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课
人间生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了解中国唐宋、五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作品
3.学习并掌握欣赏此类作品的方法,自主学习
㈡情感目标
1.增强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科学的欣赏观,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
2重点难点
㈠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㈡体会这些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理解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3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美术主要是为了宗教和政治信仰服务,比如: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女史箴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本生故事》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艺术家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开始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现象,美术也自然转变为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课本的第四课《人间生活》,了解一下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时期的画家所描绘的他们眼中的真实生活。21教育网
2新课
1.唐代仕女画——《簪花仕女图》《捣练图》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美术最为兴盛的时期,除此之外,这时也开始出现一些表现贵族生活的美术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题材是“仕女画”,它们不再以对女子进行道德教化为目的,而是专门描绘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21·世纪
教育网
⑴《簪花仕女图》
①思考:反映贵妇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体现唐朝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作品的风格(比较簪花与李白行吟图)
②工笔画的特点:比较《簪花仕女图》和《李白行吟图》笔法的区别 (工整细腻)
⑵《捣练图》
仕女的衣着体现出唐朝丝织业的发达,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制造丝织品的过程,欣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
①作品介绍:盛唐之际,最负盛名的贵族人物、仕女画家当推张萱,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做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练”,为丝织品的一种,织成时色微黄,质地较硬,煮熟后加漂白之物用杵轻捣,使之柔软,然后熨平使用。
②分别展示“熨练”,“捣练”,“理线”三部分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如何在画面中融入生活细节)(挽袖、理线、扇火、淘气、后倾)www-2-1-cnjy-com
教师总结: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对生活细节的细心观察与捕捉。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③工笔画独特的塑造方式(中国画与西方人物画的比较)
A、西画—色彩,明暗,
工笔—“三白”(额头,鼻尖,下颌)
B、花子,花钿,古代的一种装饰手法,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对这种装饰的描写(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C、用比较式鉴赏方法欣赏《簪花仕女图》、《捣练图》
作品
《簪花仕女图》
《捣练图》
时代作者
题材内容
场景
作品风格
审美趣味
D、总结:留白是中国画背景独特的处理方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2.五代南唐美术作品——《韩熙载夜宴图》
仕女画是文人墨客闲暇之余把玩之用,到了五代画家充当了一次皇家间谍,以目识心记的方式画成了《韩熙载夜宴图》21cnjy.com
⑴全画分为五部分,请同学划分并说出分割的依据
总结:采用连环画的分段构图方法,使用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活道具---屏风和床榻。它们一方面起到分隔画面,使每段独立成章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把各段连贯起来,使全卷成为统一的大画面。通过主题人物的反复出现,把发生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1·cn·jy·com
⑵社会学式鉴赏方法欣赏《韩熙载夜宴图》,通过画面你能感受到韩熙载是怎样的心情
画卷中的主要人物韩熙载是北方官宦,后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韩熙载在夜宴中郁郁寡欢。www.21-cn-jy.com
⑶赏析听乐:
宾客们听的入神吗 画家抓住哪些细节来表现的 (视线,动作,神态)
⑷清吹(笛箫合奏)
中国画线条的魅力:十八描(不同的质地的服装用不同的线条表现)
⑸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幅画,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画家是如何凸显主题的,是怎样表现“夜”的 (这也是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一种方式)2·1·c·n·j·y
3.宋代美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前面几件作品都是表现上层社会的生活,到北宋时期商业的繁荣使得人们对美术品的需求大为增加,由于美术作品的市场化导致了职业画家的出现,画家开始关注平民的生活,风俗画应运而生。2-1-c-n-j-y
⑴课前让大家收集关于清明的资料,下面看看大家都收集到哪些资料
⑵学生展示成果
⑶总结:清明的最大魅力不仅在于精细的刻画与详尽的描绘,更在于它全局的把握和恢弘的气魄。表现世俗不再是个体阶层,而是反映一个社会整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正因为它的价值成为民间艺术家争相创作的题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⑷欣赏木雕,麦秆画,剪纸,石雕,发绣的作品
3小游戏:大家来找茬
《清明上河图》体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下面看看大家的观察力怎么样 男生女生PK
4猜一猜
现实生活一直是画家笔下永恒的主题,欣赏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的部分作品,你认为哪幅作品是金奖作品并说出你的理由 21
cnjy
com
5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表现人间生活的素材很多很多,只有通过对生活细心观察才能创造出好的美术作品。
6教学反思
本课作为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尝试课,试图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新方法。为此,紧紧抓住教学目标,教学中始终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充分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运用现代教学设施,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不但眼观耳听、而且手动;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感觉不是美术欣赏的旁观者,而是融入其中,是参与者。课堂中预设的一些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讨论,
学生的回答虽然不够专业,但教师要给与理解与鼓励,侧重于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去体会艺术家如何表现生活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生活一刻,理解美术作品跟日常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讲述鉴赏心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