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1、秦末农民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历史意义
2、秦朝的起止时间、都城,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3、说出和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
指鹿为马 破釜沉舟 揭竿而起 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4、公元 ,刘邦称帝(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前202年第11 课 西汉“大一统”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一、文景之治 汉景帝汉文帝措施:
①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农桑
②提倡节俭
③以德化民文景之治 如果你是刘邦,面对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形势,你会怎么做?想一想?措施: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來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会劝汉武帝怎么做?(一)、政治方面:想办法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主父偃(二)、经济措施经济
措施铸造钱币(废半两,改五铢)兴修水利(六辅渠、白渠)治黄工程1、经济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五铢钱)(秦半两)(三)、思想与文化方面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道家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儒家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法家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内容:排斥诸子百家,惟独尊重儒家的学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相关措施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太学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教材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文化上: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1.统一铸币
2.盐铁官营
军事上:反击匈奴
思想文化上: 1.“罢错百家,独专儒术”
2.设太学
汉武帝与匈奴的和战图公元前119年动脑筋—合作探究 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第11课 西汉“大一统”课堂小结条件文景之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措施政治:推恩令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军事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1.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2.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3.西汉的建立者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刘彻
4.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B课堂检测ACD合作探究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谁的功劳大? 比一比:秦始皇、汉武帝在历史上都是有
功有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