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宪法
“三大改造”
1、过渡时期:2、内容: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3、实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发展生产力过渡时期总路线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第一个五年计划(53-57)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从此图可看出到1952年底,
中国此时的经济结构说明了什么? 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国,工业比重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较小。材料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 从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不仅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印度。2.目的:发展国民经济,尽快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3.时间:1953年—1957年4.基本任务:(1)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4)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5.指导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学习苏联建设的经验;
主要是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新建成的鞍山无缝钢管厂生产的无缝钢管1954年,南昌飞机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1956年,长春一汽制造的我国第一辆由毛泽东命名的解放牌汽车,它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万里长江第一桥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上,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宝成铁路包兰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7.作用:6.结果: 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大多数经济指标超额完成。“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纪念邮票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为增强,农业、交通运输业、科技、教育、卫生、文艺等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目的:基本任务发展重工业 工业化、国防现代化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工业成就交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飞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工业化迈进第
一
个
五
年
计
划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53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1954年9月
北京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度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三、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①背景:
②时间:
③地点:
④主要内容
⑤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①内容:规定了(1)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3)公民的义务和权力(2)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②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性质:④作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为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共八大—社会主义探索的良好开端 2、时间:
1956年9月
地点:北京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1、背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人民对于经济
文化迅速发展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
满足人民需要VS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3、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 的变化 ②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4、意义: 积极:八大成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消极: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出现了重大失误。
二、“三大改造”2.时间1953年——1956年底3.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4.手段合作化(社)加工订货向公私合营过渡5.结果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6.不足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7.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表明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顺利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性质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报名参加合作社。 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上海信大祥绸布店“公私合营”时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手工业私有制改造后性质改造前性质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归纳小结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任务、成就)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1956年底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基本建立,
开始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共八大——良好开端1、新中国成立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过渡时期共有多少年? (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2、“一五”计划的中心任务是( )
A、建设现代化的国家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农业
D、促使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DB我来做一做3、下列哪一项成就不是“一五”计划之中取得的? ( )
A、宝成铁路 B、鞍山钢铁公司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南京长江大桥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A5.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 (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学习目: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6.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设驻藏大臣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④③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