的社会现实和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的斗争概况。
《古兰经》既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第一部韵体散文形式的阿拉伯文献,在阿拉伯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它的内容直接反映了7世纪初发生于阿拉伯半岛并对后来阿拉伯民族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一场伟大社会变革,故又是研究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以及当时半岛社会情况极重要的历史文献。
想想: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民族的关系
伊斯兰教在促进阿拉伯各部族统一的过程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已渗透到阿拉伯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阿拉伯民族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和阿拉伯人民的社会生活,并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伊斯兰教大家谈
说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教义有何共同点
1、都是一神教,主张世间只有唯一的真神,并要求对这唯一的真神虔诚崇拜;
2、都有天堂和地狱一说,都主张对神虔诚者,灵魂就能升入天堂,反之则会坠入地狱。
大家谈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宗教?宗教与邪教和封建迷信有何区别
学生活动
你一言我一语
⑴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是人类对社会现实认识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
⑵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宣扬的神灵崇拜、天堂地狱、灵魂转世等体系化的神学理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宗教所出现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文学、医学等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3)宗教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麻醉作用。
合作探究
(4)宗教和封建迷信、邪教的区别:宗教和封建迷信的相同点是都对超自然力量实体的信仰,宗教礼仪以及宗教感情的统一。但宗教有完备的组织、固定的神职人员、崇拜中心、道德规范、系统的教义和主张。宗教教义体现了对人类的慈爱,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这些宗教一般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而最终被许多人信奉,为社会的承认,其本质教人向善、遵守法制、奉献社会的;封建迷信则不是。而邪教教义主张粗制滥造,危害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其本质是反社会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坚决反对邪教,远离邪教、抵制封建迷信。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分别梳理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创立人、主要教义、经典、传播及影响
一、佛教
二、基督教
三、伊斯兰教
小试牛刀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涉及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圣诞节”是西方社会的重大节日,它与哪一个宗教信仰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A
B
3、我国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该教产生于
A.古印度 B.巴勒斯坦
C.阿拉伯半岛 D.古希腊
小试牛刀
C
4、河南洛阳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寺院,据传是为纪念唐三藏从西天取经时驮回经书的白马,该白马驮回的是
A.《圣经》 B.《三藏经》
C.《诗经》 D.《古兰经》
B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