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地域的永恒魅力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同地域的气候、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民居建筑风格的重要影响。
2.了解民居建筑由于地域而产生的流派和代表性的作品,探究民居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特色民居的情感,树立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观念。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语数外、理化生等课程学习非常繁重,怎么样让美术课程能够成为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的开启,而不是所谓的陪衬与点缀,这一教学研究目标应该是未来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研究的方向。在这样的学生生活背景下,结合其他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应该取得良好的效果。
3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不同地域的气候、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民居建筑风格和绘画流派的重要影响,并学会分析、评价民居建筑艺术。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播放建筑图片:从学生身边的校园建筑到城市建筑,学生判断出建筑的名称和地点。
归纳:同学们能够快速识别这几张常德的建筑,原因在于这些建筑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独具个性,引人注目。那么你能说说我们国家其他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共同探索全国各地的民居建筑。
揭示课题:地域的永恒魅力——中国民居建筑。
活动2【讲授】环节1:知识互动
1、播放全国各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的民居建筑图片,请学生分析、判断是哪里的民居建筑,并说说依据。
小结:气候、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对民居的影响。
2、对比欣赏
我们祖国有数不尽的独具特色的民居,今天我们学生分四小组思考讨论,分别阐述这些民居的总体特征、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地理因素。
活动3【讲授】环节2:对比欣赏(北京四合院和宏村明清建筑)
总体特征:
1.北京四合院布局天圆地方,院落宽敞,飞檐高挑,各居其室,有游廊连接,作息方便。
2.徽州民居布局严整,粉墙青瓦,亦动亦静,亦俗亦雅,映衬出如画般自然的山水。
自然因素:
1.北方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四合院的开阔布局能尽可能地加大光照面积,保证室内的光线充足。
2.徽州民居布局严整,粉墙青瓦,亦动亦静,亦俗亦雅,映衬出如画般自然的山水。
人文因素:
封建家长制的思想严重泛滥,北京是中国的古都,是天子脚下,这种思想更加严重,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尊卑有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各居其室。
地理因素:
1.我国北方多平原,所以建造的房子占地相对较大,这就是北京四合院显得大气的原因。
2.而南方多丘陵地带,少平地,多水,因此房子大多较精致,面水背山。
活动4【讲授】环节3:深入探究
(1)老师带你游:从大门看细节
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大门,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设屋宇式大门的住宅,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阶级,如王府大门、广亮大门;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2)学生扮演角色,安排住处
安排父母、兄长、弟妹、客人、仆人等人的住处,并从建筑形式、构造等方面说明依据。教师总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
(3)北京四合院小结
建筑艺术的一般特点:“实用性”、“美观性”和“科学性”。
按照中国古代的“等级尊卑地位”等来建造的。
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活动5【讲授】环节4:探索奥秘,巩固所学
从福建土楼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思考:
1.土楼建筑是怎样形成的?
2.福建民居的建筑结构形式?
3.土楼的建筑功能是什么?
小结:
(1)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原因被迫南迁。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有着深切的体会: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2)土楼主要呈现圆形或方形,结构主要源于“风水学”中关于“天圆地方”的形制观念。
(3)一是突出的防御性;二是充分的经济性;三是良好的坚固性;四是独特的艺术性。此外,客家土楼许多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烙印深深地铭刻其中。
活动6【讲授】环节5:展开联想
展示北方范宽《溪山行旅图》与南方董源《潇湘图》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地域和美术流派的关系。
北方范宽:雨点皴,势壮雄强,峰峦深厚,笔法老硬,墨色厚重沉稳。
南方董源:披麻皴,山势平缓,水域宽广,气候润泽,草木茂盛。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地域不同也会形成不同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活动7【讲授】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气候、地形、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对民居的影响以及和美术流派的关系;了解到民居所具有的特点和建造样式;也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增加我们对家乡和祖国民居建筑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活动8【讲授】拓展与延伸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对美的观念和认识会发生改变,民居建筑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和提升。当前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不少地方出现了以牺牲特色民居为代价的畸形发展。如何传承和创新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衷心希望未来的发展是和谐与美好的!
活动9【作业】课外练习
请以湘西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吊脚楼筑为例, 分析它们在哪些方向凸显了本地的特色,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分析报告。
课件21张PPT。地域的永恒魅力
——中华传统民居中国的民俗建筑风格传统民居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环境传统文化安徽闳村民居分组讨论:民居的总体特征、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地理因素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布局天圆地方,院落宽敞,飞檐高挑,各居其室,有游廊连接,作息方便。 徽州民居布局严整,粉墙青瓦,亦动亦静,亦俗亦雅,映衬出如画般自然的山水。总体特征 北方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四合院的开阔布局能尽可能地加大光照面积,保证室内的光线充足。 徽州民居布局严整,粉墙青瓦,亦动亦静,亦俗亦雅,映衬出如画般自然的山水。自然因素 封建家长制的思想严重泛滥,北京是中国的古都,是天子脚下,这种思想更加严重,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尊卑有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各居其室。 人文因素 我国北方多平原,所以建造的房子占地相对较大,这就是北京四合院显得大气的原因。 而南方多丘陵地带,少平地,多水,因此房子大多较精致,面水背山。地理因素 ??? 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大门,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设屋宇式大门的住宅,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阶级,如王府大门、广亮大门;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
屋宇式大门广亮大门王府大门墙垣式门老师带你游:从大门看细节
12543父母
兄长
弟弟
妹妹
客人
仆人游廊西厢房耳房后罩房北房(正房)庭院东厢房垂花门影壁 倒座房
(南房)宅门角色扮演:安排住处,从建筑形式、构造等方面说明依据 。6 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 建筑艺术的一般特点:“实用性”、“美观性”和“科学性”。
按照中国古代的“等级尊卑地位”等来建造的。
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北 正房(长辈)东 厢房(老大)西 厢房(弟弟)福建土楼思考:
1.土楼建筑是怎样形成的?
2.福建民居的建筑结构形式?
3.土楼的建筑功能是什么? 1.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原因被迫南迁。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有着深切的体会: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2.土楼主要呈现圆形或方形,结构主要源于“风水学”中关于“天圆地方”的形制观念。
3.一是突出的防御性;二是充分的经济性;三是良好的坚固性;四是独特的艺术性。此外,客家土楼许多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烙印深深地铭刻其中。 地域与美术流派雨点皴,势壮雄强,峰峦深厚,笔法老硬,墨色厚重沉稳。披麻皴,山势平缓,水域宽广,气候润泽,草木茂盛。地域因素对绘画风格的影响北方 范宽
《溪山行旅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气候、地形、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对民居的影响以及和美术流派的关系;了解到民居所具有的特点和建造样式;也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增加我们对家乡和祖国民居建筑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课堂小结 复古式 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在北京郊区“万荷堂”里的“古典”生活和谐共处作业: 请以湘西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吊脚楼筑为例, 分析它们在哪些方向凸显了本地的特色,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