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2-20 14: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大尺度:
主要有森林、草原、荒漠等景观。
2.小尺度:
某一自然带内部仍存在景观的差异。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预习交流
为什么说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提示: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地形不同,形成的气候不同,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类型也不同。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2.地域分异的特征:有序性、普遍性。
3.地域分异规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预习交流
小明同学暑假在国内旅游时,经历了以下景观变化,该变化应属于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
提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
(4)地方性分异规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1.区分的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自然带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
3.主要的陆地自然带。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意义: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在大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主题一 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理想大陆”是指海岸线平直、地表平坦(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赤道经过大陆中部的理想状态下的陆地。“理想大陆”(北半球)上的自然带及其组成、分布模式如下图所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1)结合材料探究:
①沿该大陆西岸自然带变化(图中虚线箭头所示)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②从该大陆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前进,自然带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③列表比较两种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延伸方向、更替方向、主要影响因素、形成基础、表现明显的地区的不同。提示:①图中虚线箭头所示自然带分异规律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②从该大陆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前进,自然景观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依次更替,呈现明显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原因是从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材料二:非洲自然带大体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明显反映出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结合材料探究:
①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E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②非洲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明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E经线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依次更替,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原因是热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②非洲陆地面积广大,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较平坦,海岸线平直,对自然带破坏较少。迁移与应用
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解析:根据小夏同学沿途观察的路线,结合北美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并联系教材关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与成因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
答案:垂直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反映垂直分异规律的依据:从旧金山到甲地途中穿越美国西部高山地区,自然植被随海拔升高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原因:海拔不同,水热状况不同。
反映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依据:从甲地经乙地至丙地,自然植被依次为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因:从内陆到沿海,降水量逐渐增多。
反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依据: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自然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因:随纬度降低,气温升高。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一一对应,轻松搞定
不同的气候区对应着不同的自然带,自然带和气候具有一一对应性,具体如下(以北半球为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主题二 垂直分异规律
活动与探究
材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些诗句说明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下面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结合材料探究:
①写出A、B、C三个自然带的名称。(备选: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②为什么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③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提示:①A——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B——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C——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②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的变化比北坡明显,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③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比北坡多,因为南坡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2016·山东济南质检)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纵坐标由O到F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由山麓R地区向上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高山草原带;横坐标由O到E体现的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R自然带位于温带荒漠带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之间。通过以上分析可知,R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第(2)题,沿OF方向,以高山草原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之间的更替为例,可看出主要体现的是热量的变化,水分变化并不明显。
答案:(1)B (2)A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和完整程度的因素
垂直分布差异的规律一般受下列因素影响:①山体要达到一定高度;②山体所处的纬度;③山体的相对高度大。垂直带谱的数目、组成与纬度、高度的关系可通过下图直观地反映出来。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主题三 主要陆地自然带
活动与探究
材料: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制约。下面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结合材料探究:
①描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带景观和寒带冻原自然带景观的不同。
②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类型对应着一种自然带,但有时候两种气候对应同一自然带,试举例说明。
③为什么在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而不是热带雨林带?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提示: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如樟树、漆树等,动物主要有猕猴、灵猫等,土壤以红壤为主。寒带冻原带分为苔原带和冰原带。苔原带由于各月气温都很低,降水也少,树木不能生长,地面只生长苔藓、地衣等;主要动物有驯鹿;土壤为冰沼土。冰原带全年气温极低,地面全被冰雪覆盖,主要动物在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南极地区有企鹅。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都发育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③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气温低,降水量少,不适合热带雨林植被的生长,而发育了热带草原,相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解析:由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可得知自然带类型,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其成因即可。
答案: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 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垂直自然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1.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雪线与降水。
降水量越大的地区,雪线的位置越低。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或降雪量)呈负相关。如阿尔卑斯山西北坡雪线低于东南坡(西北坡受西风气流影响,降水多);天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南坡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且坡度缓)。
(2)雪线与温度。
温度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的位置就越高,即雪线高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同一座山地的雪线,冬季下降,夏季上升。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3)雪线与地形。
①山地的向阳坡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则融雪快,雪线位置高;而背阴坡因气温低,融雪慢,雪线位置低。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位置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位置高。
③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雪线位置低,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高。
2.评价某地土地利用现状的方法
如认为某地土地利用现状合理,进行评价时应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益,二是如何实现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如认为某地土地利用状况不合理,提出改进建议,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应怎样变化,并说明变化后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1.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从塞北到江南自然景观南北更替,这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A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2.下列关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
B.主要受热量的影响,其次才是水分的影响
C.从沿海向内陆各自然带逐渐更替,即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D.在南半球表现得比北半球明显
答案:C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2015·江苏单科)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完成第3题。
?
?
?
?
?
3.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解析:图中信息显示:客家人南迁路线是从黄淮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再到南部沿海地区,依次经过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景观依次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所以选C。
答案:C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4.下列自然景观的变化属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  )。
A.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到新疆的自然景观差异
B.黄土高原小流域内冲沟等地形呈树枝状镶嵌在塬、梁、峁、土石山等之间
C.从非洲几内亚湾向北到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
D.由美国东海岸到其中部的景观变化
解析: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到新疆的自然景观差异属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从非洲几内亚湾向北到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属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由美国东海岸到其中部的景观变化属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黄土高原冲沟的出现及相应景观的分布属较小尺度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B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5.读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1)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写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森林自然带名称。A    ,I     ,J    ?,F 。?
(2)图中表示草原自然带的字母是    和 ,?
这些自然带一般分布在半湿润、 的内陆地区。?
(3)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图中表示荒漠自然带的是    和    (填字母)。?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4)自然带E→K→L的分布体现了 规律。?
(5)自然带B→C→D的分布体现了        规律,F自然带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
(6)I自然带内部由于地形、土壤不同而出现植被按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这属于    分异规律。?
(7)图中D与I两个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 。?
(8)图中K自然带最适宜的农业部门是    。?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答案:(1)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2)B K 半干旱 (3)C L (4)干湿度地带分异 (5)纬度地带分异 受寒流的影响 (6)地方性 (7)D区域受中纬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所以形成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I区域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8)畜牧业