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背景: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⑴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4.基本任务:(3)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4)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2 .目的:
发展国民经济 ,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5.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1)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2)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3)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2.交通成就:
(1)开始兴建包兰、兰新、宝成等铁路
(2)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3)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工业基地:
(1)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2)沿海原有工业基地加强
(3)华北和西北新建一批工业基地
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长春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三大工业基地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1954年9月1、2、内容: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3、意义: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三
大
改
造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
义工
商 业合 作 社赎买、
全行业
公私合营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1956年底农业的改造目的和形式
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形式就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方针、原则和方法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是“自愿互助”方法是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农业实现合作化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里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时间:1953年
方式
赎买政策
公私合营公私合营的成果亨达利钟表公司中国辽菜楼三大改造
的结果结果:1956年底完成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表明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顺利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D. “大跃进”运动之后
2、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D. 商业
3、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产
生于 ??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练一练CACD巩固练习选择题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C谢谢指导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一五”计划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依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和制定的,它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情分析
八年级三个班学习情况不同,八2班的学生基础更好一点,所以在授课时针对各班的情况将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
3重点难点
1、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1954年宪法的颁布。
2、难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课导入:看课文插图:如今,各种各样的国产汽车奔驰在祖国各地。可是,你知道吗,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才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那么,我国为什么要编制“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
发展国民经济,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5、建设成就
(1)、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2)、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3)、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3、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三、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
1、三大改造的方式
(1)、农业:把个体生产农民组织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手工业:组织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多种形式。
(3)、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公私合营。
2、三大改造的性质
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
3.三大改造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
4、三大改造的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巩固练习
(1)、思考与讨论
(2)、参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