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欣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体会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以及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艺术情感;
2、探究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提高对美的鉴赏和表现能力。
B、能力目标:
1、观察、分析战争题材,感受近现代各类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宽艺术视野,丰富艺术表现语言;
2、分析艺术家选择特定场景和细节来表现战争的意图,提高画面分析能力。
C、情感目标:
欣赏系列战争题材的作品,感受爱祖国、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本节课内容共三个部分:A、战争与美术,B、对战争的反思,C、对和平的祈祷。
2学情分析
战争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地认识战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美术作品既能展现战争中人性的真善美,也能反映战争带来深重的灾难。本节课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美术作品所呈现的战争的不同侧面,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树立和平意识,以及珍惜我们身边的和平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3重点难点
分析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出艺术家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讨论战争,揭示主题:
一、讨论战争,揭示主题:
1、今天我们要来一起讨论 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与和平》 板书
2、同学们知道历史上有的哪些著名的战争或战役吗?
(百团大战、上甘岭战役)
3、战争这一主题,在我们的影视、文学、音乐、美术作品都有出现,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影视:《战争与和平》、《地道战》、《地雷战》、《珍珠港》、《集结号》
文学:《战争与和平》、《铁流》、《静静的顿海》、《红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音乐:《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
美术:
人类历史上爆发过无数次的战争,不管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充满了血腥与苦难。那些留在画面上的图像,书中留下的墨宝,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画家笔下留下的永恒,都是对战争的述说,更是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战争与和平和美术的关系。
活动2【讲授】战争与美术
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美术有着密切的关联。板书课题
1、长城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
提问:这件浩大的建筑艺术是怎么产生的?它展现给我们的仅仅是一段城墙吗?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她是战争的产物。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经过漫长的岁月,长城已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堡垒,而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时,长城留给我们的雄伟身姿,也是战争留下的累累伤痕。
2、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这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请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视频,再结合课本P74页的内容分组讨论:
A、秦始皇为什么要组建这样一支庞大的地下军队?
B、兵马俑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不同兵种的将士。 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武士俑身高175-196厘米,陶马高150-172厘米,长200厘米左右,形体都与真人真马相等,形貌服饰皆严格模拟现实。
教师总结: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像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故帝王贵族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自己的陵墓,兵马俑的出现最主要是代替真人殉葬,这个地下军队其时是作为秦始皇的陪葬,他们在地下另一个世界里仍然保卫着秦始皇,听从他的调遣。秦始皇兵马俑形象的再现了秦代的国威与军威。陶兵马佣总数达八千,还有木质战车、大量青铜兵器等。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就不会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奇迹,这个奇迹本身,就完全是战争的主题。
3、《战国铜壶》
提问:铜壶上都有哪些场景,为什么将众多的场景集中起来表现?
战国铜壶的腹部上刻满了各种形象。有交战的场面,还有战国时代贵族王公全部生活的真实反映。用对比的手法如实的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及战争情况。
4、《南京大屠杀》
这些图片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我们的历史书中都有记录,同学们对这些图片相信不陌生,它让我们震惊和愤慨!
画家李自健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创作了这幅作品:画面分为“屠”“生”“佛”三个部分,“屠”中一名日军士兵正用手帕擦拭带血的军刀,面带狰狞的笑容。另一名士兵双手抱于胸前,仿佛正在欣赏自己的残杀“杰作”。在他的脚下有表情苦痛的受害者的头颅。“生”画面当中一个哇哇哭泣的婴儿坐在如山的尸堆上,单手撑着赤裸的死去的母亲的身体,他也是该画中唯一的幸存者。“佛”画面中一个佛家弟子正在抬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的尸体。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你看这幅油画后的感受?愤慨、悲愤
这幅画真实的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艺术效果十分到位。军刀的寒光,婴儿的泣诉和滚滚的大江,娓娓道来了这一段惨痛的历史
这幅油画在海外巡展时曾引起巨大轰动,常常见到西方的观众在画前默默伫立,久久不愿离去,许多人都泪流满面。
一个日本观光团在观看了《南京大屠杀》后,集体在画家面前深深地三鞠躬:我们原先不知道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这么大的罪行,真是对不起,我们感到非常羞愧。日本再也不能干对不起中国人的事情了。
硝烟已经散尽,警钟仍需长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
2014年7月6日,“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
归纳: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造就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刚刚我们一起欣赏的就是四个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这些美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见证了战争的历史,并帮助人们更加全面,更深入、更理性地认识战争。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历史的发展,有些作品还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审美价值。
活动3【讲授】反思战争
1、观看视频。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可以说由此结束了日本的侵略战争。日本画家丸木位里夫妇就这一事件完成了《原爆图》组图,这是其中一幅。
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和这幅作品分小组讨论谈谈你的感触?
日本丸木位里夫妇用《原子弹灾害图》记录下了失败者对战争的痛苦回忆,原子弹使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是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惩罚,但是画家用画笔问道:战争的本质是什么?无论你是对还是错,是胜还是败,战争只会导致一个结果——毁灭、破坏和持久的苦难。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在看这幅作品的时候更需要反思,你们的非正义的战争也在给你们的民众带来无尽的痛苦。所以这幅出于日本画家之手的作品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也是二战之后反对战争以及核武器的最重要的艺术作品。
板书:画家在用自己的画笔在“反思战争”
(战争同时也造成艺术家精神上的矛盾冲突,促使一些艺术家反思战争,反思人生和整个人类世界,从而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2、《内战的预言》达利 西班牙
A、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B、画家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师总结:
巨大的残缺的人体,象征受难的群众,蔚蓝的天空,布满了乌云,大地上撒满了土豆,象征着西班牙荒芜的土地,所有这一切都是对战争的有力的控诉。
画中一只胳膊长在大腿上,而手又握住另一只大腿的根部,接在那条腿上的脚则踩在拆下来的屁股上,从大腿上边长出来一个狞笑的人头。一堆堆内脏似的物体抛满了地面。这是关于战争残酷的一场恶梦——甚至是只有在发高烧的时候才会产生的恶梦。画家用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一个荒诞、恐怖的场面,这是当时笼罩在西班牙国土上的内战的预兆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是对非正义战争的控诉。
活动4【讲授】呼唤和平
刚刚我们欣赏的两幅作品是艺术家对战争的控诉,对战争的反思,对人们的警示,更体现了艺术家对和平的热烈呼吁。这些作品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推动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着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程。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呼唤和平(板书)
1、《免胄图》李公麟北宋(多媒体出示图片)与《布雷达的投降》的比较
A、历史背景是什么?两件作品的相同点是什么?
《免胄图》描绘的是唐朝大将不用武器和军队,一身轻装便使回纥的十万骑兵甘愿退回草原的故事。
《布雷达的投降》表现的是西班牙对荷兰的侵略战争中,荷兰的布雷达镇战败投降西班牙的场面。
都是以投降为主题,都没有表现双方的厮杀,大有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感觉。
B、失败者和胜利者怎么区分?(引导学生分析两幅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免胄图》中郭子仪雍容大度,面带微笑,回纥统帅跪拜在地,面露惊喜与悔意。
《布雷达的投降》胜利者西班牙一方宽容大度,没有更多的居高临下,失败者荷兰一方也没有失去勇敢者的刚毅,未失去起码的尊严。可以从一些细节看出,双方将士的状态,他们手握的武器也可以看出。
C、画家为什么选择这一个场面来描绘?
画家没有表现双方的厮杀,把战争中最激烈的矛盾给掩盖了。大有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感觉,表明了画家的立场是反对战争的,期盼和平的。
2、齐白石的《和平鸽》与毕加索的《和平鸽》比较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这两幅作品,主题非常鲜明,和平鸽呼唤和平,他们的变现手法有什么不同呢?
(中国画特有的水墨表现;线描装饰手法,线条流畅,简洁而有装饰味。)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的画笔表达了拥护世界和平的心情。
活动5【活动】创作实践
尝试以《和平》为题完成一件艺术作品创意,画出草图并说说创作思路。
总结:本课我们对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了解到社会变革中的战争因素造就了一些不同类型美术作品,而这些作品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活动和发展之中在反应社会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或推动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且我们还学习了从内容、形式、精神内涵等方面去欣赏融入了艺术家情感的有关战争与和平的美术作品。同时也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带个广大民众的深重灾难,使我们自发的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但是和平仅靠呼吁是不够的,我们唯有建设起富强民主的国家,才能保持长久和平,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努力学习,为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课件33张PPT。同学们知道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争或者战役吗?战争这一主题,在我们的影视、文学、音乐、
美术作品中都有出现,大家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关于战争的电影有:《战争与和平》、《地道战》、《地雷战》《珍珠港》、《集结号》······关于战争的文学著作有:《战争与和平》、《战地东升》、《铁流》、《青年进卫军》、《静静的顿海》、《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关于战争的音乐作品有:《松花江上》、《国际歌》、
《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关于战争的美术作品有:
人类历史上爆发过无数次的战争,不管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充满了血腥与苦难。那些留在画面上的图像,那些在书中留下的墨宝,那些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那些在画家笔下留下的永恒,都是对战争的述说,更是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战争与和平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这件浩大的建筑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她展现给我们的仅仅是一段城墙吗?
结合课本P74页内容分小组讨论:
1、秦始皇为什么会让工匠们造这么庞大的地下军队?他有什么特定涵义吗?
2、秦始皇兵马俑有什么特点?采乐攻占铜壶 战国思考与交流:1.铜壶上都有哪些场景?2.为什么将众多的场景集中起来表现?
南京市郊一个泡满死尸的水塘 长江边上成千上万的被日军烧焦的尸体 进行杀人比赛的野田岩(左)和向井敏明(右) 日军军官教士兵如何砍杀中国俘虏 《东京日日新闻》, “百人斩,超纪录,向井106--野田105,两少尉延长战”为标题,刊登了这次骇人听闻的“百人斩杀人比赛”。 南京大屠杀 (油画 布面 )(现代 湖南 邵阳)李自健《南京大屠杀》原作现藏于台湾佛光缘美术馆。这是一幅三联画,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组成,宽3.2米、高2.1米,画面主体是堆积成山的尸体。
分三大组讨论:画家是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表现“屠”、“生”、“佛”三个部分的?南京大屠杀 (油画 布面 )(现代 湖南 邵阳)李自健我国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
2014年7月6日,“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
小结: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造就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刚刚我们一起欣赏的就是四个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这些美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见证了战争的历史,并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更理性地认识战争。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历史的发展,有些美术作品还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审美价值。
原子弹灾害图·水 ( 油画 布面 1959 )(日本)丸木位里夫妇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和这幅作品分小组讨论谈谈你的感触?
画家用画笔表达了什么?西班牙 达利 《内战的预感》1、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画家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小结:刚刚我们欣赏的两幅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战争的控诉,对战争的反思,对人们的警示,更体现了艺术家对和平的热烈呼吁。这些作品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推动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着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程。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呼唤和平!比较欣赏:
1、两件作品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两件作品有什么相同点?
2、失败者和胜利者怎么区分?
3、画家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场景
来描绘?北宋 李公麟 《免胄图》西班牙 委拉斯贵支 《布雷达的投降》 北宋 李公麟 《免胄图》西班牙 委拉斯贵支 《布雷达的投降》齐白石与毕加索的《和平鸽》比较呼唤和平:虽然这些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都用自己
的画笔表达了拥护世界和平的心情。和平的祈祷
无论你是对还是错,是胜还是败,战争都只会导致一个结果——毁灭、破坏和持久的苦难。
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
让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共创世界和平!课堂练习:
课本76页活动建议:毕加索在其1937年的《格尔尼卡》中,以支离破碎的形象组合,扭曲变形的造型,并融合象征寓意的方式,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痛苦挣扎的惨状。请撰写一篇短文,从构图、人物情感与场景等方面来欣赏、分析与评价它。历史事件:西班牙格尔尼卡轰炸事件 1937年4月26日,德法西斯空军肆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秀丽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格尔尼卡》 毕加索痛苦的人民 光明、希望 光明、和平 残暴和黑暗 课后作业 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的理解,采用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一张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招贴画。
[制作步骤]
1、立意:确立想要表达的主题
2、构思:根据主题,进行构思设计
3、在构思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描绘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