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一二一、水循环
1.概念
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形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D蒸发、C水汽输送、B降水、G地表径流、F下渗、H地下径流、E降水、A蒸发。一二3.能量来源
太阳能及地球重力。
4.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促进地理环境中的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
(1)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
(2)人工增雨。
(3)跨流域引水。一二思考讨论 大量砍伐树木会给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大量砍伐树木造成蒸腾作用减弱,水循环减弱,气候变得干旱;土壤失去植被覆盖,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弱,水循环周期变短。一二二、洋流
1.概念
又叫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意义
(1)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
(2)促进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3)改变所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一二3.分类
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
4.分布规律洋流模式图(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所示。
①中心:大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②组成
一二一二(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所示。
①中心:位于60°N附近。
②组成:大洋西岸为寒流,东岸为暖流。
思考讨论 北冰洋的巴伦支海域位于北极圈内,却终年不冻,你知道为什么吗??
提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较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问题导引
材料一:《光明日报》北京2015年11月19日电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出现罕见冬汛。广西桂江、广东贺江、湖南湘江、江西赣江和抚河等30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其中,广西西江干流、洛清江、桂江及湖南湘江发生建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国家防总初步统计显示,强降雨导致广西、湖南、江西三省区51个县(市、区)55.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9.5千公顷,倒塌房屋453间,紧急转移2.9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9.9亿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中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有什么不同?可划分哪些类型?A、B、C分别是哪种水循环的类型?
提示: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为海陆间循环;在陆地上的为陆地内循环;在海洋上的为海上内循环。A为海陆间循环,B为海上内循环,C为陆地内循环。
(2)此次南方冬汛的出现,主要是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出现异常?
提示:①(水汽输送)、⑤(降水)、③(地表径流)环节发生异常。
(3)由图分析在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提示:地表径流。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2)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第(1)题,a、b、c、d、e分别表示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第(2)题,水循环能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塑造地表形态等;水资源如利用不当,也会枯竭;人类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答案:(1)C (2)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二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导引
材料一:1405年(明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明朝和南海(今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关系。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北半球冬季)。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结合材料探究:
(1)太平洋中南、北半球副热带环流的流向是怎样的?这两个大洋环流分别是由图中的哪些洋流组成的?
提示:北太平洋中副热带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由图中的A(北赤道暖流)、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四条洋流组成;南太平洋中副热带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由图中的B(南赤道暖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C(西风漂流)、H(秘鲁寒流)四条洋流组成。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南北半球副热带环流东西两侧洋流性质有何差异?
提示:大洋的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
(3)郑和下西洋都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为什么?
提示:冬季我国东部沿海盛行西北风,顺风。到达北印度洋时,盛行东北季风,洋流从东往西流,顺风顺水。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洋流从西往东流,我国东部沿海盛行东南季风,顺风顺水。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1.世界洋流的分布
(1)地理分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2】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1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第(1)题,索马里沿岸的西南风与印度半岛的西南风的成因一样,都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洋流流动。第(2)题,根据寒暖流的定义及图中水温的分布状况及洋流的流向进行判断。第(3)题,在有上升流的海域,上升流将海洋底部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海洋鱼类资源较多。第(4)题,索马里沿岸沙漠的形成主要受盛行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以及沿岸寒流的影响有关。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任答两点即可)1-2 3-4 5-6 7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中,可以用来代表夏季风所起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2 3-4 5-6 7解析:本组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图中数字标注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各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分别是:①降水,②地表径流,③蒸发,④水汽输送。其中的水汽输送主要通过夏季风来完成,人类活动主要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如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答案:1.D 2.B1-2 3-4 5-6 7读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完成第3~4题。3.据图中海洋等温线排列和弯曲情况,可判断箭头所示洋流属于( )
A.暖流 B.寒流 C.上升流 D.下降流
4.若该图所示是太平洋西岸,此洋流为( )
A.北太平洋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千岛寒流 D.日本暖流解析:第3题,洋流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为暖流。第4题,可先画出世界大洋环流模式图,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中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是日本暖流。
答案:3.A 4.D1-2 3-4 5-6 7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第5~6题。1-2 3-4 5-6 75.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
A.寒暖流交汇 B.上升补偿流
C.径流入海 D.人工养殖
6.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5题,甲渔场为纽芬兰渔场,是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的。第6题,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答案:5.A 6.A1-2 3-4 5-6 77.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3-4 5-6 7(1)甲图中e表示陆地上的 和 ? 。
(2)甲图中,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 ,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 ,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 ,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在我国可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4)如果乙图表示1月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若此时日本的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回国恰经过此海区,那么该油轮航行为 (填“逆”或“顺”)风 (填“逆”或“顺”)水。(5)在乙图中适当位置用箭头标出洋流的流向,并判断洋流C的名称是 ,形成洋流A和D的主要动力是 和 。
(6)洋流B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何影响?
(7)E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为什么?1-2 3-4 5-6 7解析:第(1)(2)题,水循环示意图中,a表示蒸发,b、d表示降水,a、b构成海上内循环,c表示水汽输送,e表示陆地上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a、c、d、e构成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更新。第(3)题,通过季风环流实现水汽输送。第(4)题,1月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受其影响,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日本油轮从波斯湾回国是向东航行,逆风逆水。第(5)题,受东南信风和西风的影响,南印度洋的洋流终年按逆时针方向运动;C位于澳大利亚西部,为西澳大利亚寒流。第(6)题,洋流B为暖流,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第(7)题,E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可借助秘鲁渔场的成因归纳。答案:(1)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更新
(3)季风
(4)逆 逆
(5)
西澳大利亚寒流 东南信风 西风
(6)增温增湿。
(7)E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将大量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1-2 3-4 5-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