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2-19 17: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二一、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1)概念: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度量要素: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一二3.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①特点: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②表现: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一二(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思考讨论 全球气候变化等于全球气候变暖吗??
提示: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包括冷、暖、干、湿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并不等同于全球气候变暖。一二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思考讨论 欧洲国家立陶宛的一些候鸟不再迁徙而是成为“留候鸟”在立陶宛越冬,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暖冬“诱骗”候鸟驻留。探究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 问题导引 材料: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探究结合材料探究: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明显趋势是什么?
提示: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2)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自然原因: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对全球气候变暖有着影响。
人为原因(主要原因):由于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再加上森林被大量砍伐,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温室效应”增强。探究(3)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提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故使气温升高。
(4)全球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全球气候变化会造成资源条件的变化、自然灾害加剧、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工农业生产以及影响人体健康等。探究名师精讲 1.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的影响,也有人为原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探究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探究②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探究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探究(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的影响:探究(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的影响:探究②对工业的影响:
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具体如下图所示:探究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探究典例剖析 【例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的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探究(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少,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探究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天山博格达峰雪线应该上升,故雪线下降是错误的。第(2)题,羊八井地热温度取决于地球内能的释放,其高低与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少无关;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少,山地水分条件变差,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升高。故D项正确。
答案:(1)A (2)D1-2 3-4 5-6 7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完成第1~2题。1-2 3-4 5-6 71.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1-2 3-4 5-6 72.由①→②时(  )
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小
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在上升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全球气温呈冷暖交替变化,全球降水呈干湿交替变化,且气温、降水的变化周期都长短不一。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时段气温下降、降水减少。
答案:1.C 2.A1-2 3-4 5-6 7读图,完成第3~4题。 1-2 3-4 5-6 73.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1880—1900年 B.1920—1940年
C.1958—1978年 D.1978—1998年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气温最高的年份是1998年,1978—1998年的波动幅度最大。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雪融化,海水膨胀,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山地雪线上升。
答案:3.D 4.B1-2 3-4 5-6 7读北京和张家口两地50年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完成第5~6题。1-2 3-4 5-6 75.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50年间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50年间气温与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6.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的变化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1-2 3-4 5-6 7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减少趋势。第6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加上降水减少,地表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会增加。
答案:5.D 6.A1-2 3-4 5-6 77.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1970—2000年气温变化图。1-2 3-4 5-6 7材料二:我国增温速率图。 1-2 3-4 5-6 7(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1970—2000年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
(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
(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原因。
(5)有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1-2 3-4 5-6 7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1970—200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2)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农业生产和水循环等。第(4)题,CO2浓度升高与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两方面有关。第(5)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举措。1-2 3-4 5-6 7答案:(1)1970—200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①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②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国家农作物增产;③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造成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径流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④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⑤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1-2 3-4 5-6 7(4)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大气中CO2的吸收量减少。
(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的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