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
(2)应用:利用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性质,可以“透视”地球内部的结构。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界面。
①图中C处在地下约17千米处,地震波波速在此明显增加,该界面叫莫霍面。
②图中D处在地下约2 900千米处,在此界面纵波突然变慢,横波完全消失,该界面叫古登堡面。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1)地壳。
①范围: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图中字母H所示)。
②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反之越薄。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地幔。
①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图中字母G所示)。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 100~110千米。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预习交流
岩石圈和地壳有何区别和联系?提示: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一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征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上天易,入地难。探索地球内部圈层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探索地球内部圈层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进入地球内部观察,但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行的。
假如你乘坐一辆既能耐高温高压,又能穿透坚硬岩石的微型汽车, 进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活动。汽车上的车载仪表记录下了沿途经过地区的基本状况。
结合材料探究:请从所经过圈层的物质状态、大致厚度、物质组成等几个方面简单描述沿途的见闻。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
?
?
?
(1)有关图中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软流层存在于①层的上部
B.④分界面为莫霍面
C.②层在海洋下缺失
D.⑤分界面为古登堡面
(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生物圈 B.水圈 C.①圈层 D.②圈层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第(1)题,图中①②两层为地壳,地壳与地幔(图中③层)的界面为莫霍面(图中④)。硅镁层在地壳中的分布是连续的;软流层存在于地幔(图中③层)的上部。第(2)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是生物圈。
答案:(1)B (2)A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通过联想鸡蛋的结构来记忆地球内部圈层?
?
?
?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就像煮熟了的鸡蛋一样,有蛋壳(地壳)、蛋白(地幔)和蛋黄(地核)。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二 地壳的特征及其和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与探究
材料: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这两层的物质组成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图)。
?
?
?
?
?
结合材料探究:地壳的结构特点有哪些?(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两方面分析)
提示:水平方向上,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垂直方向上,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大洋部分较薄或缺失)。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面,其判断依据是 ;该面以上C代表 ,该面以下E代表 。 ?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F面是 面。 ?
(4)C层主要由 组成。G层是 ,H层是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 ?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面。又根据在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为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答案:(1)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下降 固 液 古登堡
(4)各类岩石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地球内部分层综合图示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第1~2题。
?
?
?
?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传播
B. P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传播,且速度较慢
C.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先受到P波的影响,再受到S波的影响
D.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如石油勘探)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核
B. ②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壳
C.岩石圈指的是①面以上的部分
D. ②面以下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地震波及地球内部圈层的相关知识。第1题,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如石油勘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因此当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海洋中的人们只能感受到纵波的影响。第 2题,图中①为莫霍面,其上、下两侧分别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古登堡面,其上、下两侧分别为地幔和地核。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答案:1.D 2.D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第3~4题。
?
?
?
?
3.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4.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答案:3.B 4.C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5.读地震波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图甲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
(2)图乙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H表示 面。?
(3)地球内部圈层C的名称是 。?
(4)结合地震波的特性分析,推测F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的依据是 。?
(5)填出图乙中下列圈层的名称。D ,E ,F ,G 。?
答案:(1)横 纵 (2)古登堡 (3)地壳 (4)纵波(B)波速突然下降,横波(A)不能通过 (5)上层地幔 下层地幔 外核 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