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
?
?
?
?
1.能量来源。
(1)地面的直接热源:A太阳辐射。
(2)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地面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3.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升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
4.大气的保温作用:D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地面增温。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预习交流
为什么月球上的昼夜温差比地球上的大?
提示:月球表面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而昼夜温差大。
5.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1)纬度因素:纬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大,等量的太阳辐射分布的面积小,光热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太阳辐射强。
(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不同。
(3)其他因素:其中气象因素的影响最大。同纬度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长短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预习交流
我国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纬度相同,但是东北地区一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远远小于西北地区,地面辐射也小于西北地区,为什么?
提示:东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相比较,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于西北地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也就弱。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活动与探究
材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三种形式。吸收和散射具有选择性,主要选择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和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太阳辐射可见光部分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容易被散射;反射则无选择性,像反光镜一样把光线反射回宇宙空间。下面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结合材料探究:
①图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哪一部分?二氧化碳、水汽、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哪一部分?
②图中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哪一种削弱方式?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③图中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哪一种削弱方式?为什么夏季白天有云时气温不会太高?
提示:①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尘埃(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主要吸收红外线。②图中A表示了大气的散射作用。空气越洁净,空气分子对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的散射就越明显,因而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③图中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夏天白天有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较强,因此气温不会太高。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据图判断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 晴朗 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 D.6月20日 多云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由图可知,地面从北京时间6时左右开始接受太阳辐射,即6时左右日出,大约21时地面得不到太阳辐射,即大约21时日落,因此该地昼长约为15小时,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若为晴朗的天气,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当地正午时最多,但图中显示在北京时间13时左右出现下降,应是受多云天气的影响。
答案:D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运用大气削弱作用解释自然现象
(1)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处仍然明亮——散射作用。
(2)日出之前天已亮,日落之后天不黑——散射作用。
(3)朝霞和晚霞、旭日和夕阳为橘红色——散射作用。
(4)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散射作用。
(5)冰岛火山喷发时,火山灰笼罩了整个冰岛地区,白天宛如黑夜,出门打手电——反射作用增强。
(6)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到了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政府要求岛上居民外出必须戴墨镜和遮阳帽——吸收作用减弱。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形象归纳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如下图所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结合材料探究:
①结合上图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太阳和地面哪个直接传递给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多。
②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有何作用?白天和夜晚的大气逆辐射什么时间更强?
提示:①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太阳暖大地);地面被加热后,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大地暖大气)。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②大气受热后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被称作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还大地)。白天气温高,大气逆辐射更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在菜地里用生火产生浓烟的方法防止大面积冻害;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在冬季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
(2)结合材料探究:
①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②为什么烟雾可以预防霜冻?
③说明塑料大棚的保温原理。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①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热量散失得多,致使地面温度低,所以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②人造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水汽、尘埃,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以预防霜冻。
③塑料薄膜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塑料大棚的薄膜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薄膜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大棚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解析:臭氧层遭到破坏,吸收的紫外线会减少,从而导致①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散射作用加强,③会减少;出现雾霾会增加大气逆辐射,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加。
答案:B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热容量大→下垫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②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下图是公园(林草地)、操场(裸地)、足球场(草坪)三个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第1~2题。
?
?
?
?
?
1.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 )。
A.公园、操场、足球场 B.足球场、操场、公园
C.操场、足球场、公园 D.公园、足球场、操场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2.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 )。
A.清晨 B.傍晚 C.中午 D.夜晚
解析:操场、足球场、公园的植被覆盖率依次提高,因此气温日较差逐渐减小。中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因此中午对流最强烈,污染物扩散最快。
答案:1.C 2.C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2016·湖南长沙模拟)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右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4.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3.A 4.C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5.下图为昼夜太阳辐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图中B是 作用,D是 辐射。?
(2)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 (填“高”或“低”)。?
(3)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 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 作用增强,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要 (填“高”或“低”)。?
(4)若北京5日一天为多云,4日一天为晴朗,则全天温差小的是 日。?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答案:(1)反射 大气逆
(2)反射 减弱 低
(3)吸收 逆辐射 高
(4)5课件28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
?
?
?
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
(1)气压高低:A近地面温度高,形成低压;B近地面温度低,形成高压;A处空气膨胀上升到D处,D处形成高压;C、E两处空气收缩下沉,形成低压。
(2)气流的运动方向见左下图。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时,风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由高压指向低压。
2.高空的风:仅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下图所示为北半球高层大气风向的形成。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3.近地面的风:近地面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斜穿等压线。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预习交流
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风速有何影响?
提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动力,其大小与风速呈正相关,同时也影响风向;摩擦力是阻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大小与风速呈负相关;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一 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常见形式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火熄上方谷”一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立即投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感谢苍天保佑,趁机逃脱。该战十分惨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覆盖着未烧尽的衣服和草木灰。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有关,下面为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结合材料探究:
①近地面气温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如何?
②同一地区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的关系如何?
③气流是否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提示:①热力环流中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②同一地区,越向高空,气压越低。
③图中的高压、低压是相对于同一高度而言的,在同一高度,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如图中a、b、c、d所示。垂直方向上气流不一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当大范围的大气环流较弱时,特别是晴朗的日子,海滨地区白天往往吹海风,而晚上却吹陆风;在山区,白天往往吹谷风,夜晚则多吹山风;城市有“热岛效应”,城市和郊区间就出现城市风。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如下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2)结合材料探究:海陆风、山谷风以及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海陆风的形成如下表所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7月受到山谷风环流的影响明显。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谷地处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冷却凝结,C项正确,D项错误;夜晚,气流沿山坡下沉,谷地处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雨,A、B两项错误。
答案:C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在等压面图中判断气压高低的依据及判读思路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
?
?
?
?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2.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关系形象示意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具体如下图所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二 风的形成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诗歌《风的故事》中写道:“我走在田野上,风儿从后面追了上来,它调皮地打着旋儿,把我的头发弄乱。我问:‘风儿,你上哪儿去?’风儿只是呼呼地叫着,不肯回答。”风向、风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关心的问题。下面是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风向及受力分析比较表。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结合材料探究:
①图中F1、F2、F3分别表示哪三个作用力?
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①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②高空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达到平衡下形成的;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达到平衡的结果。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例如,由西北方吹来的风,就叫西北风;由东北方吹来的风,就叫东北风。下面是某地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北半球)。
?
?
?
?
?
(2)结合材料探究:
①判断甲、乙两处风向并说明判断步骤。
②甲、乙两处风力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①甲处为西北风,乙处为偏南风。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的等压线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
?
?
?
?
②甲、乙两处比较,乙处的风力较大,因为乙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据此判断图中甲地14日6时的风向为( )。
?
?
?
?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在图中甲地作等压线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虚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于我国在北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过该点的风向,所以是偏南风。
答案:B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风力大小的判读方法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但要注意不同的两幅图上的等压线值和比例尺两种情况的变化。规律如下: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2)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时: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则与之相反。
(3)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则与之相反。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2.根据风向可以判读的内容
(1)气压的大小:顺着风向,气压越来越小。
(2)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3)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即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1.读热力环流侧视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解析: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答案:C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2.地面上不同地区的气压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
?
?
?
?
答案:B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下图是北半球等压线的水平分布图,且气压值a>b>c,分析完成第3~4题。
?
?
?
?
?
3.若该图表示近地面的气压分布,则R地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4.若该图表示的是高空的气压分布,则R地的风向是( )。
A.西风 B.东风
C.南风 D.北风
解析:第3题,作出R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可知R地的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R地为西风。
答案:3.B 4.A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5.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判断理由是 。?
答案:(1)C
(2)③处 ③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课件29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1.形成因素。
(1)热力因素: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动力因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原因: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形成冷高压。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异常,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如下图)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这些氢气球炸弹“漂洋过海”,借助了盛行风带。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如下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结合材料探究:
①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即上升或下沉)与各气压带近地面气压的高低性质有何关系?对气候的影响有何不同?
②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在南、北半球的风向有何不同?上述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有何不同?
提示:①各气压带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即上升或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近地面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近地面则必定为低气压带。以上升气流为主的气压带气候湿润,以下沉气流为主的气压带气候干燥。
②北半球低纬信风带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北半球中纬西风带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北半球极地东风带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低纬信风带使气候变干燥,中纬西风带使气候变温湿,极地东风带使气候变冷干。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杜甫诗曰:“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世界气候千差万别,既有“深居温带大陆内,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有“三四十度大陆西,西风副高来交替,冬温湿润夏干热,常绿灌丛叶蜡衣”的地中海气候。世界各地气候差异与气压带、风带不同有很大关系,下面是某季节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结合材料二探究:
①该图所示为北半球 (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并说明判断理由。?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②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③列举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气候特征。
提示:①夏季 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
②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①②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乙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受其控制,阴雨天气多。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北移。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①图气压带位置比②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在气候的形成过程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十分显著。一般来说,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同一种气候类型,若不同季节受不同的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气候特点也不一样。
气候的构成要素中,以气温和降水最为重要。气压带和风带主要影响降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温。如下表所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二 北半球的大气活动中心与亚洲季风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北半球冬季大气活动中心和亚洲冬季风成因示意图。
?
?
?
?
?
(1)结合材料探究:冬季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大气活动中心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东亚地区此时盛行西北季风,而南亚盛行东北季风?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在北纬60°附近,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上称为阿留申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在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北季风(如材料图所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非常大,夏半年尤为突出,可以说它是掌管我国东部降水的真正的“海上龙王”。这个“龙王”通过吹送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季风区带来降水,它的位置、强度影响着我国东部的旱涝状况。下面为北半球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和亚洲夏季风成因示意图。
?
?
?
?
?
(2)结合材料探究:夏季,北半球主要大气活动中心是如何形成的?“海上龙王”吹送的夏季风在东亚为何为东南季风?此时南亚为何为西南季风?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在北纬30°附近,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其中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该纬度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称为夏威夷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大气由夏威夷高压吹向亚欧大陆,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对于南亚地区来说,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读北半球甲、乙两地各月气压值曲线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只考虑热力作用,甲、乙两地中位于陆地的是 地,位于海洋的是 地。
(2)7月份与1月份相比,风较大的是 月份,其理由是 。?
(3)甲、乙两地之间风力最小的月份是 ,其原因是 。?
(4)甲地7月份降水量明显高于1月份,你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甲地7月份气压低,说明气温高,位于陆地。由于1月份两地间的气压差较大,所以风力较大。
答案:(1)甲 乙
(2)1 1月份的气压差比7月份大
(3)4、11 甲、乙两地之间的气压差最小
(4)7月份风向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了大量的水汽,降水多,而1月份正好相反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第1~2题。
?
?
?
?
1.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2.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 B.bcd C.ade D.cde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c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北侧为中纬西风带(西南风)。第2题,空气上升的气压带是a、e,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是d。
答案:1.D 2.C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读下图,图中圆柱为气压中心。据此完成第3~4题。
?
?
?
?
?
3.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冬季、高气压
B.图b表示冬季、低气压
C.图a表示夏季、低气压
D.图b表示夏季、高气压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4.图a中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解析:第3题,根据气压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图a表示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图b表示夏季大陆内部的低气压,即亚洲低压。第4题,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答案:3.A 4.B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 、 (填“1月”或“7月”)的气压分布状况,A、B气压中心名称分别是 、 。?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的形成原因中,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有 。?
答案:(1)1月 7月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2)②⑤课件27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按照气团本身属性及与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通常将其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两类。
2.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亦称锋区。
3.冷锋与天气。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
下列谚语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锋面?
①一场春雨一场暖。
②一场秋雨一场寒。
提示:①暖锋。②冷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
电影《后天》中描述了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是气旋还是反气旋?会带来什么天气?
?
?
?
?
?
提示:气旋。狂风暴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
?
?
?
1.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从平面看,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
3.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锋面附近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一 冷锋与暖锋的对比分析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济南日报》2013年2月6日讯,今天下午4时左右,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今天夜间到8日,我市受寒潮影响,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达到8 ℃左右,将出现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下面是影响山东济南的天气系统示意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结合材料探究:
①该天气系统是冷锋还是暖锋?
②用简图表示锋面过境前后甲地气温、气压变化曲线。
提示:①冷锋。
②见下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下图为某地某月4—6日所经历的天气系统示意图。
?
?
?
?
(2)结合材料探究:
①该地4—6日所经历的天气系统是冷锋还是暖锋?
②用简图表示B地4—6日的气温、气压变化。
提示:①暖锋。②见下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
?
?
?
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右图):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的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冷盐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暖水在上
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冷盐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暖水在上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2)该模拟实验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锋面
C.高气压 D.低气压
(3)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在向上抽出隔板后,会出现倾斜交界面,由于密度差异,冷水在下,暖水在上。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形成原理与此相似。
答案:(1)D (2)B (3)A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冷锋、暖锋的判别方法
(1)根据气团前进的方向: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推移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为暖锋。
(2)根据锋面符号:“三角号”为冷锋,其中三角形所在的一方是冷锋前进的方向;“小半圆”为暖锋,其中半圆弧所在的一方是暖锋前进的方向。
(3)看冷暖气团运动示意箭头指向,如下图所示。(4)根据锋过境后气压、气温变化: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二 气旋与反气旋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飓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超级飓风“桑迪”于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10月29日晚8时许(北京时间30日上午8时许)在美国新泽西州海岸登陆。“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也给部分地区带来了大雪天气。造成113人死亡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期,我国华北地区受反气旋控制,出现了秋高气爽的天气。
(1)结合材料探究:气旋为何带来阴雨天气,反气旋为何带来晴朗天气?
提示:在近地面,气旋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中心的空气辐合上升,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反气旋的气流向外流出,高层的空气下沉辐散,水汽不易凝结,形成晴朗天气。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气旋常常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下面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
?
?
?
?
?
(2)结合材料探究:
①从平面结构看,自中心向前方伸展的A锋面为 锋,向后方伸展的B锋面是 锋。?
②说明锋面气旋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的分布规律。
③说明锋面气旋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天气特征。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①暖 冷 ②暖空气位于冷暖锋之间,如图中字母C所示;冷空气位于冷暖锋之外,如图中字母D、E所示。③锋面气旋系统多形成于中纬地区,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和大风降温等天气。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读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图甲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乙中( )。
A.①线绘制的 B.②线绘制的
C.③线绘制的 D.④线绘制的
(2)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
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B. P处气温高于Q处
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D.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第(1)题,图甲中的剖面线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中间相隔一段距离,图中②只穿过暖锋,①只穿过冷锋,③穿过冷暖锋交界处和暖锋,故正确答案为D项。第(2)题,图乙所示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同时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说明是位于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常出现在中纬地区;P处纬度低于Q处,所以气温较高。
答案:(1)D (2)B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2)绘图判别法:
在等压线图上画出研究点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30°~45°即可。
2.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以北半球为例)
?
?
?
?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还可确定,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冷锋(AB)过境,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雪、降雨等天气现象。暖锋(CD)降水易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1.下列有关冷锋、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境前都是温暖晴朗天气
B.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骤降
C.过境时都会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D.暖锋降水易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答案:D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下图为气旋和反气旋图。读图,完成第2~3题。
?
?
?
?
2.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3.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A 3.D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4.(2015·北京文综)下图示意2015年3月9—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帕姆”( )。
?
??
?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解析:考查气旋的形成与移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旋的气流运动特点。据图“帕姆”生成于西南太平洋热带洋面,A错误;南半球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正确;“帕姆”移动路径与西北漂流无关,是受西北风影响,C错误;“帕姆”自西向东穿过日界线,D错误。
答案:B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5.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1)从性质上看,图甲中B是 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2)图甲为 锋天气图。该类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一般是 。?
(3)图乙中F处是 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 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 天气。?
答案:(1)冷 C (2)暖 连续性降水 (3)高 北 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