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 课件+教案+素材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 课件+教案+素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19 21:18:28

文档简介

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美术与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
2.了解美术作品反映或表现社会思潮、运动的不同方式和特点.
3.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根据形式分析等方法来理解它们所反映的社会观念和风气。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不同时代对审美不同的理解,并对各时代人的影响。
3重点难点
1.社会思潮.时尚是如何影响美术的创作?
2. 美术创作是如何反映社会思潮.时尚的?
4教学过程
1课堂开始
师:上课,同学们好!
学:老师好!
师:同学们请座。今天在正式上课之前呢,先给大家看几幅图片。
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欣赏传统、抗战及现代三种不同时代的“门神”形象,比较分析:
1.门神是用来干什么的?
2、赏析到四五十年代,门神不再是唐代的名将而是新四军、解放军的形象以及到现代的“福娃”的形象,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3.不同时期的门神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点出本课“时代的脉搏”。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历史朝代歌》,那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
学生回答: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教师出示幻灯片。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魏晋唐宋明”及现代几个时期的美术发展所受社会思潮的影响。
1、教师展示北魏早期 《麦积山雕像》并讲解(讲解式学习)
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北魏早期的雕像。同学们看看他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啊?生:袈裟等比较宽松的衣衫。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为什么他们要穿着袈裟啊?哦,原来由于当时佛教艺术传入中原地区时间不长,开凿石窟的工匠,就保留了较多的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佛,面相方圆,细眉长眼,高鼻,嘴唇略厚,两肩平齐,胸部厚实,身着袈裟,这均是印度的传统服饰式样。雕塑的形象明显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
2、师: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北魏中后期麦积山雕像又有了什么变化呢?
教师展示北魏中后期《麦积山雕像》(问答式学习)
师:⑴中后期与早期的雕塑有哪些不同之处?
生:不再是袈裟了,穿着的服饰趋向于汉人服饰。人物体型丰满健壮。眉毛细长,面容微笑。
师:⑵为什么到了中后期雕塑上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当时社会的思想及社会背景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北魏的孝文帝推行了一场汉化运动,用汉字,穿汉人服装,上层贵族学习汉族文人的气质。所以服饰的变化也体现在雕塑上。
师:自北魏中后期,艺术审美则逐步民族化,整个躯体修长秀美,呈典型的“秀骨清像”式样圆润质朴的面型代替了高鼻深目,褒衣博带的汉装代替了披肩袈纱,柔和流畅的阴阳线刻代替了键陀罗式衣纹;造像题材也以汉人生活习俗为准则而创造了各种不同形象,从而具有浓郁的汉民族特色。
3、师: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看看晋代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师展示晋代顾恺之《列女仁智图》(问答式学习)
师:⑴何为“列女”?
生:有贞洁牌坊的女子,有才的女子
师:晋代是中国历史上既短暂又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当时的模范女性有三种类型:贤良淑德型、忠贞节烈型和真才实学型。
师:⑵作品中美女都有哪些特征呢?
生:穿着保守,衣服简单,细腰,步履轻盈
师: 从人物形象上看,她们的装束比较的保守、朴素,色调简单,很明显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趋向。此时的美女形象趋向于朴素典雅。
师:⑶当时社会受到什么样的思潮的影响?
生:当时受到封建思想影响
师:这幅作品是中国早期的绘画作品,当时儒家思想盛行,女子崇尚“三从四德”,既是出于宫廷政治斗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在社会上广泛推行妇女的道德教育,借以维护封建秩序。
4、师:接下来看看唐朝美术。唐朝是我国古代国力发展比较强盛的朝代,那么唐朝的美女在画家笔下又是什么形象呢?
教师展示唐代 周昉 《簪花仕女图》(分组式学习)
下面请每个组相互交流一下,并派一位代表把唐朝女子的形象运用我们语文中美丽的词句形容一下。
生:发髻高耸,体态丰腴,服饰华丽,穿着低胸长裙。她们生活闲逸,富贵高雅。
师: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思想开放,作品中的女子都梳着当时最流行的发髻,低胸长裙外罩薄纱,显出半透明的质感,尤其是纱衣透体和肌肉丰腴的描绘,表现了画家勾线、赋色的高超技巧。她们虽然形体丰肥,但从其垂弧的肩颈和纤细的手腕看,仍可显出贵族妇女柔弱的风韵。宫女们的纱衣长裙和花髻是当时的盛装,高髻时兴上簪大牡丹,下插茉莉花,在黑发的衬托下,显得雅洁、明丽。画中仕女的服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时装文化。都呈现出同一种审美取向和精神面貌。
5、师:那么到宋代呢?教师展示宋代 李公麟《侍女像》、晋祠彩雕
教师分析晋祠彩雕 (讲解式学习)
师:盛唐的“环肥”曾经是流行的一种时尚,进入北宋,佛教造像仍普遍上承唐风遗韵。而晋祠这尊侍女像,人物黛眉纤如弯月,双目小若杏核,真切自然,毫无夸饰造作;脖颈匀细,肩削胸薄,躯体柔若枝条,整尊造像完全是一个眉清目秀、身姿柔美的淑女,一派清新的风貌。她们无疑是更为可信的现实的描摹,但也像历史由唐到宋而带来的国势由盛转衰,文化由恣扬博大到婉约精细的转变一样,昭示着北宋世俗社会审美意趣方面由“环肥”到“燕瘦”,由丰肌腻体到貌体清丽的转变。作品中的女子是含羞苦笑、美目传情的舞女,握绢的双手似在竭力压抑内心的哀伤,但见她低眉俯首,整个身姿形成一条极美的曲线,由于不满摧残青春的宫廷生活,她强作欢笑的脸,分明含悲欲哭,令观者酸楚痛切而引发感情的共鸣。
6、师:接下来看看明代的美术作品
教师展示明代 唐伯虎《秋风纨扇图》(引导式学习)
师:唐伯虎,即民间传说中的风流才子,人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坛上是 "明四家"之一。这幅画描绘的女子形象较唐宋有哪些不一样?
生:瘦弱的形象,娇羞的体态,一脸衰怨。像林黛玉一样的病态。发髻细长。服饰上采用了不同的纹饰,装饰品的佩戴也增多了。
师:画中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萧瑟秋风中手拿团扇心情惆怅的女子的情态,并通过题诗,隐喻式地抒发了他对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感慨。
此图用白描画法,笔墨流动爽利,转折方劲,线条起伏顿挫,把宋代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和颜辉的折芦描结合起来,用笔富韵律感。全画虽纯用水墨,却能在粗细,浓淡变化中显示丰富的色调。画中人物不管衣饰如何华贵,却全无唐、五代画中人物那种雍容大度的气派,而是在表面的浓妆艳抹下流露出一丝无端的惆怅。
7、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在21世纪这个信息发展的时代,现代美术作品又受到哪些影响呢?
教师展示 何家英《人物像》以及相关图片(交流式学习)
何家英的女性美表达和世俗的美女画划清了界线,他的女性主题体现出优雅的人文气息,涵括了美丽、青春、纯净、高洁和内在教养。他认为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朴实的内在美、人格美。
何家英在深入发掘晋唐绘画精神的基础之上,将大气、浑厚、简约、质朴的审美气度与精微缜密的手法相配合,营造了文雅、恬静、高贵、精致的艺术意境。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美术作品不仅限于绘画,还有摄影等多媒体题材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艺术的领域。而照片中体现的女子形象也丰富多彩,风韵如林志玲,中性美如李宇春,正体现现代的审美趋向于多元化,是时尚美的体现。
我们刚刚随着时代的发展欣赏了从晋代到现代,美术作品所受到的影响。
那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1、欣赏视频《满城尽带黄金甲》影视片段
分组辩论其形象、服饰与时代审美是否与历史相符,是否有其合理性。
2、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古代美女的形象,分组回答
3、学生观看照片猜猜明星演绎的是谁,属于哪个朝代。
活动4【练习】总结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提问:“美术创作跟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在某些时候,社会思潮对美术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活动5【作业】课后动手
课后总结画出五个时代代表的人物发型速写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