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课
从传统到现代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在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素质目标:加深学生对中国现代美术作品的了解,让学生感知作品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普通高一年级学生的美术知识和绘画能力都有限,但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欣赏作品,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来理解课程内容。如果画面的绘画技巧讲的得太深奥,学生会不理解,失去兴趣,所以讲解要符合学生特点。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在现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
难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4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讲故事导入新课,简单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
鉴赏作品,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
(一)中国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创新与突破。
赏组图一:
1.欣赏现代中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谈作品与环境的关系。
2.比较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和《富春山居图》。
3.设问:1).这两幅作品给大家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2)这两幅画的创作出发点有什么不同
3)构图形式有什么不同
4)色彩有什么区别
4.目的:通过这一组图的分析我让学生学习到《江山如此多娇》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一些创作技巧,又进行了合理的突破,表现出创造新社会的豪情。并且作品和环境整体紧紧相连。
赏组图二:
1赏析现代作品《流民图》,介绍作品的背景资料。
2.然后比较作品《流民图》和《韩熙载夜宴图》。
3.设问:1)找出这两幅作品的内容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这两幅作品在绘画技巧上相同吗
3)同样是人物中国画,你对他们的感受一样吗
4.目的:《流民图》是一幅水墨画,以现实为创作基础,吸收了西方的明暗处理方法。并且将以前文人画不加以表现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纳入到绘画表现中。www.21-cn-jy.com
赏组图三:
1.
赏析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的作品《鸡冠花与梨》与传统国画作品《花卉草虫图册》、《杂画册》。
根据图片资料和学生一起分析的作品特点,
2.设问:1)《鸡冠花与梨》在构图上有什么特点
2)《鸡冠花与梨》是否借鉴了中国画的笔墨形式
3)借鉴了剪纸的什么特点
4)借鉴了鲁奥作品中的色彩的哪些特点
目的:林风眠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绘画的语言,很成功的完成了对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
赏组图四
1.赏大师徐悲鸿的《骏马图》,介绍创作背景。
2.比较《骏马图》和古代《二马图》。
3.设问:同样是画马,为什么两幅作品给我们的感受不一样
4.目的:《骏马图》将西方的透视关系运用其中。
知识点归纳:中国画在现代化过程中在绘画主题上、表现形式上、绘画技巧上都有明显的创新与突破。
`作业练习:书本42面左下角思考与交流作业。
(二)其他美术作品形式与技法的多样性。
欣赏作品:《父亲》
——油画
《血衣》
——素描
《赶火车》——年画
《西游记》——漫画
《收租院》——雕塑,
欣赏年画《赶火车》,比较与清朝《年画》之间的不同之处,分析《赶火车》融入了西方绘画(素描与水彩)的特点,而油画、素描是新思潮后出现的新的绘画形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升华阶段,学生活动。学生利用课前查资料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课堂上自己总结这些现代美术作品中的“现代”特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鉴赏作品的能力。21教育网
活动内容:学生按画种分两组(1).国画组。(2).年画组。讨论中国美术“现代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让学生踊跃回答,鼓励答案多样性,教师做简单总结。
总结:绘画技巧和形式上借鉴西方的写实主义,内容上则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不是传统的花鸟、山水题材)。
4.欣赏中国现代美术作品,体验现代作品之美,加深学生对现代作品的直观印象。
5.课堂小结。
6.拓展知识面,让学生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收租院》这组雕塑作品中的“现代”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现的。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