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不同的歌声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 不同的歌声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19 18:59:42

文档简介

第八课 不同的歌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时代形象与民族形象;认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与艺术的多样性,了解藏族美术的代表作品及特点,熟悉新田瑶族文化特点。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对艺术与文化关系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与理解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学会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学会挖掘、利用和保护地方的文化资源,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
我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局限于书本教材,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一课时的教学容量从教材中删去墨西哥壁画运动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补充进地域文化—新田瑶族文化,使学生更能理解民族文化与美术的关系。
3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通过分析作品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突出重点。
2)难点:美术创作是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的? 通过体验与感悟理解作品中民族形象突破难点。
4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漫画,兴趣导入。
(一) 体验与感悟
内容:鉴赏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列宾作品《伏尔加纤夫》与“巡回展览画派”
1.观赏作品《伏尔加纤夫》(画家)说说你的视觉感受;
2.模仿作品《伏尔加纤夫》中的人物动态,感悟内心活动。
[设问一]你们体验后能就当时纤夫们的形象、内心所想进行阐述吗?
[设问三]这件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什么样的情感以及作品哪些艺术特征?
阅读教材中关于“巡回展览画派”的论述。从它的诞生、发展、当时社会环境、艺术品风格、代表画家等方面简要描述。
知识拓展:介绍巡回展览画派代表画家有别洛夫、克拉姆斯科依、萨甫拉索夫、施什金等。
学生活动:静听、细观、畅吟、体验并谈感受;
教师总结:提示启发学生大胆表达和描述并要参与体验讨论,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巡回展览画派”的论述,并做知识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听、观、吟、验”等形式去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去感悟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从中引导学生运用感悟、形式以及社会学鉴赏法,分别从作品的表现主题、人物形象以及自己对这件作品的感受方面来进行观察分析。并理解“民族文化”与“美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畅谈与交流
内容:藏族文化与美术-----建筑与藏族服饰、唐卡
学生活动:对收集到资料进行小组筛选,归纳后交流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外; 鼓动其他小组的同学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要参与讨论,进行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现探究归纳后的藏族民族文化(地域性、实用性、宗教性),即体现学习探究的成果,又有利于学生关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并懂得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意识。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即是理解民族文化与美术的重点之一
(三) 理解与探究
内容:探究新田瑶族文化从他们的起源、发展、生活习俗、艺术品风格等方面简要描述
学生活动:对收集图片进行小组筛选, 登台展示并说明其相关特征;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外,协助学生操作多媒体,进行实物展示;教师也要参与讨论,并引导学生把藏饰与新田瑶族服饰相比较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式鉴赏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清晰地理解不同作品的特征,也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同时对我国仍至世界美术发展的方向有更深入的思考,以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 归纳与总结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民族文化与美术”这一主题而展开,通过对这一主题的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等多种形式,体会与理解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学会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学会挖掘、利用和保护地方的文化资源,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自豪感。
(五)反思教学设计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个程序都围绕着学生自主探究来展开, 教学中有动有静,有思考有布白,有演练的空间,有交流互动的平台,能够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的理念。
课件38张PPT。第三单元第八课 不同的歌声 ------民族文化与美术 同学们,当看到下面这幅画你会想到那个国家?俄罗斯
巡回画派
列宾(1884年8月5日—1939月29日)
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3)现在庄稼汉是鉴定人,因此必须表现他们的利害关系……
------列宾。
作品展示了19世纪俄罗斯人民的痛苦和不幸,表达了他对祖国俄罗斯的深厚复杂的感情。(局部放大图)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背景:19世纪60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使得俄国现实主义艺术获得发展。
主张:坚持的 “美就是生活”的艺术思想,反对俄罗斯艺术上的西欧化,强调民族特点,坚持民主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
代表画家: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萨符拉索夫、希施金、列维坦等人。《无名女郎》(1883)克拉姆斯科依
展示的是一位典型的俄罗斯上层具有思想的知识女性形象。《护林人》(1883)克拉姆斯科依克拉姆斯柯依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大师,他最善于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注重人物性格刻画。小结:列维坦创造的作品总是有纪念碑式的构图和朴实简练的艺术语言,他对自然景物进行高度的概括,给农村的平凡景色,赋予大自然特殊的涵意,似乎每一个普通的角落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列维坦《三月》1895
列维坦《弗拉基米尔小路》
《白嘴鸦飞回来了》1871
萨符拉索夫
小结:莫斯科画家萨符拉索夫被认为是俄罗斯风景画派的真正奠基者,一生从事风景画,走遍俄国大地,最喜欢描绘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穷乡僻壤。在他的所有风景画上,可以感受到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气息,画家探索和描绘大自然的美,但他不满足于草木的生命和山水的秀丽。他能透过自然,洞察更深层的内涵。他从荒无人烟的俄国大地上,提取到最具精神气质的自然“感情”,因此人们誉他为富有民族感情的风景画家
总结如下:
1扎根历史和本民族社会现实.
2 尊重本国劳动人民,赞美劳动歌颂生活.
3 都怀着对祖国的深情厚意表达出了自己的俄罗斯情节.
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俄罗斯人提供了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生活空间,使俄罗斯人视野开阔、目光长远,富于想象力和开拓性,在与寒冷的气候和艰苦的自然环境斗争中,融汇历史逐渐形成了博大、浑厚、悲沉的美学形式。
二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许多民族都有着独特的习俗以及自己的美术形态,你能说出哪些呢?
思考讨论:
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作品是如何弘扬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对他们有何影响?这些摄影作品展示了部分民族的服饰,看看都是哪个族? 蒙古族 瑶族 傣族 苗族这种服饰你熟悉吗?雪域明珠——中国藏族美术
藏族服饰最基本特征: 肥腰、长袖、大襟、右衽(睡觉用的衣襟)、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雪域明珠——中国藏族美术
独特的建筑
布达拉宫有着悠久历史的布达拉宫除了有形式上的美感之外,也见证了藏族人们的勤劳,其中的一砖一瓦都是藏族工匠们用手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这座建筑是汉藏两个民族友谊的见证,其中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雕像。寺庙建筑藏族的寺庙建筑以土木石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大经堂为三层建筑,墙体用块石砌成,厚而窗子小,给人非常浑厚稳定的感觉。由于寺院一般都依傍坡台而建,所以建筑物显得很高大 民居 藏族农区城镇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造型及色泽质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唐卡”是藏语,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雪域明珠——中国藏族美术
唐卡 唐卡
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体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藏族服饰
*建筑
*唐卡
关键字:
地域性 实用性 宗教性 审美性
雪域明珠——中国藏族美术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文化的民族,文化能给人自信和力量,在世界6000多个民族中,中国能将自己的文化之脉传承下来很了不起 ,能让不同的少数民族形态延续下去更了不起陈丹青
西藏组画艾轩 《藏族女孩》在人类的艺术长河中,往往是代表者本民族大多数民众的声音、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更易被其他民族尊重与接受。孝德之乡新田独特风景——新田的瑶族新田门楼下——顶板瑶 关键字:
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
花鞋 花带 花帽
嫁郎
瑶族的风俗习惯很有民族特点,但因各支系的居住地区不同而产生服饰、饮食、居住的差别。生活在新田北部山区门楼下瑶族乡、金陵镇、骥村镇等地的顶板瑶是过山瑶一脉,服饰艳丽,特别是姑娘的瑶架非常绚丽张扬,因其头顶中衬有顶板,故称“顶板瑶”。顶板瑶的成年女性,其头发用黄蜡染上,靠头端扎成一束,尾分二束将竹篾上撑成二尺宽、六寸高的蝴蝶形“板顶”。可以说顶板瑶是最美丽的瑶家人。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我们应当理解并且尊重这些美术作品。但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的文化、民族的艺术当怎样应对?
很多大师都做过不同的尝试。你发现了吗?徐悲鸿
《愚公移山》局部林风眠 《琴思》黄永玉作品下一个是谁?让我们一起去发现!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