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新的实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能分析一些现代艺术作品的构思及其表达的内涵;会利用相关图片进行打散重构,表达学生想要表现的内容。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通过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方式做发射性思维训练,以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风格,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树立理性对待现当代实验艺术的态度。
2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实验性艺术变得非常复杂多样,它打破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极大地恢复了艺术的自由;拓宽了艺术的发展空间。是对艺术的更大变革和全面创新。其关键在于有别于传统艺术的实验性、反叛性特点,及其因此呈现出来的丰富的艺术形式、手法、手段、材料、媒介等,在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材特别将其作为单独一课介绍,较好地突出了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现当代艺术的丰富内容;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2、教材内容:教材立足于艺术本身,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①、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绘画领域创作观念与材料的变革。②、雕塑领域对空间占有方式的变化。③、伴随新材料、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
由于本课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较多,教学中不容易做到全面、深刻。因此,只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展开教学。
3学情分析
高中生具有较好的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在欣赏的同时必须渗透鉴赏,并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去思维、去创新。为此从视觉创新入手,以“打散重构”为突破口,可望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另外,教师必需面对的一个现状是:我国当代社会的“泛娱乐化”现象很大程度地削减了青少年学生对于深沉知识的学习热情!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浮浅的感官娱乐刺激,对于知识、文化的学习比较冷漠;对于美术学科存有歧视心理;学生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践经验普遍比较缺乏等等。
因而,在教学的难度设计上不宜过大。关键不是急于使学生仅通过一节课获得多少美术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力求通过本课的教学更好地激起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今后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使学生逐渐养成终身爱好美术的兴趣。在这里,“寓教于乐”才是重要的(即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逐步渗透知识,而不流于乏味的说教或浮浅的娱乐)。
4重点难点
1.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的艺术观念、探索角度与材料方法;
2.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的内涵及其价值。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名画作品展示:拿出老师临摹的世界名画: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梦》
提出问题:这是谁的作品?画的写实吗?
教师简明概况:这是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梦》,画的抽象,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在这之前的美术史还有哪些风格的作品?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个有趣的视频来了解下。
视频播放:500年西方美术史上的女人
提出问题:从这些女人的画像中,你们发现了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简明概括:从传统到现代,艺术家在这样的过程中,打破传统艺术的观念,不断的创新,拓展了绘画的形式,进行新的实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的伟大艺术家的一些新的实验。
引出课题:《新的实验》
板书:第七课 《新的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视频,让学生看到美术史上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教师以此作为兴趣点,可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1、新技术新材料的综合艺术
[思考] 如果没有了笔,我们还能用什么新方式新材料来绘制作品画面?
下面这位艺术家给我们带来答案:
(1)火药爆破画
简单介绍国际艺术家蔡国强:
蔡国强(1957--- )福建省泉州人,表演艺术导演。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创作作品,是国际艺坛上最受瞩目的中国人之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核心创意成员及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
视频展示:蔡国强的火药爆破画《故乡》公开制作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了解新材料火药爆破画现场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边看边根据视频讲解:
教师小结:为泉州当代艺术馆募集资金,蔡国强在2013年9月25日下午,用他标志性的现场爆炸方式创作了以其家乡泉州风景为主题的火药画《故乡》。最终,以人民币1500万元无佣金的价格被买家买走。
作品欣赏:火药爆破画《故乡》
[思考]画面出现了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回答
学生:塔、树、房子、山。
教师补充总结:画面的中心是泉州的一座古塔,当地风格的民居、街道、教堂、山色、树木等也都被艺术家精心的安排在画面之中。
《故乡》新技术新材料的综合艺术
思考:(1)运用了什么新技术新材料:学生:火药爆破 教师补充: 特殊的绢纸
(2)灵感来源及启示?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提示:从中国传统文化上去理解。
教师小结: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熟悉的家乡题材内容。艺术家从小喜欢玩火鞭炮,读的是舞台设计专业。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把爱好与事业结合起来。
(2)蔡国强的装置艺术作品
作品欣赏:蔡国强的装置作品《草船借箭》
【思考1】 运用了哪些材料?
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木船 风帆 箭 中国旗 草
教师提示补充:电风扇、金属、绳子。
【思考2 】结合典故,想一想艺术家想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观念?
提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可以从典故里的意思结合实例说明。
教师小结:“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孔明的传说,原本的意思是指利用对方的错误的判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方法,在这里,蔡国强是想用它来形容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之中的文化境遇。中国传统文化典故的观念运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新艺术形式的展现。
活动3【讲授】新课教学:2、绘画领域的新实验
图片欣赏对比:创作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根据图片自由回答。
(1) 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创作了“滴淌画”
【思考】
(A)画面中出现了什么?有没有具体的形象?有没有中心呢?
(B)他创作过程有依赖内心的理性思考吗?有根据具体对象来创作吗?
教师小结:
杰克逊·波洛克已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中“行动绘画”的象征。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画面中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中心。他在画布上滴洒颜料的作画方法,创造了绘画活动与下意识活动相结合的新途径,创作过程具有偶发性特征。对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有很大的启示。
[活动] 教师准备好的颜料墨水笔,地板上铺好长卷白色素描纸,让学生们上台体验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创作了“滴淌画”。尝试“滴淌画”的乐趣。
教师先展示其他班滴淌画作品,并提出要求。
提示:可以在上面运用手印,滴淌出点线面。
要求:学生轮流滴淌过去。线条随性偶发。
情境创设:教师和台下学生一起拍手打音乐节奏,为表演的同学伴奏。师生一起“玩”。
作品展示:画完请同学手拿作品展示,同学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教学和活动,力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开放、平等和有趣的课堂情境,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兴趣,使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起来。从而将教学推向高潮。)
(2)沃霍尔的波普艺术
【思考】可以将印刷照相机等现代技术作为艺术创作手段吗?
(可以,独特的复制手段也能够很好的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作品欣赏:《玛丽莲梦露》
【思考】艺术家选择的形象是大众化的形象作为模仿的对象吗?
教师简述:沃霍尔的作品以其充满善意的讽刺在美国的商业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社会针对性。他把社会崇拜对象,或者最流行的东西(如:世界名人、电影明星、美元等),都作为他的表现对象和题材,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轰动。他的作品告诉人们,流行的大众趣味就像他的作品一样是被大批量生产和制作出来的,直到你感到厌倦为止。
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系列是用丝网印刷绘画方法创作的。它的使用可以使同一幅作品被成百次地复制。对于沃霍尔来说,这种方法的最引人之处在于其不带个人风格的机器复制特征,它显示着作品中的形象是未经艺术家任何心理作用的直接呈现。
(设计意图: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回归内心感受,使课堂气氛更趋于平静,并将学生从神秘的艺术带回到熟悉的文化中来。)
教师小结:这幅作品是美国的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波普艺术,又称大众艺术。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的一个艺术流派。该艺术形式用流行、通俗的大家都熟悉的形象来创作艺术作品,使人们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形象,以此来证明艺术存在于一切生活之中。
【教学延伸】拿出教师读研时候同学和自己创作的毕业作品,参考波普艺术的创作风格,请同学找出其中有参考波普艺术的地方。
(3)马蒂斯的剪纸拼贴画艺术
简单介绍马蒂斯创作剪纸拼贴画的缘由故事。
马蒂斯剪纸作品欣赏。
展示教师自己手绘马蒂斯剪纸作品《国王的悲伤》
简单介绍作品表达的意义。
(4)对古典主义作品的修改和挪用。
恶搞版古典主义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号叫的教皇》
【思考】图二培根《号叫的教皇》是如何对古典主义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进行挪用和修改?两者有什么不同?
修改了面部表情,添加了栅栏。
面部表情修改:伸直脖子,张大嘴巴大声尖叫,滑稽可笑。
【思考】添加了栅栏,为什么?
教皇的前面有展览场的围栏,粗犷的处理方式,令观者困惑和不安
活动4【活动】教师小结
变体画是在尊重原作或充分肯定原作价值的前提下,借经典作品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观念或独到认识(可能是抒发作者对艺术、人类、社会等问题的思考;或只为探索全新的艺术发展空间等)。其作同样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或艺术内涵,表达了某种实验、探索精神。当然,也可能存在一些取巧之嫌。
而许多“恶搞”之作是以歪曲原作为出发点,来达到自己恶俗的目的。或仅为“博得一笑”;或只是发泄个人情绪。但也有许多是出于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等充满讽刺意味的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变体画作品欣赏。
教师点评分析。
活动5【活动】课堂总结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创新社会里,艺术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概念,它与其它艺术形式以及生活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模糊。对于这些作品,我们要尝试着去感受这些作品,并肯定它们的创新之处,同时也要保留我们评价的权利 。
原作为出发点,来达到自己恶俗的目的。或仅为“博得一笑”;或只是发泄个人情绪。但也有许多是出于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等充满讽刺意味的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变体画作品欣赏。
教师点评分析。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自己选择一幅世界名画,进行变体画创作。
课件37张PPT。 第二单元 第七课《新的实验》高中 美术鉴赏 湘美版 视频 500年西方美术史上的女人
从这些女人的画像中,你们发现了有什么变化呢?
传统 现代
艺术家在这样的过程中,打破传统艺术的观念,不断的创新,拓展了绘画的形式,进行新的实验。达芬奇:我运用的是比较传统的绘画方式和观念。毕加索:我运用的是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新的创作方法。第七课: 的实验新究竟有哪些方面的新的实验呢?一、新技术新材料的综合艺术如果没有了笔,我们还能用什么新方式新材料来绘制作品画面?蔡国强(1957--- )
福建省泉州人,表演艺术导演。
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创作作品,是国际艺坛上最受瞩目的中国人之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核心创意成员及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蔡国强视频 蔡国强的火药爆破画《故乡》公开制作《故乡》全图 (八折屏风, 744 x 242厘米)
为泉州当代艺术馆募集资金,蔡国强在2013年9月25日下午,用他标志性的现场爆炸方式创作了以其家乡泉州风景为主题的火药画《故乡》。最终,以人民币1500万元无佣金的价格被买家买走。
画面出现了什么?画面的中心是泉州的一座古塔,当地风格的民居、街道、教堂、山色、树木等也都被艺术家精心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蔡国强的火药画《故乡》新技术新材料的综合艺术
(1)运用了什么新技术新材料:
火药爆破 特殊的绢纸
(2)灵感来源及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熟悉的家乡题材内容。艺术家从小喜欢玩火鞭炮,读的是舞台设计专业。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把爱好与事业结合起来。
蔡国强的装置作品《草船借箭》 蔡国强装置作品《草船借箭》1 运用了哪些材料?
木船? 风帆? 箭? 金 属? 绳子? 中国旗? 电扇?草
2 结合典故,想一想艺术家想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观念?
“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孔明的传说,原本的意思是指利用对方的错误的判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方法,在这里,蔡国强是想用它来形容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之中的文化境遇。中国传统文化典故的观念运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新艺术形式的展现。
二、绘画领域的新实验创作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呢?1 波洛克的“行动绘画” 创作了“滴淌画”思考:
(1)画面中出现了什么?有没有具体的形象?有没有中心呢?
(2)他创作过程有依赖内心的理性思考吗?有根据具体对象来创作吗?
杰克逊·波洛克已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中“行动绘画”的象征。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画面中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中心。他在画布上滴洒颜料的作画方法,创造了绘画活动与下意识活动相结合的新途径,创作过程具有偶发性特征。对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有很大的启示。
活动:请同学们上台表演:行动绘画可以将印刷照相机等现代技术作为艺术创作手段吗?2、沃霍尔的波普艺术 想一想:艺术家选择的形象是大众化的形象作为模仿的对象吗?
这幅作品是美国的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波普艺术 通俗、流行 又称大众艺术。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的一个艺术流派。该艺术形式用流行、通俗的大家都熟悉的形象来创作艺术作品,使人们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形象,以此来证明艺术存在于一切生活之中。(美国)安迪·沃霍尔
3、马蒂斯的剪纸拼贴画艺术马蒂斯的“剪纸拼贴画”作品欣赏 恶搞版蒙娜丽莎4、对古典主义绘画的挪用与修改(变体画)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培根《号叫的教皇》想一想图二培根《号叫的教皇》是如何对古典主义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进行挪用和修改?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培根《号叫的教皇》修改了面部表情,添加了栅栏。面部表情修改:伸直脖子,张大嘴巴大声尖叫,滑稽可笑。教皇的前面有展览场的围栏,粗犷的处理方式,令观者困惑和不安创作手法修改:流动的油画笔触,添上瀑布流水似的屏幕来展现,具有歇斯底里的性质。添加了围栏,为什么?小结变体画是在尊重原作或充分肯定原作价值的前提下,借经典作品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观念或独到认识(可能是抒发作者对艺术、人类、社会等问题的思考;或只为探索全新的艺术发展空间等)。其作同样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或艺术内涵,表达了某种实验、探索精神。当然,也可能存在一些取巧之嫌。学生变体画作品欣赏学生变体画作品欣赏课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创新社会里,艺术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概念,它与其它艺术形式以及生活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模糊。对于这些作品,我们要尝试着去感受这些作品,并肯定它们的创新之处,同时也要保留我们评价的权利 。三、课 堂 小 结课后作业: 自己选择一幅世界名画,进行变体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