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中共做出抗美援朝的必要性。认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战争形势图学习抗美援朝的经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抗美援朝认识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探究的欲望强,具备一定阅读历史史料的能力,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历史地图、相关史料,讲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抗美援朝精神。
本课难点:土地改革运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播放歌曲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活动2【讲授】举措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突破重点一: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教师提供战争形势图,学生看书中第八页内容,小组自主学习,派代表上台展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活动3【讲授】突破重点二:抗美援朝的精神
教师播放抗美援朝的视频资料,学生对战争过程更加熟悉,针对性的学习老师回答的相关问题,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故事,体会抗美援朝的精神。
活动4【讲授】突破难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新中国建立时落后的数字材料和不合理的土地分布图。并提出问题:新中国建立时面临着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活动5【讲授】了解土地改革的过程
教师展示土地改革分批进行的历史地图和相关问题,学生看书并理解相关字眼,如:基本完成、新解放区等。师生列表土地改革前后的变化,加深对土地改革的理解
活动6【讲授】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述归纳历史意义,教师提示一些基本方法: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经济等方面归纳。
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
利用知识树归纳本课的三大举措,并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课件21张PPT。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第2课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举措一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探究与讨论中国为什么要入朝作战?38°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
①美国入侵朝鲜,与中国唇亡齿寒的关系。
②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鸭绿江沿岸。
③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地区。
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⑤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目的必要的和正义的38°自主学习抗美援朝的经过:1、开始时间及中
方司令2、简介战争经过
及重要战役。3、结果:4、简介英雄人物
及事迹。5、历史意义:38°自主学习抗美援朝的经过:1、开始时间及中
方司令2、简介战争经过
及重要战役。3、结果:4、简介英雄人物
及事迹。5、历史意义:1950.年10月1953年7月黄继光邱少云杨育才 杨春增 邱少云 胡修道 孙生禄 伍先华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长眠于朝鲜的大地上杨育才 杨育才 杨育才 杨育才 可歌可泣英雄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
援朝工作的报告》摘录归纳:抗美援朝的意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鼓舞了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巩固了新生政权国际:国内:举措二
土地改革 材料一:新中国是当时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平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材料二:根据材料分析:新中国建立后在经济上存在哪些问题?中国贫穷落后,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不合理的土地制度阻碍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土地制度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自主学习土地改革1、开始时间1950年6月2、颁布文件
3、改革内容4、完成情况1953年春,新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类别名称不同点相同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占有者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劳动成果分配地主农民剥削与被剥削一样参加劳动地主占有绝大部分成果农民自己占有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比较土地改革前后的变化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2、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3、解放了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巩固了新生政权举措三 镇压反革命运动 巩固了新生政权小结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953年)(1950—1953年)(1950—1951年)国际环境国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