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并理解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多层面、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意识
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多种思维品质,从而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尝试性分析,系统地获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意识,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本课介绍的就是美术作品的四种鉴赏方法。引导学生以一种开放、探索性的审美态度从美术作品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并且在有效获取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突破粗略、简单化的欣赏习惯,或者仅仅能够复述作品的内容而缺乏对形式的理解和个人创见。
3重点难点
重点:多角度去鉴赏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灵活运用四种鉴赏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先用多媒体向学生映示神秘熟悉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一些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
1 观察图片中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蒙面
2 为什么没眼睛蒙上?(幽默)
诱导学生回答眼睛的重要性这时话峰一转点出课题“我们的眼睛如此重要哪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反问)
3 美术的种类? (承上起下的问题)
诱导学生回答种类繁多,形式繁多 ,从而得出本课的重点美术鉴赏四种鉴赏方法。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思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内容: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因为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所以感悟鉴赏是重点,
感悟式鉴赏;(五步)这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4步 )
1“感”和“悟”的含义
2感悟式鉴赏理解:
3 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红色给不同人不同的感觉)发言时仅可能让全体人参与,避免少数人集中发言。
4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引导教师从构图、点、线、面、绘画的意境调动学生的理想 请3-5名学生发言发言。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荷花影》
(二)形式鉴赏 (3步)
1形式鉴赏含意:外在,表面
2形式鉴赏因素 形象、构图、空间、形体、色彩、明暗、线条、笔墨。
通俗易懂的语言进一步说明解释形式鉴赏
3法国莫奈的《莲池》教师引导请2-3名学生发言
南宋马远《长江万顷》《黄河逆流》教师引导请2-3名学生发言
(三)社会学式鉴赏(研究)(3步)
1社会学式地位
2社会学式鉴赏方式偏重点:
3荷兰伦勃郎的《夜巡》教师引导请2-3名学生发言
五代黄筌的《五珍图》教师引导请2-3名学生发言
美术作品的画家生平、委托或赞助人、文化背景、社会基本价值观。
(四)比较式鉴赏(3步)
1比较式鉴赏地位:有比较才有鉴赏
2美术作品的横向:
3北宋文同《竹子》 郑板桥《丛竹》教师引导请3-5名学生发言
活动3【练习】巩固课堂知识点
放映达芬奇《梦娜丽莎》教师引导运用鉴赏四中类型去鉴赏-----给学生1-2分钟把自己的鉴赏感受写纸------请3-5学生发言(自发式,提问式)然后师生运用四种鉴赏类型鉴赏
活动4【作业】课后作业
1 学生易于观察
2 运用自己的观点
3 有利于学生把学习的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课件24张PPT。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 欣赏美术作品的四种方式:
一 感悟式鉴赏
二 形式鉴赏
三 社会学式鉴赏
四 比较式鉴赏一 感悟式鉴赏“感”和“悟”的含义(主观)
感悟式鉴赏含义:
要求的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欣赏美术作品。。”同样,面对一件动人的美术作品,我们也会激情澎湃,任由思维驰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欣赏。这种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画面的观看方式,可算是感悟式的鉴赏。
这种鉴赏方式,较适合于写意性的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
热辣恐惧墨点 蝌蚪 青蛙 蛙声 悠扬
墨团 山石 峡谷 幽静
墨线 泉水 流动 优美
画面 狭长 水流无限 悠长二 形式鉴赏 在美术作品面前,最先观看到的是它的表面形式,于是,从形式的角度来鉴赏美术作品便成了最基本的方式。艺术形式。主要指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
这种方式偏重于对作品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分析和把握。思考与交流A(美国)泼洛克 秋的节奏B 张明山(泥人) C 敦煌壁画(北魏)九色鹿 (1) 连环展开式构图() (2)人物结构比例准确() (3)敷色清丽() (4)平涂() (5)线条与色彩相互重叠与渗透()三 社会学式鉴赏面对一件美术作品,我们不禁会问,画家为什么这样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吗?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学式鉴赏。
许多美术作品,都有着特定内容和意义,从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抓住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就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这一类型的鉴赏方式,主要是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理解。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再现性的、故事性或情节性较强的美术作品的鉴赏。四 比较式鉴赏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的因素主要是形式方面的,
比较的方法其实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竹子丛竹本课小节:1.从多种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2、灵活运用四种鉴赏方法。 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关系 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