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鉴赏这些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认识到文明社会初期,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制定了一定的秩序。
2、培养学生的名族荣誉感,使学生了解并辨别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起到指引作用。比如古人的传统美德,忠、勇、孝等。
2学情分析
我所讲解的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2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种类和美术作品。
2、这些作品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意义
3重点难点
1、 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礼仪与教化
课程导入:PPT展示动态图片。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礼仪。
古老的中华名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璀璨的艺术文化,形成了一系列高尚的品德标准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为此,我们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知识新授:
一、商周时期青铜器。
商周时期,文明社会初期,我们的祖先们就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器工艺。
提出问题:
1、什么事青铜?
(青铜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由于这种合金成青灰色,便被称为“青铜”。在最初的时候,人们称之为“金”。)
2、青铜器中有一件镇国之宝,是哪一件呢?(司母戊鼎)
陶器时期,我们也讲过鼎是拿来煮饭的,那么司母戊鼎是拿来煮大锅饭的么?(祭祀用的)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18-19页,并讨论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为什么叫司母戊鼎,其纹饰有什么特点?
鼎在当时代表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个鼎也叫“后母戊鼎”。郭沫若认为读“司母戊”。后来一些学者认为“后母戊”更加准确,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和后是同样的写法。“后”取“皇天后土”之意,表示最高的尊敬。这便是中华名族的“敬老”得“孝道”。饕餮纹又叫兽面纹,是青铜器最常见的纹饰。
“鼎”是权利权势得象征。我们是一个法制国家,无规矩不成方圆,即使在文明社会初期,统治者也制定了一定的社会秩序。早期社会,有严格的“列鼎”制度。人们使用鼎的数量是和身份相关的。天子叫一言?(九)鼎,诸侯是七鼎,大夫五鼎,士是三鼎或一鼎。
4、在青铜器中,还有一些精美的酒器。
幻灯片出示图片:爵、尊、罍。
插入视频:皿方罍——完罍归湘
教师小结:这些祭祀用的青铜器我们称其为礼器。看到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我们惊叹古人的智慧,精美的工艺,而在完罍归湘那一刻,我们带着的国家荣誉感,满怀激动。正是因为国人的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这件宝物才能回归祖国。
二、秦始皇兵马俑和汉霍去病墓
雕塑的历史源于新石器时期,秦汉时期的陵墓雕塑称为了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
提出问题:秦汉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陵墓雕塑分别是什么呢?
教师简单介绍兵马俑以及霍去病。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研究教材内容,用比较式鉴赏来赏析兵马俑和霍去病墓前雕刻群 ,分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秦始皇兵马俑
霍去病墓石刻群
造型特点
服务对象
提出问题:
霍去病墓石刻群中,最能代表他功绩的是哪一件作品呢?
让学生用多种鉴赏方式来赏析《立马》这幅作品。
教师小结:战马躯体彪悍肥壮,腿筋劲健突兀,蹄足稳稳抓地,看上去粗犷雄浑气宇轩昂,是胜利者的象征,而战败的匈奴人,身体屈曲,仰卧马下,神态凶悍,一副垂死之态。
《立马》又称《马踏匈奴》,表现的是一匹站立的战马腹下有一个满脸胡子的匈奴人,正在做着垂死挣扎。霍去病生前曾发出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状语,在这件作品中,已经转化成强有力的艺术形象。这件作品是为当朝统治者服务的。是为了宣扬他们的思想。汉代实行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想对美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统治者通常会借助美术作品来宣扬“忠、勇、孝、节、义”等行为准则。霍去病墓正是统治者为了宣扬“忠、勇”而建。
教师小结: 秦汉陵墓雕塑是我们名族文化意蕴的产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秦汉时代的灵魂。秦汉陵墓雕塑以宏大的气势和富于内在生命力的精神,焕发出刚健豪迈之美。这种深沉大气,奔放有力的气魄也正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写照。
汉代厚葬成风,画像石,画像砖就是用以装饰陵墓建筑的一种美术作品。是遗存最丰富的汉代美术史资料。 其表现的内容相当广泛。大量是描绘死者生前的功迹、宣扬古圣先贤和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这种美术作品也是为了儒家思想服务。
汉代除了陵墓雕塑,还有画像石,比如武氏祠画石。还有孝子棺线刻,比如24孝的故事。
提出问题:
教材中给大家列举了郭巨埋儿的故事,这是统治者为了宣扬什么思想呢?
知识拓展:
现代人宣扬孝道的方式:视频播放《给妈妈洗脚》。
三、教师总结
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明社会之初,统治者为了社会的安定,必须制订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美术是发扬统治者思想的手段,所以阶级社会初期的美术体现了礼仪与教化的功能。
活动2【导入】礼仪与教化
咱们学校也有一个青铜鼎,不知道大家在课余时间有没有认真观察过呢?鼎上还有咱们的校训“崇德尚学”,请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体院馆前面的大鼎,并写一篇鉴赏。
课件24张PPT。ART APPRECIATION美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系列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ART APPRECIATION祭拜礼ART APPRECIATION拱手礼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礼仪与教化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由于是青灰色,所以被称为青铜.但青铜是后人的叫法,在最初的时候,人们称之为“金”。 什么是青铜?司母戊方鼎(商)镇国之宝——司母戊方鼎
为什么叫司母戊鼎?
其纹饰有什么特点?思考与交流 ART APPRECIATION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纹饰
鼎”是权利、权势的象征。早期社会,统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下”,制定了有严格的“列鼎”制度。人们使用鼎的数量是和身份相关的。天子叫一言九鼎,诸侯是七鼎,大夫五鼎,士是三鼎或一鼎。
在文明社会初期,统治者便制定了一定的社会秩序。而社会主义的今天, 我们更需要秩序,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 列 鼎
看到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我们感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意志和力量。我们惊叹古人的智慧,精美的工艺和严格的社会秩序。小结ART APPRECIATION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 青铜器与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是中国社会初期礼仪教化最为直接的体现。
ART APPRECIATION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小结秦代——秦始皇兵马俑汉代——霍去病墓雕刻群ART APPRECIATION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秦汉陵墓雕塑ART APPRECIATION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思考与交流ART APPRECIATION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比较式鉴赏泥塑烧制成的陶俑,按照一定比例塑造
造型严谨。
循石造型,利用石头本身的动态来塑造形象显示权利与国威,为秦王死后的生活服务
宣扬保家卫国、忠、勇的思想
这件作品选取的是和墓主人戎马生涯朝夕相关的形象为主题:战马和武士。战马躯体彪悍肥壮,腿筋劲健突兀,蹄足稳稳抓地,看上去凝重劲健,粗犷雄浑,气宇轩昂,是胜利者的象征。后者是战败的匈奴人,身体屈起,仰卧马下,神态凶悍一副垂而不死之态。ART APPRECIATION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忠勇—霍去病马踏匈奴ART APPRECIATION 秦汉陵墓雕塑是我们名族文化意蕴的产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秦汉时代的灵魂。秦汉陵墓雕塑以宏大的气势和富于内在生命力的精神,焕发出刚健豪迈之美。这种深沉大气,奔放有力的气魄也正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小结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ART APPRECIATION艺术特点:
“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般的线描,表现了衣裙、飘带轻软流动的丝绸质地。“劲利如锥刀”般的线条,表现了山石的峭拔和坚硬。人物形象清秀,动态生动。故事的内容,更是受到汉代儒家思想的影响,所谓“百善孝为先”,反这也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之道--郭巨埋儿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
文明社会之初,统治者为了社会的安定,必须制订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美术作品是传播统治者思想的手段;商周的青铜器,体现着权利和权势,秦汉的陵墓雕塑是宣扬了忠勇孝节义,所以阶级社会初期的美术体现了礼仪与教化的功能。 总结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ART APPRECIATION 咱们学校也有一个青铜鼎,鼎上还有我们的校训“ ”,
请大家在课余时间观察这个大鼎,并写一篇鉴赏。ART APPRECIATION美术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课后作业崇德尚学 ART APPRECIATIONA R T
APPRECIATION
S E R I E S饕餮纹 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相传为上古四大凶兽之一,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的第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