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第四课审美变化中自我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中山装 军装 西装 牛仔衣 休闲服 时尚服装 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导 学 这些服装样式的先后出现,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艺术是个性化的展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方
式;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习
俗又会对艺术家的个性展现形成制约。
在本课中,探讨的就是在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中,艺
术家的个性展现。这种个性具体的来说,就是其作品中
的风格,也就是教材上讲的“自我”。中国文人画发展脉络 长期以来,中国画艺术不断创新和完善,在不同的
时期表现出了各自的艺术风格,而这些风格都曾经风靡
一时。以花鸟画为例,在技法方面,自五代以来,先后
出现了工笔画中的勾填法、没骨法,后又出现了兼工带
写、小写意和大写意等方法;在风格方面,又由宫廷绘
画的客观描绘发展到文人绘画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仔细对比两幅作品,看都有些什么异同点?思考写生珍禽图 (中国画 绢本 五代)黄筌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果熟来禽图 (中
国画 绢本)林椿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和前面两幅作品相比较,
这几幅又有些什么特征呢?枯木怪石图 (中国画 纸本)(北宋)苏轼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墨梅图 (中国画 纸本)(元)王冕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枯木竹石图 (中国画 纸本)(元)吴镇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黄甲图 (纸本 明)徐渭 链接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竹石图 (纸本 清)郑燮(xie) 学诗不成,去
而学写。学写不成
,去而学画。日卖
百钱,以代耕稼。
实救困贫,托名风
雅。免谒当途,乞
求官舍。座有清风
,门无车马 。
——郑燮《署中示
舍弟墨》 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近代)吴昌硕拓展延伸齐白石《灯鼠图》系列民间剪纸《老鼠嫁女》 老鼠的繁殖力强,寿命长
,于是在民俗剪纸中,表现老
鼠繁衍育子的主题大量出现。
例如:老鼠娶亲、老鼠联烟、
老鼠登蜡台、老鼠偷油吃等等
。古人认为多子多福,而“老
鼠吃麦穗”、“老鼠吃葡萄”
、“老鼠吃南瓜”中的“麦穗
”、“葡萄”、“南瓜”,皆
为多籽,用比拟象征手法寓意
祈求人类繁衍不断,子孙满堂
。民俗剪纸子鼠为阴极的象征
,多是出现在年节期间的腊月
至正月,这正是除旧布新、送
阴迎阳的时刻,具有祛灾纳吉
的象征意义。 朱新建《美人图》系列朱新建《美人图》系列朱新建《美人图》系列朱新建《美人图》系列 在新文人画运动中,朱
新建的作品从大众化的市井
俗气中吸取文化精神并将我
们时代对俗习重视与文化低
落而造成的审美趣味相结合
,对质朴真率、大笑大哭的
的俗文化进行肯定。同时,
他作品劲利的笔法也是对硬
笔书法影响下潜移默化与对
毛笔书法普遍失落后的一种
照应。 课后思考 为什么元、明、清、近代时期文人画占主流地位?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各个时期的文人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呢? 拉奥孔 (雕塑 大理石 1世纪)
希腊 哈桑格罗德斯等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审美不会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社会党变迁而产生一定的影响。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拉奥孔 (油画 布面 1610---1614)
(西班牙) 格列柯有桃子的静物 (壁画 约50)(古罗马)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审美不会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产生一定的影响。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
(油画 1905)(法国 塞尚)自画像(油画 1499 )
(德国) 丢勒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自画像(油画 )
(荷兰) 梵高自画像(油画 1905 )
(西班牙) 毕加索自画像(丙烯画 1968)
(美国) 克洛斯审美情趣在自画像中的体现在阳台上的人 (油画 约1810--1815)(西班牙) 戈雅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细微的差别往往传达艺术家主动而自觉的审美探索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阳台(油画 1868)(法国) 马拉餐桌旁 (布面 油画 1899)
(法国) 搏奈尔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相比搏奈尔任然西安保留光线和闪光印象的《餐桌旁》,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在把眼前的景象改变威装饰性图案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餐后的果物(油画 1908)(法国) 马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