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二一、大气的垂直分层一二思考讨论 从纽约飞往伦敦的一航班,正飞行在万米高空,前方突然乌云翻滚,为躲避空难飞行员最好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
提示:从飞机的飞行高度和所遇到的现象可知,该飞机飞行在对流层顶部,为了躲避空难,应该迅速提升飞行高度进入到平流层中,因为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一二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但干洁空气对于太阳辐射近乎“完全透明”。一二思考讨论 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提示: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有选择地散射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从而使天空呈现蔚蓝色。一二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一二一二一二一二思考讨论 我国新疆地区流行这样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试分析新疆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提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晴天多,降水稀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到了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效果差,因而地面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5年12月29日0时0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该星运行轨道为赤道上方36 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至此,2015年19次航天发射全部成功,中国航天发射“十二五”任务圆满收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结合材料探究:
(1)“高分四号”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穿越哪些大气层?
提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材料二中哪一大气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为什么?
提示:A层,对流层。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3)材料二B大气层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提示: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平流层中的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水汽、杂质少,有利于高空飞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人们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差异,将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1】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写出图中大气层的名称:
A ,B ,C 。
(2)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 。
(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 。(填字母)
(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 ℃,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 )
A.-100.8 ℃ B.-68.8 ℃
C.-132.8 ℃ D.-42.8 ℃
(6)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这是因为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名称、气温分布规律、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
答案:(1)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3)A
(4)电离
(5)B
(6)升高 该层有大量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问题导引
材料: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的A、B、C分别代表什么辐射?
提示: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辐射。
(2)俗话“高处不胜寒”的地理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少。
(3)怎样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提示: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将部分热量返还给大地,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热量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传递: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地面保温。如下图所示: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1)纬度因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不同→地面温度不同→使世界各地地面辐射的变化不完全与纬度变化一致
(3)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主要包括空气密度的大小、空气的洁净程度两方面。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空气洁净,云量少,能见度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多,地面辐射强。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2】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削弱作用
C.地面反射 D.地面削弱作用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层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大气辐射有所减少。第(2)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主要吸收长波辐射。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能明显降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进而降低④所示大气逆辐射的保温效应,但对以短波辐射为主的太阳辐射影响不大。
答案:(1)B (2)D1-3 4-6 7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1-3 4-6 7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3.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温在-50~20 ℃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40 ℃1-3 4-6 7解析:第1题,①曲线所示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过于剧烈,最低温过低;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排除④;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排除③;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②曲线正确。第2题,Ⅲ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若干电离层(在80~500千米高空),其带电粒子会反射无线电短波。第3题,“神舟”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依据图示阅读出相关数据即可。
答案:1.B 2.D 3.C1-3 4-6 7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4~6题。1-3 4-6 74.图中字母表示短波辐射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6.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为了使庄稼免受冻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会在田间点燃柴草,防御霜冻。点燃柴草有利于 ( )
A.增强①辐射 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增强④辐射1-3 4-6 7解析:第4题,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属于长波辐射。第5题,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它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第6题,燃烧柴草可以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大量的烟尘,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不受冻害。
答案:4.A 5.C 6.D1-3 4-6 77.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 4-6 7(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
③ ,④ 。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 。
(3)运用上面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1-3 4-6 7解析: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判定: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是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用于补充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从影响三种辐射的因素来考虑,晴朗干燥的地区,白天太阳辐射较强烈,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因此昼夜温差较大。
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③
(3)沙漠地区白天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课件36张PPT。第2课时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大气的水平运动一二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3.近地面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4.气流与气压的关系:垂直方向上上升气流对应的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下沉气流对应的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思考讨论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吗??
提示:比较气压值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差异一二一二思考讨论 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
提示: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处,水平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一热力环流?
问题导引
材料:热力环流示意图。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结合材料探究:
(1)空气垂直运动对上图中三地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有何影响?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会发生怎样的弯曲?
提示:A地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B、C两地相反。表现在等压面图上,A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凸,高空向上凸,B、C两地相反。
(2)图中气流的方向是否都从高压流向低压?
提示:不是,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却从低压流向高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气压高低与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高压区等压面向高空弯曲,低压区等压面向地面弯曲。
(4)图中A处与D处的气压哪处高?为什么?
提示:A处气压高于D处,因为在垂直方向上越到近地面,气压越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气压高低的判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无论是低空还是高空,高压处等压面都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都向下凹陷。
(2)近地面受热,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如A。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如B、C,即PB>PA,PC>PA。
(3)水平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如B→A,E→F。
(4)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PA>PE。
(5)图中高低压比较,如气压数值上PB>PA>PE>PF。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山谷风。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城市热岛环流。 由于市区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1】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图1、图2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1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解析:第(1)题,①④两地分别位于近洋面与近地面,气温应高于高空的②③两地;由此时的海陆环流图得出④处气温高于①处。第(2)题,面向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说明近地面此时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即海洋气温要低于陆地,依据图中海洋和陆地气温曲线可判断,一天中大约8时至16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答案:(1)D (2)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二等压线图中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定?
问题导引
材料: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结合材料探究:
(1)N地为什么风向?
提示:东北风。
(2)图中M、N、P、Q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哪里?为什么?
提示:Q地。Q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1.风向的判定
(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判断气压高低,并按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画成虚线)。
(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近地面风: 高空风: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风力大小的比较
(1)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下图(单位:hPa),风力:A>B>C>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要注意不同图幅上的气压梯度和比例尺两种情况的变化。如下图(单位:hPa),风力:A>B>C>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2】 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如果四图所示地区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分别为( )
A.西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南风
B.东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西南风
C.东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D.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2)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
A.a B.b C.c D.d
解析:第(1)题,注意四地气压的高低,风向与等压线应有一定的夹角。第(2)题,注意比例尺的大小与气压值的变化,单位距离间气压值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1)B (2)A1-2 3-4 5-6 7读图,完成第1~2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降温1-2 3-4 5-6 7解析:第1题,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垂直气流②升、④降可推知近地面b热、a冷;再根据水平气流①③的运动方向可推知气压:a>b>c>d。第2题,③处空气可随城市环流进入市区。绿地对城市空气有吸烟滞尘(净化)、降温增湿的作用。
答案:1.C 2.B1-2 3-4 5-6 7读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第3~4题。1-2 3-4 5-6 73.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4.此图若表示某一天的气压分布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白天 B.表示夜晚
C.CD间吹陆风 D.气流从B吹向A
解析:由图可知,陆地上空(A)为高压,海洋上空(B)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中,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类型相反可知,在近地面,陆地上(C)为低压,温度较高,海洋上(D)为高压,温度较低,应为白天,此时吹海风,高空空气从A吹向B。
答案:3.A 4.A1-2 3-4 5-6 7下图是北半球500 hPa等压面天气图。读图,完成第5~6题。 1-2 3-4 5-6 75.等压面上A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6.这种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B.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1-2 3-4 5-6 7解析:第5题,A点南侧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该等压面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由于A点在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为西北风。第6题,题干中已经指出该图为“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所以图示为高空,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答案:5.B 6.A1-2 3-4 5-6 77.读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
风,则A点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
则A点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
(3)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
A点吹 风。?
(4)B点与C点相比,风速较大的是 。?1-2 3-4 5-6 7解析:第(1)题,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已知风向为东北风,逆向推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第(2)题,假设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逆向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第(3)题,解答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第(4)题,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
答案:(1)南
(2)北
(3)东
(4)B课件43张PPT。第3课时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和对气候的影响一二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一二一二一二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原因: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每年都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2)规律: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思考讨论 南北半球的信风带风向是否一致?西风带呢??
提示:均不一致。北半球信风带为东北风,西风带为西南风;南半球信风带为东南风,西风带为西北风。一二一二一二一二思考讨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春风”是指什么风?为什么“不度玉门关”??
提示:指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加上山脉的阻挡,因而受夏季风影响很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与季节移动?
问题导引
材料:图1、图2。图1图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1中①②③分别表示三圈环流的哪一环流?A、B、C、D、E、F、G各代表哪些气压带和风带?
提示:①②③分别表示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A为赤道低气压带、B为东北信风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为盛行西风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F为极地东风带、G为极地高气压带。
(2)由图1看出,低纬地区的高空气流,在流动到北纬30°附近时,为什么不继续向南北运动而下沉?
提示:由赤道上空向北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到北纬30°附近上空时就偏转成西风,不再继续向南北流动,但低纬气流又不断流过来,便在北纬30°上空堆积,被迫下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在成因上有何不同?
提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向高纬运动的高空气流,在30°纬线附近被迫下沉堆积形成,为动力成因。而极地高气压带为高纬地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为热力成因。
(4)由图2所示的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状况,总结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提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三圈环流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七个气压带。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六个风带。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1)影响因素。
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移动幅度。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幅度约10个纬度。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移动过程。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1】 下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1中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2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图1中D风带风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C位于60°S~70°S之间,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题,结合D风带所处的纬度位置知其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北风。
答案:(1)C (2)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问题导引
材料:北半球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分布。1月探究点一探究点二7月结合材料探究:
(1)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大陆降温快,海洋降温慢,亚欧大陆上因温度低而形成高压。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夏季,大陆升温快,海洋升温慢,亚欧大陆上因温度高形成亚洲高压。亚欧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夏威夷高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压中心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提示:①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低压、③为亚洲低压、④为夏威夷高压。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季节,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有何不同?
提示: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夏季: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1)1月: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以亚洲高压最强烈,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7月: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突出,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2】 读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此图为 (填“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 风,D处盛行 风。
(4)夏季,D处盛行 风,形成原因是 ?? ,?
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图,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答案:(1)1
(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1-2 3-4 5-6 7读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第1~2题。1-2 3-4 5-6 7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a为东北信风带 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c为东南信风带 D.d为极地东风带
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
B.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
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1-2 3-4 5-6 7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盛行西风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题,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答案:1.B 2.B1-2 3-4 5-6 7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第3~4题。3.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下沉,干热 B.上升,湿热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解析:首先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确定,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盛行西风带。第3题,图中显示②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整体南移,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第4题,①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湿热。
答案:3.D 4.B1-2 3-4 5-6 7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第5~6题。1-2 3-4 5-6 75.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解析:第5题,由区域轮廓图可以看出,亚洲出现低压中心,为夏季。第6题,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东南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
答案:5.B 6.C1-2 3-4 5-6 7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
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
是 。?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 ,原因是 ?? 。?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 和 ,那里一般是 气压带,天气特点是 。?
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 和 ,那里一般是 气压带,天气特点是 。?1-2 3-4 5-6 7解析:第(1)题,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第(2)题,从A、B两气流运动状况来看,A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是由气温高处流向气温低处,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形成降水。所以,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丰富。第(3)题,图中的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D相遇,因暖轻而被迫抬升。第(4)题,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因而天气晴朗。1-2 3-4 5-6 7答案:(1)冬 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过程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而B(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课件47张PPT。第4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二一二2.锋面系统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2)特征。
①锋面自地面向高空b冷气团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a暖气团。
②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异很大。
③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冷锋。
①概念:冷气团向暖气团主动推移时所形成的锋一二②冷锋与天气。 ③实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 一二(4)暖锋。
①概念: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时所形成的锋。
②暖锋与天气。一二思考讨论 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
提示:各种锋面都可能带来降水,但并不是所有的锋面均能形成降水,如果暖气团水汽含量少,在沿锋面上升过程中未达到饱和状态,则无法形成降水,如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一二一二思考讨论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是何种天气系统形成的??
提示:秋季,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形成高压。在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大气质量较好,出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天气。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5年11月23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和雨雪天气影响,23日8时至25日8时,青海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气温将普遍下降6~10 ℃,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0~12 ℃。材料二:冷锋与暖锋示意图。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中的A、B、C、D分别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冷、暖气团与锋面的位置是何关系?
提示:图中A、C是冷气团,B、D是暖气团。冷气团因气温低,密度大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因气温高,密度小在锋面的上面。
(2)图1、图2分别表示的是冷锋还是暖锋?两图中冷气团和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有什么不同?
提示:图1为冷锋,图2为暖锋。冷锋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暖锋中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图1中,假设①②③为某城市在锋面移动过程中相对于锋面的不同位置。分析城市处于①②③位置时气温、气压、天气状况的差异。
提示:图1为冷锋,城市处于①位置时,在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之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当锋面移动至该城市时(图中的②位置),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伴随着阴雨、大风天气;当城市处于③位置时,在单一的冷气团控制之下,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又变晴朗。
(4)图中冷锋与暖锋的降水区域有何异同?
提示:由图中可以看出,冷锋与暖锋的降水区域都主要集中在冷气团一侧。冷锋降水集中于锋后,暖锋降水集中于锋前。探究点一探究点二(5)造成此次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图1所示的天气系统还是图2所示的天气系统?为什么?
提示:造成此次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图1所示的天气系统(冷锋)。因为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锋面系统的分类、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1】下图是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某城市2016年1月19—22日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2)下列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该城市4天内天气要素变化示意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第(1)题,可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4天内,该城市气温迅速下降;经历了多云到阵雨,再到多云转晴的天气变化过程。第(2)题,受冷锋影响,气温应该下降,风速应先增大后减小,锋面附近云层加厚、出现阴雨天气,故云量应先增多后减少。
答案:(1)C (2)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问题导引
材料一:今年第22号强台风“彩虹”于2015年10月4日14时10分前后在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沿海登陆,登陆强度追平了1949年以来10月份登陆我国最强台风记录。广东、广西部分地区遭遇狂风暴雨,尤其是台风外围云带出现龙卷风,致使广州和佛山出现较严重人员伤亡和大面积停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示意图(北半球)。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两图近地面气流运行方向是怎样的?
提示:低压系统:逆时针方向辐合;高压系统:顺时针方向辐散。
(2)由图看出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中气流在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是如何的?分别形成怎样的天气?
提示:低压系统:气流上升,形成阴雨天气;高压系统: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气。
(3)材料一中的台风属于哪一天气系统?
提示:属于低压系统。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1.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还可确定,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4)天气特点: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为CD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AB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2】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①先确定M点的位置,再判定M点的风向。从M点所处的位置来看位于北半球,其西北部是高压中心;可以确定出M点风向为西北风。②先找到降水区域的位置,其次确定出锋线的位置,再根据天气系统的运动特点判断出锋的类型。根据图例可以知道阴影区域为降水区域;其次,锋线位于低压槽,因此要找到低压中心并确定出低压槽的位置,在低压槽上画出锋线;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结合图可以看出锋面移动是由冷空气一侧(高纬度)向暖空气一侧(低纬度)移动,可知该天气系统是冷锋。
答案:(1)C (2)D1-2 3-4 5-6 7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2015年4月10—20日天气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2 3-4 5-6 71.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B.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C.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D.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
2.16—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后期,气温较低,尤其是18日最低气温在0 ℃以下,出现倒春寒天气;前期天气晴朗,气温前后变化较大,北风从高纬吹来气温较低。第2题,该地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出现阴雨天气,并且气温降低,说明该天气系统为冷锋。
答案:1.D 2.A1-2 3-4 5-6 7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1-2 3-4 5-6 73.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
A.③① B.②④ C.③② D.①②
4.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气旋水平气流辐合,垂直方向以上升为主,所以对应③;反气旋水平气流辐散,垂直方向以下沉为主,所以对应②。第4题,③图垂直气流以上升为主,易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答案:3.C 4.C1-2 3-4 5-6 7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完成第5~6题。 5.该天气系统是( )
A.南半球气旋 B.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为暖锋 B.M处雨后气温上升
C.N处为冷锋 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解析:第5题,图中气流逆时针辐合运动,说明是北半球的低压系统,即北半球气旋。第6题,依据气流运动方向,或依据锋面气旋图中“左冷右暖”规则,可判断M处为冷锋、N处为暖锋。暖锋过境多出现连续性降水,故D项正确。冷锋过境后受冷空气控制而出现气温下降现象。
答案:5.B 6.D1-2 3-4 5-6 77.读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1-2 3-4 5-6 7(1)指出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并说明甲地的气流运动特征。
(2)判断A线附近的锋面类型,说明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3)据图所示天气系统信息,比较甘肃、上海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并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说明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判读原则,可知甲天气系统为低压中心;乙天气系统气压值中高周低,为高压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气流运动包括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两部分。第(2)题,A线附近的锋面位于气旋偏西部,为冷锋类型。从阴(雨)晴、冷暖、气压和风等方面描述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第(3)题,甘肃、上海分别受高、低压天气系统控制,结合垂直气流差异和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等知识进行对比。1-2 3-4 5-6 7答案:(1)甲地是气旋(低压);乙地是反气旋(高压)。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垂直方向呈上升运动。
(2)冷锋;大风、降温、雨雪。
(3)甘肃昼夜温差比上海大。甘肃受高气压(或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