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审美自律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20 12:3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艺术家真性情的流露和笔墨的时代性。
2.通过对《兰亭序》的欣赏,圈划出曾经涂改过的痕迹;通过对苏轼人生遭遇的了解,找到其绘画物象中人生遭遇(挫折)的意象化表达;通过听潮水磅礴的声音效果,思考运用何种形式将这种气势表现出来。21cnjy.com
3.拓展人文视野,打开寻找“美”的眼睛;让学生理解艺术的美就是真性情,从而树立“美就是回来做自己”的人生态度。21·世纪
教育网
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设置分为中西两个角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自律现象和个人风格的出现。2.审美自律在中国书法和文人画中的体现。3.欧洲19世纪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创作观念和风格特征。【出处:21教育名师】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家真性情的流露和笔墨的时代变化
教学难点:笔墨如何呈现真性情的
4教学过程
导入:
上海市博物馆举办的《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结合课本37页的《捣练图》说明“在历史的长河中,美术其实总是依附于一定的使用功能而存在的,美术家被赋予这样活那样的任务,美术作品的创造也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现实需要。”(摘自课本P37页首段文字)
我们说当美术作品的宣教功用改为“怡悦性情”的时候,我们开始学会从自身去体会什么是美。请大家把书翻到37页,“审美自律”,让我们在中国的传统笔墨中去体会美,去审视美自身的规律性。21教育网
新授:
早在汉代,杨雄就说过“书,心画也”。(板书)对于纯线条的书法用笔来说,就已有“心画”之说。可见“笔”、“线”之类的“形式”早已不仅仅是造型手段和技巧,而是真性情的流露。
《兰亭序》作为古文典范载入《古文观止》,出现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书法作品《兰亭序》作为书法典范也出现在我们的美术教科书中。只不过它是摹本的复印品罢了。
提问:那么什么是“摹”呢,你怎么理解这个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摹即双钩填墨法,临则是对着稿子进行绘制。后者难于前者。
目前天下最美的摹本是唐代摹本,史称“神龙卷”,因其卷首、卷尾各有半枚神龙印而得名。PPT
[活动一]让我们运用听觉和视觉的感受,用心去体会王羲之在书写过程中情绪变化的文本反映。找一找他所涂改过的痕迹,并把它们圈画出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准备好了吗 播放兰亭序朗诵版MP3
PPT让学生比对自己找出来的地方与老师找出来的是否一样,最后请学生回答“每揽”(原文21列)两字的玄机在何处 21·cn·jy·com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王羲之先写“一揽”,后写“每揽”。
思考与交流:兰亭序真正的美体现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书中所说,即使王羲之自己日后也无法写出如此率真流畅的作品。把“率真流畅”标注一下,这个就是真性情,追求原创当下的即兴之美。所以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让我们看看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看着这些歪歪倒倒的书法,恐怕这样的作文草稿交给语文老师要扣十分的卷面分数了。最有眼缘的四个字“父陷之死”,你找到了吗 述说着颜真卿满纸国破家亡的悲痛。2·1·c·n·j·y
让我们借着动画的效果去体会一下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美,流露着什么样的真性情
[活动二]苏东坡官场上的失意,写下了《寒食帖》,也创作了画作《枯木怪石图》大家找一找,苏轼的人生“挫折”如何体现在了石头和树木这两个物象上了呢 www.21-cn-jy.com
“挫折”--板书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圆润(挫圆)的石形,折断的树枝。苏轼画的不是大自然中的物象,所以提出了文人画的第一个理念:绘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像不像不再是画品第的唯一标准,而是要体现画家的真性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古代把这种读书人画的画叫做文人画,请大家阅读37页,讲述“文人画”的文字段,思考“文人画的四大元素”是什么呢 www-2-1-cnjy-com
教师:诗书画印。苏轼倡导的文人画运动说到底是反职业画家运动,但是职业画家画的画真的很好看,我们可以看一看郭熙笔下的早春山水景象。他用笔墨构建了一个三维的山水世界。
作为职业画家的郭熙为了赞美宋神宗的改革魅力与英明创作了《早春图》,职业画家的创作受到了皇帝的政治“规定”。2-1-c-n-j-y
让我们看看真正的文人画《珊瑚笔架图》,找找,米芾自己作的诗“三枝朱草出金沙”、米芾的书法、他把书法的用笔融入到了笔架的描绘中,还有印章。米芾不在乎笔架的像不像,甚至不惜旁注“金座”来称赞笔架的特点。在乎的是急于将得到笔架的那份“狂喜”融入与笔墨之中。这就是文人画的第二个理念:逸笔草草,直抒胸臆。21
cnjy
com
同样是文人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面对南方西湖景所创作的《潇湘奇观图》,北方雄壮的山在这里主角换成了南方空灵的水。米家父子创作的笔法--米点皴,点出南方山水的空灵、宁静之美。【来源:21cnj
y.co
m】
【活动三】让我们试着聆听钱塘江边的潮水声,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它的磅礴气势呢
21世纪的艺术家用“炸药”代替了“水墨”,借其爆炸时的当下性、原创性,描绘出了钱塘江潮水的气势,他的名字就是蔡国强--板书。下面让我们来感受下他的创作过程。
教师总结:美是艺术家真性情的流露,笔墨当随时代,美自身的规律性那就是随时代、师法自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