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教学目标
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2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在学习方面投入的时间太少。很大一部分同学平时根本没安排学习的必要时间,只是在考试来临时,才翻翻书,划划知识点。历史科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单纯考察记忆力的题很少了,因此学生必须在平时通过做一些题来强化理解、运用课本观点,只有如此训练,才能应付开放性考试的能力考察。
3重点难点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1954年宪法的性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问题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因、经过和成就。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此目内容,利用图片分析了解,教师适当补充相关的知识,提出问题。
问题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
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问题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3)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例稳步增长。
问题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4、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5、包兰、兰新、包成等铁路建成,京汉与粤汉铁路接轨
例题: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B)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B、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的爆炸
C、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
D、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变式练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完成后D、三大改造完成
问题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掌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发展民主政治。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教师适当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问题1:哪些事件说明我国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1954地点:北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宪法》的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全国有1.5亿群众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问题2:为什么说她是我国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呢?
因为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例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D)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C、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变式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B)
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性质
C、人民民主共和性质D、联邦共和性质
问题三:三大改造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利用教材和图片了解掌握本目内容,教师适当补充,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问题1:对农业的改造用什么途径?
农业生产合作社
问题2:对手工业的改造用什么途径?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问题3:资本主义工商业用什么途径进行改造?
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
问题4: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
到1956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5: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问题6: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等缺点。例题: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C)
A、租赁B、借用C、赎买D、没收
变式练习: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C)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五、目标检测
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C)
A.新中国成立后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D.“大跃进”运动之后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A)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
3、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C)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产生于(D)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D)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板书设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
原因2.基本任务
3.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南昌飞机场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兴建包兰、兰新、包成等铁路线;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4.完成的意义——工业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
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课件25张PPT。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指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革命政权,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后,顺利转向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工作重心,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时期。恢复和发展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人民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三大改造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恢复和发展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目的:尽快改变工业化落后的状况
什么是工业化? 大力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并使得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没有工业化的顺利进程,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国家的强盛之路。工业化进程在现代化国家的强盛之路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此图可看出到1952年底,
中国此时的经济结构说明了什么? 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国,工业比重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较小。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特点)
建立国家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起始时间:1953年-1957年底
成就:P16工业交通运输业工业这是当工人们生产出第一根无缝钢管时,
大家满怀喜悦,争相观看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4年7月,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并首次试飞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家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解放牌载重汽车图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排成长列开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全厂职工夹道欢呼。1956 .7.13交通运输业阅读广场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一桥”指的是哪座大桥?
2、该桥是我国“一五”计划中取得的重要成就,
试举我国“一五”计划中的另外两例。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1957年主要工业产值及较1952年产值增长率表“一五计划”的伟大意义: 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为增强,农业、交通运输业、科技、教育、卫生、文艺等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人民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
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内容: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间:1953年-1956年底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把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的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