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心灵的慰藉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宗教为什么会选择“美术”作为宣传教义的重要方式?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一、宗教与美术的关系 美术自身的特点:美术作品所传达的视觉形象较为直观、易懂、又比文字生动有趣,很适合宣扬抽象的思想。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迦皉罗卫国的太子。他有感于人生无常,有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创立佛教。佛教最早产生于哪里?二、佛教的概况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传播与发展,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晚唐以后逐步衰落,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次大规模地融入外来因素。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美术作品形式壁画
雕塑
建筑绘画
图案
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 始建于公元453年(北魏兴安二年)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 年 1、前期:欣赏两汉时期佛教壁画,并结合早期的
中国绘画,分析早期佛教壁画的特点悉达多太子舍身饲虎 北魏敦煌254窟 中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壁画和雕塑割肉贸鸽图 敦煌275窟? 北凉九色鹿 莫高窟257窟 北魏隋唐时期的佛教壁画和雕塑“画圣”吴道子 ( 约 689 年一 758 年 )《天王送子图》局部 线描临摹中期:晚唐以后的佛教美术作品这一时期的窟龛中,供养人的造像占据的位置突出。佛教人物的雕塑风格和审美意趣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就菩萨的造像而言,与盛唐相比较,亲切感、世俗感进一步增强,但那种动人心魄的优雅高贵的气质减弱了。佛教艺术更趋于人性和世俗化。
由上可以看出,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原有的佛教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艺术家逐步按照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信仰的需要将形象本土化。
2001年2月26日,二个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和尚,在纽约的一个画廊展示了一个名为“医学菩萨沙子坛场”的作品,来展现亚洲艺术。 藏传佛教行为艺术——生命瞬间这是2月22号开始的情景 2月26日2.27开始绘图,材料是一种用于藏医药的细沙。 佛是万物的起源,是世界的中心3月1日,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创作.3月2日, 繁华初现 可以清楚的看到,细沙如何汇聚成世界。 3月5日围绕在佛周围的芸芸众生,每一种生命都跃然沙上。 创作工具3月7日 佛泽四方近距离观察,清楚地看到沙粒铺垫的厚重质感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 3月20日, 完成的日子终于到来,辉煌的成就,瑰丽的画卷,以一种强迫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界和心灵,乃至灵魂。 精致得难以置信的细节 完成图,完美的画面,繁华的世界,多看一会儿吧,记住它成功之后的庆祝真正的伟大现在才正式开始…… 看看,周围人们的眼神 明白了吧!能相信吗? 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相对于亡,人们对生的庆祝远没有那么隆重。 除去抹不净的回忆,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对于一个世界的消失人们做着不同的凭吊和评价而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已不再有那惊艳的容貌那些千姿百态的繁华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永不再返本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