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形成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社会约定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次课是对已有知识的提升与延伸。
3重点难点
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形成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什么是美
请同学们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什么是美?
教师出示几幅图片,请学生分析作品的美与丑。然后教师归纳什么是“美”。
活动2【讲授】形式美法则的产生及内容、美术作品内涵、美术鉴赏的意义。
教师出示图片,与学生一起分析,注意多运用与形式美法则有联系的关键词:重心平稳、左右对称、连续、重叠、平衡、大小比例、节奏等等。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形式美法则的内容都有哪些,美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明白: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那么美术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本课要重点了解的问题。
出示一组图片,请学生分析这组图片是否属于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教师总结:美术家为了审美目的而创作的作品,无疑是美术作品。
出示另一组图片,请学生分析这组图片是否属于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历史的积淀,实用功能淡化,审美功能凸显,其形制、色泽、装饰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因素,这类物品也属于美术作品;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当时价值不高非常普及的美术作品,若干年后,会成为备受关注的美术珍品。
出示另一组图片,请学生分析是否属于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制造出来的 物品也可以称之为美术作品。
师: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尝试给美术作品下一个定义——什么是美术作品?
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为美术作品。
师:我们再回忆一下什么是美术?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分为四大门类: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四大门类,中国还有书法、篆刻。
我们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美术作品、鉴赏美术作品,那么鉴赏美术作品有什么意义呢?
法国的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懂得用眼睛去发现美和鉴别美的时候,整个世界的意义都会有所不同。我们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在于:
1、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2、丰富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3、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去认识和掌握世界。
4、自觉地去保护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总结并延伸:
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形式美法则的产生及内容,重点是我们明确了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美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多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那些具有艺术价值而暂时没有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美术作品,自觉地去保护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活动3【活动】美术鉴赏的意义
我们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美术作品、鉴赏美术作品,那么鉴赏美术作品有什么意义呢?
法国的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懂得用眼睛去发现美和鉴别美的时候,整个世界的意义都会有所不同。我们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在于:
1、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2、丰富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3、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去认识和掌握世界。
4、自觉地去保护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活动4【练习】分析图片:这些物品是否属于美术作品
见素材图片
活动5【测试】总结并延伸
总结并延伸:
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形式美法则的产生及内容,重点是我们明确了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美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多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那些具有艺术价值而暂时没有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美术作品,自觉地去保护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课件18张PPT。美术鉴赏(湘版)第一单元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什么是美?
上古之时,人们便注意到了美好形象,某些事物或某些形式,喜欢的人多了,便自然成为美的,
而那些令人讨厌的便成为了丑的。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口诵相传,便逐渐形成了对事物的固定看法,这样,美便随之产生,衡量美的标准也随之形成,
这种标准我们也称之为形式美法则。也就是说“美”与“不美”是人们看待美术作品甚至是生活中各事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那么,衡量美的标准(即形式美法则)又有哪些
呢?重心平稳
左右对称彩陶鲵鱼纹
(新时期时代仰韶文化)中国先民在劳动中发现,下大上小的器物容易平稳放置,是因为它们的重心在中轴线上,随后,先民又发现只要重心在中轴线上,不管器物外形怎么变化,它都会容易平稳放置。于是,人们在遵循这种构成原则的前提下,试着改变器物的造型,使之越来越美。(重心平稳、相对于中轴线左右对称)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以对称变化等形式法则来组合图像先民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不但发现用鸟兽等形象装饰器具会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而且还逐渐发现,将这些纹样按照一定的大小与比例,通过均衡、对称、交叠、连续、对比、概括等方式进行组合与再创造,可以产生出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形式来。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动物形象到中后期的几何纹饰,再到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出现的想像中的动物纹饰,都是人们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过程。鹳鱼石斧彩陶瓮(新 仰韶)兽纹鬲(商)漩涡纹彩陶瓶
(新石器马家窑)通过对以上图片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 2、这种美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1、衡量美的标准即形式美法则都包括哪些内容?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
积淀的结果,例如中国的书法艺术与彩陶、青铜器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明白: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
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
品。那么美术作品的有哪些内涵呢?这是我们本课要重
点了解的问题。美术家为了审美目的而创作的作品,无疑是美术作品。竹院品古 明 仇英丛竹 清 郑板桥奔马 现代 徐悲鸿松下听琴八角漆盒 明 宣德大克鼎 西周由于历史的积淀,实用功能
淡化,审美功能凸显,其形
制、色泽、装饰成为了备受
关注的因素。民居院落一角 云南纳西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当
时价值不高非常普及的美术
作品,若干年后,会成为备
受关注的美术珍品。林黛玉与贾宝玉 年画思考:这些物品属于美术作品吗?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遵循一定的形式美
法则制造出来的物品也可以称之为美术
作品。大家尝试给美术作品下个定义:什么是美术作品?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为美术作品我们再回忆一下什么是美术?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
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
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分为四大门类:建筑、雕塑、
绘画、工艺美术(设计)四大门类,中国还有书法、
篆刻。 我们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美术
作品、鉴赏美术作品,那么鉴赏美术作品有什么意义呢?
法国的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
发现美的眼睛”。当你懂得用眼睛去发现美和鉴别美的时
候,整个世界的意义都会有所不同。我们学习美术鉴赏的
意义就在于:
1、 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2、丰富对美术作品的认识。3、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去认识和掌握世界。 4、自觉地去保护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美
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
作品乃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这样,我们的
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形式美法则的产
生及内容,重点是我们明确了美术作品的基本
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多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那些具有艺术价值而暂时没有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美术作品,自觉地去保护传统文化、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