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19 21: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战争与和平 战争,自文明萌发之始便恶梦般的伴随着人类。无论胜利与失败,都充满了杀戮与苦难。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痕迹,留在画面上的图像,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都是人们对逝去的生命的恒久纪念,更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 战争与美术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默哀弥散的硝烟《内战的预感》 达利《格尔尼卡》 毕加索痛苦的人民 光明、希望 光明、和平 残暴和黑暗 战争发生以前战争的结果战争的预感战争发生以后 强大的破坏力可怕的后果呼吁和平《布雷达的投降》 维拉斯凯兹对和平的渴望《和平鸽》 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在艺术当中,我们一直寄托着这种良好的愿望。画家是这样,我们也一样。格尔尼卡《格尓尼卡》赏析 同学们观察这幅画,请谈谈最初的印象和感受。想一想画面中的各种形象都象征什么?画家又是怎样去表现的? 牛的表情怎样?它代表什么?牛头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格尓尼卡》赏析 马代表什么含义?马象征着苦难的西班牙人民。《格尓尼卡》赏析 母亲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这一切都说明什么? 《格尓尼卡》赏析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 战士的手里拿着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格尓尼卡》赏析 战士右手握着折断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灯在这里象征什么? 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的射向四周,画家用这些象征性的揭露,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置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人民都明了战争的罪恶。《格尓尼卡》赏析 举灯的女人象征什么?《格尓尼卡》赏析从窗子里探出身体的妇女,右手举着一盏灯,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画家以此向全世界揭露这一切罪恶和黑暗。 跳楼的人发出怎样的喊声?《格尓尼卡》赏析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手抬头向上呼救,充满了悲剧气氛; 奔跑的人造成怎样的气氛?《格尓尼卡》赏析《格尓尼卡》赏析 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恐怖的牛头露出残忍的狞笑,它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被刺伤的马昂头张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人民;一名倒下的战士右手握着被折断的剑,剑旁的鲜花表示对死去战士的哀悼;由于轰炸,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手抬头向上呼救,充满了悲剧气氛;从窗子里探出身体的妇女,右手举着一盏灯,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画家以此向全世界揭露这一切罪恶和黑暗。《格尓尼卡》赏析 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效果;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这幅画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同情。这幅画曾到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展出,反响非常强烈。本世纪40年代借给美国纽约现代博物馆,1981年归还西班牙,现在珍藏在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二十世纪法国的主要流派。这一画派将塞尚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到极点,他们打破传统的时空概念,在艺术中表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物象,要在平面上表现长度 宽度 高度与深度,表现正常情况下视力看不到的结构,他们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从二度空间变成三度空间,制造出一种特殊形象,使画面极具个性化和表现力。《格尓尼卡》赏析——立体派请同学们谈谈现在对这幅画的感觉。《格尓尼卡》赏析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准备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三个小时的轰炸,死伤无数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死难者的哀悼。绘画史上的杰作——《格尔尼卡》就这样诞生了。创作背景——简介:创作背景 在《格尔尼卡》创作的头几天里,毕加索共画了25幅草图,这是其中的两幅。创作背景——小故事:谁的代表作? 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毕加索站在门口,给每一个进入艺术馆的德国军人一张《格尔尼卡》复制品。德国军官说:“这是您的代表作吗?”“不,”毕加索说:“是你们的代表作”。 毕加索的绘画被纳粹集团视为“布尔什维克艺术”“颓废艺术” 禁止公开展出。毕加索不屈不挠,以一个艺术家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的珍惜,坚定地予以还击。《格尔尼卡》揭露了希特勒德军对美丽的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最终夷为平地的暴行。作品深深地感动大众。他笔下的和平鸽飞满全世界,成为人类世界和平的象征和标志。创作背景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作画从不临摹实物,他曾说过:“我不是在寻找,而是在发现。” 毕加索简介巴伯罗·毕加索 (1881-1973) 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早期描绘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的影响。毕加索艺术作品欣赏《丑角家族》1905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亚威农的少女》1907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朝鲜大屠杀》 ( 1951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工厂》1909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山丘上的房子》1909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吉他与啤酒瓶》1913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三乐师》1921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坐着的浴者》1930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斜倚着阅读的女人》1937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